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棋手柯洁宣布“无限期退出微博”。
在此之前,他已经删除了绝大多数早年的微博,最早的更新记录变成了2020年2月——尽管他2015年初就开通微博了,一度非常热衷于在微博上展示个人生活、汇报战绩,发表招牌式的狂言。
那几年,他是爆得大名的“少年天才”,是全世界同龄棋手中的佼佼者。他的不羁不但没有招致反感,反而成为个性的注脚。
直到近来,世界和他好像都在发生变化。
一
“似乎我现在说什么都是错的”,他在接受采访时表情迷茫又失望。他说,在种种因素的叠加下,他决定不再更博。
在半年内,他成了一个失控的网络场域的风暴眼。
最近还有两桩恶性事件把柯洁推上了风口浪尖:武汉一中专院校的男学生在女厕所偷拍视频被发现,并被带到保卫科处理,最后从30楼一跃而下。他跳楼前留下的纸条写有自己的名字、“害怕”“柯洁”等字样。
另一件事,是微博用户@带带小sama骚扰路人女同学并偷偷直播、羞辱女网友长相,把女生照片P成遗照,网爆女性等,种种劣迹被爆出。
这个堪称无恶不作的年轻人,现实中是普通的在校学生,按理来说,和柯洁的生活没有任何交集。
但是他们在微博上是互关的好友。@带带小sama被各大官媒点名批评后,柯洁迅速取关了他。
在经历过被黑、被封、回归等等几年的变化以后,现在较为固定的关系模式是:孙笑川在网上喷狗粉,狗粉则不遗余力抹黑孙笑川、p孙笑川的黑图、造谣孙笑川的恶性新闻。
最有名的是这个:
狗粉p了假图,称“孙笑川攻击一位老年女性并逃跑”,当时骗到了很多人的
这是一种靠互相作践维持的关系。
二
虽然结婚生子的八卦频繁上热搜确实会招人烦,但是用“下蛋”来形容生育,实在是对女性极其不尊重的说法。
如果往前溯,柯洁不尊重女性的黑历史一抓一大把。比如习惯用外貌评价女棋手,说她们“人丑棋臭”;比如说赢棋的女棋手是用了“美人计”导致男性对手分神等等。
无论如何,在去年,“下蛋”的言论激起了女性网友的愤怒,也把柯洁直接拱上了热搜。柯洁对此的回应是这样:
三
一般来说,他们被认为是释放巨大恶意的群氓,但是也有人觉得这是一种解构一切的嬉皮力量。
这期间,同为围棋国手的李喆多次被拿出来与柯洁对比。
李喆1989年生,在全国等级分排名第三的时候急流勇退,去北大念了哲学系,所以很少为圈外人所知晓。但伴随着柯洁的屡次出圈,李喆的微博也被人发掘出来。
李喆的微博画风非常儒雅、克制、富于知识分子气质,相形之下,俨然和柯洁站在网络世界的两极。
柯洁及狗粉大肆刷梗碰瓷女权的时候,李喆发表过这样的长微博为女性权益发声:
今年5月,李喆宣布退出微博,退博的微博中有这样的话:
直到这样的氛围蔓延到了对于范蕴若的悼念微博下。
四
使用同一套语言体系能带给人优越感和认同感,而身处集体之中则使人感到安全和正确。狗粉们能从一万遍“NMSL”中获得无与伦比的认同感受:我在棒打流量明星,我在打击“极端女权”,我是对的。
玩梗和抽象话本身也在消解一切严肃对话的可能。狗粉们出征,本来就不是为了解决观点的分歧。抽象话在任何正常的语言面前都可以宣告自己不战而胜,这种“胜利”固然虚妄,但是带来的刺激是真实的。
他们讥讽李喆在围棋上的成就不如柯洁,倒好像世界冠军是他们自己拿的一样。这套慕强逻辑,和所谓“解构一切”的“垮掉精神”已经相距甚远。
狗粉过去没有精神领袖,因为孙笑川只是一个平凡的大专毕业的游戏主播,他是一个丑角。
但柯洁是天才、是世界冠军。狗粉在柯洁身上找到了人格共振的机会,并且纷纷递上了投名状。
这里的投名状自然是厌女,@带带小sama出尽百宝,无所不用其极,根本不是所谓“打击极端女权”,而是纯粹的侮辱女性。某种程度上,他是为了得到来自狗粉男性世界的认同。
回想几个月前引起哗然的韩国N号房世界,男性们为了获得“通行证”而偷拍身边的女性,那是他们的投名状。
柯洁应该为狗粉崇拜者的恶性行为负责吗?大部分人应该都会想当然地觉得此事与他无关,他本人应该也确实想不到自己会被卷入这样的风波。
但事实就是,狗粉的叙事逻辑已经成为了铺天盖地恶意的催化剂和庇护所。这样一个只要侮辱女性就能获得喝彩的庞大群体存在时,发生更多这样的事情都不奇怪。
柯洁自己是被这样的恶意反噬的,一开始看上去无伤大雅地刷梗、抽象话已经使得他无法在这个空间严肃对话和思考。甚至连对好友的沉痛悼念都会被众声喧哗淹没。
他现在退出了微博,他只有24岁,是否能获得更多成长我们不得而知。但他至少会觉得困惑吧: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