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最高检发布了2023年“四大检察”工作白皮书。同一天同一城,在各个代表团驻地,全国人大代表们秉持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审议“两高”工作报告。
记者旁听代表团小组会议时发现,代表们审议“两高”工作报告的发言内容,饱含对深入践行人民至上、做实司法为民的殷切期待。他们对检察工作的肯定与建言,与写入2023年“四大检察”工作白皮书的履职印迹相契合。
在9日下午的采访中,多位代表向记者提到,2023年“四大检察”工作白皮书为审议“两高”工作报告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贯穿全篇
刑事检察是检察机关最基本、最核心的业务,承担着追诉犯罪、诉讼监督等重要职能,关系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
过去一年,刑事检察工作主要呈现哪些特点?“全国检察机关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在实体上确保实现公平正义,积极推动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提前介入18万余件,自行补充侦查17万余件……”阅读完《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后,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丰德恒泰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吕炜最大的感受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贯穿全篇。
《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第五部分——“深入践行人民至上做实检察为民”令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南王庄李素环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李素环印象深刻。“依法惩处侵害民生民利犯罪,深化醉驾治理,推动完善中国特色轻罪治理体系等,这部分涉及的一组组数据、一项项举措,让我真切感受到,新一届最高检党组提出的‘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正在贯彻落实,真正做到了检察权为人民行使、让人民满意。”李素环代表说。
“在阅读《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后,您可以从直观感受层面谈下过去一年对于刑事检察工作的主要印象吗?”对于记者的这一问题,李素环代表给出的答案是:“就像最高检工作报告中说的,全面准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该严则严、当宽则宽、罚当其罪。”
为了人民群众的笑脸更灿烂
民事检察是检察机关为保障民事法律统一正确实施而进行的法律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来自企业的代表,全国人大代表、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在审议“两高”工作报告时提到:“我们企业所在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非常注重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令他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项举措:“检察机关把法律服务搬到我们企业的‘家门口’,专门设立民营企业服务点和知识产权保护联系点,为我们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
这样的检察履职在《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中亦有体现——在2023年民事检察工作的新进展、新作为方面,《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提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具体而言,检察机关立足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和国家发展大局,在依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助力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民事检察职能作用。这些积极作为均被全国人大代表“看见”。
“民事检察?就是支持咱们老百姓的事呗!”当接过记者手中的《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来自基层的“兵支书”——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河间市兴村镇大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石炳启的脸上洋溢起了笑容。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同样是《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的亮点内容之一。白皮书在第三章阐述了“加大民事支持起诉力度,依法保障公民享有实质意义上的平等诉权”等三方面内容。“这是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民司法融入民事检察工作全过程,让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生动写照。”石炳启代表说。
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今年年初的全国检察长会议强调,行政检察站位要高、视野要宽,方向要明确、路子要走稳。这为新征程上行政检察工作指明了方向。
“积极加强协作配合,构建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制度十分关键。”在冉慧代表看来,法律监督不是你错我对的“零和博弈”,统筹行刑反向衔接和行政违法行为监督的重点是监督提醒和依法纠错,关键在于强化“协作配合”,确保“法定职责必须为”,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良性互动。
科学理念指引与鲜活司法实践
“这份白皮书内容清晰,可以看出公益诉讼检察既有科学理念指引,又有鲜活制度实践;既有扎实的高质效办案成效,又有丰富的立法研究和理论研究成果;既不断丰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又逐步确立中国特色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新格局。”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副馆长郭进对《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给予高度评价。
在郭进代表看来,《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的亮点之一是进一步明确推进检察公益诉讼立法。“在调研中我了解到,2023年是推动检察公益诉讼立法开局之年,专门立法工作驶入快车道,取得积极进展。检察机关以专门立法为牵引,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日益完善、理论逐渐深化。此外,检察机关还积极推动构建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密切协作,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公益保护大格局,促进双赢多赢共赢。”这些举措都令郭进代表感到十分欣慰。
(本报北京3月9日电记者史兆琨?见习记者高可)
最高人民检察院(100726)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010-65209114(查号台)010-12309(检察服务热线)
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360浏览器、IE11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