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巴黎奥运赛场上,中国“00后”组合黄雨婷/盛李豪联手摘首金,他们的“抽象派网名”也让网友玩梗玩到停不下来,“干饭哥”与“阿条姐”的昵称传遍“江湖”。
你还记得人生中的第一个网名吗?“轻舞飞扬”“冰心公主”还是“海阔天空”?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满满都是“时代的眼泪”啊......
1
这个夏天,奥运夺牌的第一波话题是由年轻的射击冠军们带来的。
“光靠干饭就夺冠”的词条迅速刷爆网络,干饭哥因此得名。他的队友黄雨婷也因网名“A阿条本条”而被观众尊称阿条姐。
大赛的严肃和紧张感被这群00后网名的谐趣和日常性中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松弛感。健儿们场上搏击的英姿和场下爽直的署名,反差间辉映出蓬勃的感染力。
而曾经,我们给自己取一个网名,也是一件不失慎重的事情。
2
时代发展得真快,科技迭代速度令人瞠目。从电邮到抖音,从打字到直播,旁观天涯论坛、豆瓣、小红书的兴起,几乎每出现一种新的设备或应用程序,世代间就多出了一道清晰的代沟。观察和思考这个过程,也是一场愉快的精神考古。
朋友问我,还记不记得自己用过的第一个网名。我说记得啊,我注册的第一个网名叫“霸王别妞”。因为有一次写稿笔误,把“姬”写成了“妞”,纪念这一次错有错着,就起了这个名字。我问她你第一个网名呢还记得吗?她说记得啊,很惭愧,跟我二姨现在用的一样,就叫“宁静致远”。后来改成了“卡夫卡的卡”和“那山那人没有狗”,后来又改回本名了。
以解构和戏谑的方式致敬经典是那时的流行:“唐伯虎点蚊香”“茴香豆的第四种写法”“卢旺达没有鱼”“红拂奔不奔”,叫过这些名字的,现在都已经是有点曲折心事的中年人了。而“三少爷的剑”,“小李飞刀的飞刀”,“白驼山少女”,“神拳无敌封不平”,无不暗示着键盘前的主人有着一个奇瑰的江湖梦。
文学作品始终是起名字时的灵感滋养。痞子蔡的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是我印象里互联网时代的第一部现象级作品,一位网名叫“轻舞飞扬”的姑娘和一种唤作红斑狼疮的疾病,言说着生之明媚、爱之甜美与死之残酷、别离之哀苦……在学习爱的年纪,为这个故事流过泪的人里,有多少怀着感动把自己的网名改成了“轻舞飞扬”?
那一时期开始在网上笔耕的作家们,网名风格都偏文艺,比如小说家安妮宝贝和菊开那夜,名字里都散发着清甜飘逸的气息,你看过她们的几部作品?
3
遵循诗言志的传统,晚年才拥抱网络的长辈们似乎更喜欢在网名里寄放远大情怀。
“独钓寒江雪”“老骥伏枥”“空谷幽兰”“铿锵玫瑰”“云卷云舒”的爱用者一般都有一段欲说还休的峥嵘岁月。他们习惯传统的表达,网名的选择上偏书面化,不接受反转和戏仿,有一种陈旧的整洁感。
他们普遍是家族群里最活跃的成员,持之以恒地发送着早安文,配图一般是颜色鲜亮的荷花和大朵大朵的芍药,点睛之笔就是活泼奔放的动图和出人意表的颜文字。
即使不气吞山河,他们选的网名也要焕发通俗化的文采,比如使用率很高的“相见不如怀念”“一文不值的温柔”“予人玫瑰手有余香”,除了以上气质款,还有“看破红尘我独行”“江湖不相信眼泪”这类有醒脑效果的。
我看过最结实的网名是“生气不如争气”。印象深的还有这个,一看就知道见过世面的“杀我别用感情刀”。还有比较淘气的,比如“有多倔强就有多坚强”。后面这些应该是抖音用得多,受文摘束缚少。
4
我们的名字是被动获得的,里面普遍蕴藏着美好的希冀。除了笔名和艺名,某种意义上说,网名是大部分人第一次的自定义。它反映着我们自己的趣旨和气味。夸张点说,它属于个人精神史的一小节,隶属于独立这一篇章。
网络世界是一个博大莫测的世界,我们希望那一端未曾谋面的他们如何来称呼我们,其实也代表着我们内心深处对自己的某种期许。在这一重有别于现实的叙事里,我们给自己选定的网名,是我们对一个陌生的天地所释出的第一句问候,也是我们面对未知的快门,所摆出的第一个姿势。它记录着时代的吐纳,同时传递着生活在这个时代中的人们,最真实的心声。
而现在,从小就接触网络的00后们,起名时没有那么多的仪式感,他们选的是最朴素最直接的表达,比如靠干饭就行,一切尽在不言中。网络本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不是独立于现实之外的场域,不需要严阵以待,不需要假扮鬼脸或制造杂音,在名字上堆叠价值。
从“轻舞飞扬”“岁月静好”到“干饭”,网名从务虚到务实,从高于生活到回归生活本身,侧写着时代的变化。我觉得这是个挺可爱的进步。名字就只是名字,是人带着名字起飞,不是名字决定人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