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数量就达到5175万只,同比增长1.1%;近年来,因为不文明养犬导致的“狗伤人”悲剧,时有发生。每年被猫狗咬伤的人数约有4000万。现实生活中,不文明养狗行为屡见不鲜。养犬要办证,遛狗要牵绳,但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屡屡被忽视。
某社区召开会议,准备根据当地法规制定社区文明养狗公约,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乡村治理,村民自治是关键。2020年以来,N村以“维护一方平安、服务一方百姓”为使命,完善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及村屯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创新成立了脱贫攻坚议事委员会,实施“村事大家管”的村民治理新模式。
N村推出集“管事、议事、办事”为一体的村民议事自治模式,村里的道路建设、村屯环境整治、危房改造、低保评议等涉及百姓利益的重大问题、重要决策都由村民说了算。在“村规民约”修订中,该村通过村民意见征集、初稿制定、草案讨论、意见再征集、村民代表表决等“五步法”,鼓励全村人人参与,全力高效推进村民自治。2020年以来,全村累计开展各类协商活动13次,解决了征地、环境整治及低保评议等12个事项。
同时,N村深化村务公开举措,进一步规范公开的内容和程序,强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推进村务公开细化实化。涉农资金、民生保障等10大类事项全面公开,一般事项每季度公开一次,村级财务收支情况每月公开一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随时公开。
2021年9月,东杜兰村村民完成了对《东杜兰村村规民约》《东杜兰村村规民约实施细则》《东杜兰村村民自治章程》的决议表决。此次村规民约的制定程序为“三上三下”。所谓“三上三下”,是村委会先征集村民意见。收集村民意见后,村两委召开联席会议,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分类,为村规民约搭建框架。框架搭好后,村里再次召集村民代表开会,确定初稿。初稿形成后,提交镇里的司法、民政、农业、经管等有关职能部门,从法律法规及政策等方面进行规范,筛出其中不符合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提法及做法。经过筛查,村里会将村规民约再次发给村民征求意见,进行补充、调整,形成村规民约草案。当草案修改、完善后,再报镇里审核并签署意见。等审核通过后,村委会就开始推行实施。
【推荐3】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全国设立的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同正在参加法律草案意见建议征询的社区居民代表亲切交流,首次指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等地设立首批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自此,国家立法机关在法律草案的立项、起草、调研、宣传等立法全过程、各环节,都通过立法联系点听取基层群众“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6年多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联系点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从最初的4个增加到22个,涉及21个省(区、市),带动各地建成基层立法联系点4700余个。
居委会主任因为每天工作在街头巷尾,面对的工作又多又杂,负责的事务包罗万象。在近年来的“感动青岛”热评中,居委会主任常常成为社会推荐的“感动青岛十佳人物”候选人。民生无小事,用心无难题,居委会主任的组织工作最大限度地凝聚着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民主切实体现在居民生活里。
【推荐2】振兴乡村必须坚持村民自治。A市B村坚持村民自治,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成员,把依法办事、勤劳实干、热心为村民服务的人选举到村委会领导班子中;村民通过村民会议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的决策;村民共同制定村规民约,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通过强化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形式,保证村民监督村委会和村干部的工作。上述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力推进了B村的乡村振兴。
某区社区治理项目“聚焦服务创制赋能构建基层共治共享新格局”成为全市唯一一个获评乡镇(街道)服务管理类的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
该区整合设立“六办三中心”,回收街道原承担的经济职能,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服务体系。将区级事权下放街道,组建街道综合执法队,推进执法力量下沉。深入推进“1+8+N”党群服务体系建设。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支部)—网格党支部(党小组)—楼栋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实现党建网格、综治网格“双网融合”。在各街道试点开展社区治理“积分制+”管理工作,策划各类积分制实践活动。推行“居民小组自管模式”“四社联动”基层治理模式,开展“公益创投”项目征集活动,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打造“三一两全”政务服务网。全面推进街道、社区便民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三一两全”。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将接入“一网通办”的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评价范围。围绕生活便利,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将“15分钟便民服务圈”项目纳入全区整体规划布局。
2023年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对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案件的法律适用和政策把握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意见》内容主要包括:明确网络暴力的罪名适用规则、明确网络暴力违法行为的处理规则、明确网络暴力违法犯罪与合法行为的界限、依法支持针对网络暴力的民事维权、能动履职促进网络暴力综合治理……《意见》强调了要深入分析滋生助推网络暴力发生的根源,促进对网络暴力的多元共治。《意见》的发布,对于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是系统观念在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中的重要体现。法治是规则之治,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的前提和基础必定是形成完备可行的知识产权规范体系。
材料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并亲自部署制定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从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产权制度等六个方面,绘就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2023年10月31日,国务院以“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进行第四次专题学习,李强总理主持学习并作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丁薛祥副总理等国务院领导也提出明确要求。同时,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密集审议通过了《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等重要文件和法规,对有关工作作出部署,打出了一套知识产权领域的“组合拳”。
城市居民魏某丽花费16万元购得刘某云一处农村老宅院。15年后老宅院所在的区域被列为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至少能够拿到419万元的拆迁补偿款。
由于买家购买房屋后有翻建、扩建则要保护购买人翻建、扩建的利益。根据这一原则,魏某丽购买房屋后,自己出资扩建的284.81平方米的有证房屋产生的拆迁收益,应归魏某丽所有。原有交易的两栋老房子,则由双方按照过错比例进行分割,法院判定的这个过错比例是:魏某丽享有70%份额,刘某云享有30%的份额。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严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正的可视化”是新时代赋予司法的新要求。近年来,人民法院以智慧法院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司法公开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建成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支持案件信息依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各级人民法院建立起法院政务网站、手机APP等平台,“指尖上的法院”日渐成为司法公开的新阵地。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