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业界对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长效调控机制寄予厚望之时,北京市出台的“京七条”让很多人开始期待,越调越高的首都房价,这次会不会真的在今年的最后两个月实现大逆转。
北京大岳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却持相反态度:“增加小户型供给会影响小户型的供求并间接影响大中户型的供求,有助于控制房价,尤其是控制小户型房价。该政策将减少土地出让收益,会受到下一级地方政府的抵制。走了很多弯路之后向正确的调控方向上迈出的这一步,在全国有推广意义。”对于北京楼市新政会否在全国推广,多位业内人士猜测,“未来全国推广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有可能会引发其他城市也推出新政。”新一轮“围剿”高房价潮或将到来。
政府:
用自住型商品房遏制房价
业内:
“京七条”的意义在表态
住建部政策研究前副主任王珏林认为,此次“京七条”实际上并没有太多新的内容,其核心的内容是推出自住型改善型商品房。这并非首次推出,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尝试,此次只是明确了未来的规模,在这几年内,并没有其他城市尝试这种方式。RET睿意德高级董事王玉珂也认为,本次推出的政策,多是对过去政策的重申和强化,本质上差别不大。
从最近的一系列事件来看,这种推断不无道理。
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动情况,与去年同月相比,北京涨幅最高,达到20.6%。当天十点一刻,北京市住建委就发布新闻通稿,表示要解读国家统计局9月份房价数据。22日的新闻通稿中,重点内容就是“近期推出多块配建自住型商品住房项目用地,年底前将形成2万套左右供应,明年,计划推出5万套左右,有效满足居民刚性自住需求。”23日下午,北京市住建委又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坚持调控,而核心内容依然是提供自住型商品住房。
未来:越调越高怪圈难破
近几年来,北京市纯商品住宅的年供应量约在8万套左右,如果达到40%到50%的规模,明年自住型商品房供应总量是3.2万到4万套,如果达到王荣武主任的要求,那么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商品房的总体需求。
王玉珂认为,短期来讲,增加了市场供应,将对购房者,尤其是夹心层提供新的选择,对稳定房价会起到积极作用。但长远来讲,自住商品房是通过压缩房地产企业利润空间实现的,无疑给企业的决策带来风险,即便企业参与建设,它们也会通过别的(非自住商品房)项目,寻求利润的平衡。如此一来,其他项目将成为保证企业利润的重要阵地。换言之,自住商品房有可能成为推高其他项目价格的祸首。
一线城市“人多地少”的特征没有办法短期内改变,市场化的商品用地量被挤占,可能使商品房市场供求关系更加紧张。从这个角度来看,2013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住房用地计划即使全部完成,商品住宅用地供应仍将是稀缺的,这将导致商品住宅市场中长期处于上涨状态,最终将助推楼市“阶段性”爆发。
这就是有钱人的游戏!!!!!我反正不买房,也买不起房,我就是看你们玩,玩死你们!!!哈哈。
说调控房价是笑话,国家根本就不想房价跌,真人在做戏,傻子在看戏。
莫说京七条,就是京七十条也难控制北京房价,中国的富人都往北京涌,全国富人有多少?首都毕竟只有一个,真正把北京房价控制下来了,北京人口绝对超过墨西哥城。
房地产信息联网都做不到,一切都是假得。少数既得利益操控的改革,只能让他们获得更大利益。
2013年涨了百分之20,你这个自住房的价格好像也不怎么呀?如果现在开始卖可能是2012年的价格,如果是明年才开始交易恐怕你优惠30%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你当老百姓都二啊?房价一天一个样,你明年的优惠力度就是今年的市场交易价格,这个数字游戏有意义吗?到这份田地你再出这个政策没有意义了?左玩右玩都是瞎忽悠老百姓玩。没劲
房产中介为什么永远都在说要上涨???要上涨??是用屁股想问题,还是利益驱动??
作假空调只能使房价越调越高,只有对房地产(尤其包含存量房)征收房产税(对不超人均基本建筑面积的象征性征税,对超过人均基本面积以上的按递增累进征收),同时对交易征收高额交易税,从而抑制房地产,使长期化(至少30年),彻底打击房地产投机,使投机无利可图,甚至血本无归。那才是真调控!!!
人均限购40平方。保护有限资源,保障居民居住权,确保经济健康发展。坚决打到以房地产盘剥老百姓,祸害中国经济的少数利益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