咱们吃的东西在夏天都容易“长毛”,你比如面包长毛,那就是坏了,不能吃了,衣服从衣柜里拿出来有种“潮味”,晒晒才能穿。“长毛”和“潮味”就是生长了霉菌,也叫长霉。那么,为什么会长霉?什么东西容易长霉?怎么避免长霉?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长霉的原理及其试验技术,也就是GJB150.10A霉菌试验。
长霉直接影响人的感官和使用,因此防霉要求是军工和民用产品开发所必须考虑的要素。
为什么会长霉?
先介绍一下为什么长霉?霉菌的种子,叫孢子,它无处不在,和花粉一样细小、随风扩散,而且可以附着在各种材质表面,只要温度在10℃以上,湿度60%以上,大部分孢子都可以生长,尤其是温度在20℃~30℃,相对湿度在90%以上,孢子就会呈现出爆发性生长,这就是为什么夏天的南方地区容易长霉的原因,闷热、潮湿的环境最容易长霉。
而除了温度和湿度,霉菌生长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是,还需要营养物质,也就是霉菌的食物。霉菌孢子是一种真菌,需要吸收碳、氮、钾、磷、硫等元素,这些元素在皮革、橡胶、棉织品、塑料、油脂、纸等有机材料中大量存在,而在铁、银、铜、玻璃等非有机材料中含量很少,所以,只要温度湿度合适,大部分有机材料容易长霉,而金属材料不会长霉;还有一点,霉菌生长是一个生物化学反应,如果没有足够的氧气,霉菌也不容易生长。
所以你看,霉菌孢子无处不在,任何地点都具有长霉的可能性,只要有潮湿的环境和足够的氧气,足够的营养物质,都可以长霉。
电子产品长霉的危害
前面说了,食品长霉就坏了,不能吃了,而电子产品长霉有哪些危害呢?
第二,霉菌进入电子产品内部后,生长的菌丝非常容易吸水,形成“生物电桥”,造成电子产品损坏,比如元器件的短路烧毁、绝缘产品的导电等等;
第三,虽然金属和玻璃这种非有机材料不易长霉,但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手拿、触碰,手上的油脂、污染物附着在金属和玻璃表面,也会引发长霉,霉菌分泌的有机酸,会对金属和玻璃产生腐蚀作用,例如,金属光泽变暗、发花,光学镜头的模糊等;
既然霉菌有这么多危害,那么产品在研发的时候都会考虑防霉措施。这就涉及到防霉设计、验证及维护措施三方面的工作,防霉设计包括选取耐霉的材料和工艺、设计较好的使用或存放环境等;防霉验证就是霉菌试验,通过做霉菌试验来验证产品的抗霉能力;维护措施是针对产品的环境提出使用过程中的保养方法,降低长霉的可能性。今天咱们主要介绍霉菌试验的内容,防霉设计和维护措施我们会单独出个专辑再介绍。
什么是霉菌试验
霉菌试验,就是在实验室模拟一种环境,这个环境包括产品在自然环境中常见的霉菌孢子种类,还包括适宜孢子生长的温度和湿度环境,而霉菌生长的营养物质则由产品提供。那么开展霉菌试验的关键技术点有哪些呢?概括起来包括三方面:第一,试验条件的确定,第二,试验实施的过程,第三,试验结果的评定。
对于温度和湿度条件,目前的国内外环境试验标准中,大部分推荐采用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条件,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95%,这也是霉菌生长的最适宜环境条件。
试验菌种的选择。自然界霉菌的种类那么多,咱们不可能都用,通过多年的工程数据总结,选取黑曲霉、绳状青霉、球毛壳霉、黄曲霉、杂色曲霉这五种自然界最典型的、对有机材料最敏感的菌种,可以很大程度反映产品的抗霉能力,另外,还可以根据产品的组成材料,适当增加菌种,比如,橡胶类制品,可以增加短柄帚霉;纸类制品,可以增加土曲霉。
霉菌试验的实施
下面说一下试验的实施。
菌种的培养:一般需要提前7天进行霉菌菌种的培养,培育成活的霉菌孢子;准备试验前,应该首先制备孢子悬浮液,制备好后,一定要进行孢子数的计量,因为孢子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试验结果,具体数值您可以查看标准;
喷菌:喷菌应注意对受试产品的所有受试面进行均匀喷洒,若受试产品内部需要考核,应开盖对产品内部进行喷菌,然后再盖上盖板,不用拧上螺钉;
孢子成活确认:孢子是否成活,是试验实施的一个关键环节,需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确认,一是进行孢子活力检验,对同批次培养孢子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查,每个菌种要达到(0.2~0.3)ml;同时要在试验箱中放置对照样件(一般选取滤纸或棉纱条),与受试产品同时进行喷菌接种,喷菌后7天,对对照样件进行霉菌生长情况检查,若长霉面积大于90%,则表明试验有效;否则,则代表试验无效,需重新进行试验。
霉菌试验结果的评定
长霉等级评定首先应对霉菌生长特征进行判断,例如,产品是否长霉,未长霉为0级;若长霉,则应区分是菌丝、还是菌落,然后进一步对菌丝、菌落的分布特点进行评定,即菌丝局部零星分布(对应1级)、菌落松散小范围分布(对应2级)、菌落大范围连续分布(3级)、菌落厚重堆积生长(4级),根据不同长霉特征,按照标准中的长霉等级评定表长霉等级;
另一种方法,是按照长霉面积对长霉等级进行评定,未见长霉为0级,长霉面积小于10%为1级,长霉面积10%~30%为2级,长霉面积30%~70%为3级,长霉面积大于70%为4级;
霉菌试验结果评定时,需针对不同材料的零部件分别进行长霉等级评定,因为不同材料的长霉特征不同;另外,需要了解产品的材料及工艺组成,便于指导结果评定。(转载自融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