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灵活用工的发展速度、状态,可将其分为萌芽期(1990-2000年)、探索期(2001-2013年)、发展期(2014-2019年)、快速成长期(2020年-至今)。
02
灵活用工的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近年来,我国灵活用工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疫情和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共享经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灵活用工、灵活就业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劳动者接受,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据《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2)》数据统计,截止2021年我国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已达8000亿。据易观分析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源数字化生态图谱2022-灵活用工市场》预测,2022年中国灵活用工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1万亿,随着数字化持续渗透和新业态发展,2024年灵活用工达到1.7万亿市场容量。
2.渗透率
目前我国灵活用工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国内灵活用工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但提升空间较大。根据人瑞人才发布的《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蓝皮书数据显示,美国企业灵活用工渗透率已达到32%,日本约42%,当前我国80%以上企业灵活用工渗透率仍不足10%,仅有9%的企业灵活用工渗透率在30%以上,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
3.分布格局
据《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2)》统计数据,东部地区企业使用灵活用工的比例高于中西部。由于东部地区经济更发达、产业集群更发达,因此在用工方式上也更加多元,灵活用工的使用比例更高。从企业用工监管角度来看,东部是劳动保障执法最严格的地区;从用工成本来看,是用工成本最高的地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灵活用工在这些地区受到青睐并且快速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从行业角度分析,互联网行业、制造业、零售行业使用灵活用工比例高。在使用灵活用工的TOP10的行业中,互联网、制造业、零售业处于前三位置。互联网行业,市场格局变化比较快,业务波动比较明显,工作项目制度特征明显,技术人员培养周期长,行业整体薪酬水平高等,受这些因素影响,显然通过传统的劳动关系用工模式无法解决和匹配,而灵活用工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让人与业务实现更优匹配。
综上,当前灵活用工已经成为我国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深刻影响了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从纵向发展看,灵活用工在更多的企业得到了应用,一方面有效解决了企业周期性、季节性、临时性用工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企业减轻人力成本负担,实现降本增效。
厦门唐普信息技术
2014年成立,已深耕IT行业十余年。通过CMMI5和高新技术企业双认证,致力于为人才与企业之间搭建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灵活用工模式。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开发、项目实施、系统运维、培训、管理、服务、风控为一体的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拥有1000+专业团队、80万+人才库,1分钟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全面保障客户项目交付速度和质量。与建发、国贸、阳光电源、柳工、招商局、科大讯飞、锐捷网络、华谊集团等700多家企业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