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包子'创始人高贵友出生天津。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取其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长大后,学了做包子的手艺,他的包子做的好吃,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
这个美食的名字是不是很清奇
青海地区较流行的一种面食
用菜籽油煎的薄饼
比较权威的解释是,由于那时候油特别珍贵,人们舍不得多用油,烙饼时用小油壶沿锅边浇油的动作,犹如狗在墙根撒尿的姿势,故称'狗浇尿'。
比较有趣的是,在2010年世博会时,狗浇尿作为青海风味小吃参加世博会,因名字不雅而改为'青海甘蓝饼'。
可以说是很搞笑了。
狗仔粉是香港1960年代街头出现的小吃
由于当时香港经济环境比较差,
来港的顺德人便以热水冲开
搓成条状的粘米粉来填肚。
由于粉条尖头尖尾,像唐狗尾巴,
故称为“狗仔粉”,
又简称粉仔,
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名小吃。
狗仔粉的历史:
也有说狗仔粉是“救济粉”而来,是抗日战争的时候,没什么好吃,故有救济机构就把这些粉派给民众。慈善性质,并非以狗辱人。很多顺德的自梳女,来港打工当“妈姐”,帮佣煮饭也有年老退休日,便在街边摆摊养活自己——狗仔粉是乡食也是乡愁。现在的狗仔粉上面淋上虾米、菜脯、冬菇、猪油渣等配菜。现在某些茶楼及大排档仍然有提供。
狗仔粉的做法:
用上汤来煮的白面条,面条有半只手指粗,上面淋上虾米、菜脯、猪油渣等配菜,简单但非常冶味。
狗毛膏是汕尾海丰地区一款
颇具地方特色的大众化小吃。
狗毛膏看似白凉粉,
材料和口感又有别于白凉粉,
咬起来又爽又脆,
是一款可庇美果冻的纯天然健康美食。
狗毛膏是西米露的绝配,享用时伴上糖浆和炼奶,冷藏后口味更佳,在炎炎的夏日里成为人们解暑的首选。
制作狗毛膏需用一种称为狗毛膏草的植物,因其晒干后成品形似狗毛而得名,也称为“九毛膏草、狗毛糕草”。狗毛膏原草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其中褐藻酸盐类物质具有降压作用,丰富的淀粉多糖类物质具有降脂功能,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狗毛膏草还有清肺化痰、滋阴降火、清热解毒、清凉消暑等功效。
狗毛膏草生长在汕尾马宫鸡笼山海边的岩石上,一小绰一小绰,短短细细的,要用钢汤勺才能把它从岩石上面刮下来。
每逢退潮时,村民下海刮一水桶原草才能加工成半斤狗毛膏草。原草刚刚刮下来时杂物很多,要经过多次漂洗和晒干后才会干净。
狗毛膏清凉解暑且价钱低廉,所以狗毛膏这款小吃十分惹人喜爱,每当人们经过狗毛膏的小摊时,都喜欢停下来,站在路旁吃一碗,有时候也和西米露混合在一起吃。
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的特产,
因产品形似狗脚,故名。
用白面粉、糖稀、红糖、麻油、五香和苏打合面做成的狗脚形食品,贴放在炉内烘坑上烘烤而成。其色泽金黄,松酥可口,香甜、耐存放。
团风“狗脚”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故事呢。
相传,黄州有两家熟食店。一是老记熟食店,做的东坡饼,苏东坡特别爱吃。其生意自然兴隆。另一熟食店,老板姓王,生意不好,便向老记老板讨教,想学东坡饼的做法。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老记把配料方和做法胡乱地说给了王老板。王老板学着做了十几回,可炸出来的都是一个个灰面坨。眼看黄州呆不下去,只好搬离黄州二十里地的团风,开他的熟食店。
“王老板是从黄州搬来的”,开张没几天,一些听说黄州东坡饼的人就来找王老板,要他做几个让团风人开个眼界,尝尝口福。王老板想争几个客主,便硬着头皮再试一试。
王老板自编方儿,一连试了十几个法儿,做出来的东西没人买。一气之下,他把案板上还没做的生面坨,用刀一气乱划,丢进还没熄火的炉灶里。这些面坨,有的丢进火中,有的贴在灶壁上。
当他饿了时,忽闻一股酥香味。四处一找,见灶壁上贴的几个灰面坨,烤发了裂,焦黄焦黄的。他抓起来一闻一咬,嗬!香喷喷、脆酥酥的,真好吃哈!如是,他按先头的方儿做了一些,用礼盒装上,派一伙计送到黄州给苏东坡品尝,并嘱咐道:要是苏东坡吃得高兴,就趁兴请他取个名字。
那伙计在安国寺找到苏东坡,毕恭毕敬地献上熟食。苏学士和大和尚打开盒子,一阵香味扑鼻,于是你我争吃起来:“好吃!好吃!味道不比东坡饼差。”并一人拿一个,左瞧右瞄。大和尚本爱开玩笑,看了说:“这倒像一样东西。”“狗脚。”苏东坡抢着说。然后,二人相对大笑。那伙计也忍不住大笑起来。这一笑,就把取名的事全忘了。
回到团风,伙计忙把苏东坡与大和尚如何吃的馋相讲了一遍。王老板问:“那苏学士给取了什么名?”这把伙计问住了,但又不敢说忘了,想起苏东坡说“狗脚”时大笑的情形,就说:“取了。学士说叫‘狗脚’。还说老板会发大财的。”王老板有些不悦,也拿一个在手上左看右看,猛地一拍大腿,说:“到底是大学士,这名字俗中有雅。这东西像个狗脚,俗话说,猪来穷,狗来富,所以学士说我要发大财。”
第二天,王老板挂出了“王记狗脚店”招牌,并告诉众人,苏学士与大和尚如何爱吃,如何取名,说得天花乱坠。众人尝了尝,也的确不差。一时,团风兴吃“狗脚”,王老板的生意也兴隆了。
从此,团风“狗脚”出了名,也成了人们走亲串友的好礼品。
“狗屎糖”又叫豆香糖,
是川渝地区土特产之一。
“吃狗屎糖走狗屎运”。
关于“狗屎糖”名字的由来,在老百姓口中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此糖的形状、颜色极象狗屎,因而得名“狗屎糖”。另一种说法则是,在困难时期,货郎们挑货下乡换破烂,其中就有麦芽糖。贫困人家连可以换麦芽糖哄孩子的破烂都没有,就哄孩子说:“那是狗屎糖,吃不得的。”说的人多了,这种糖便真的得名“狗屎糖”了。
比如最近一个名为狗屎糕的「上海特产」就引得网友的一片吐槽——
这个所谓的狗屎糕,打的是「吃狗屎糕,走狗屎运」的宣传语,包装上还写有吃了狗屎糕就会「酥脆齿留香」的字样(不知道留的是什么香)……
别看名字奇葩,可这货其实只是一种用绿豆、芝麻、花生等常见材料做出的普通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