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佐敦道一大厦发生火灾已致5死41伤#
#广西苍梧一店面火灾致5死#
#云南洱源发生森林火灾#
#广东东莞一养老院发生火灾致3死10伤#
……
连日来
火灾事故频发
造成多人伤亡
时刻提醒着我们
要绷紧安全弦
如果遇到火灾
我们该如何正确自救求生呢?
这些防火科普知识请查收
↓
居民住宅是火灾的多发场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庭用电、用火、用气越来越频繁
这背后也隐藏着众多安全隐患
稍有不慎,便会引发火灾
居民住宅一旦发生火灾
难防难控,危及生命
这些居民住宅消防安全知识
一定要牢记于心!
电动车
是人们出行代步的重要工具
但若不正确使用电动车
它将成为我们身边的炸弹
近年来因电动车锂电池短路、
“飞线”充电电动车入室充电、
私自改装等引发的事故极其惨烈
电动车事故有多可怕
这些事故现场监控画面告诉你
为了您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请勿心存侥幸!
电动自行车及电池
禁止进楼入户停放、充电
禁止飞线充电
不盲目改装
加强日常自查自检
高层建筑内人员密集
一旦发生火灾
易导致人员伤亡
且火势蔓延速度快
扑救难度大、疏散困难
如遇此类场所起火
我们该如何逃生?
沿街店铺
容易存在可燃物多
火源管理差、“三合一”等问题
沿街店铺发生火灾
后果十分严重
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据应急管理部统计,近5年仅全国校园宿舍火灾就有2000余起,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可燃易燃物多,火灾隐患突出,一旦发生火情,危害十分严重。
在宿舍、教室、食堂等
重点区域要注意哪些防火要点?
一起了解↓
中小学校园三大“惹火”区域
宿舍区域
1.学校宿舍严禁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
2.严禁私自接拉电线、网线。
3.在宿舍不得使用明火、焚烧杂物。
4.严禁在宿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花露水、杀虫剂等常见的驱蚊虫用品中含有易燃气体,存放及使用时应注意远离火源。
5.留意宿舍楼内的消防器材放置地点和使用方式,熟悉宿舍楼内的安全通道,以防万一。
6.人员离开宿舍时要切断所有电源,包括充电器、电脑等。
教室区域
1.不携带火种、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教室。修正液中含有的甲基环己烷具有高度易燃性,存放及使用时应注意远离明火和高温热源。
2.上课期间教室门不上锁,以便发生意外时快速疏散。
3.教室无人时,电器、照明开关要保持关闭状态。
4.发现教室中的设备出现异常,及时向老师或保卫处工作人员报告。
5.爱护消防设施器材,比如走廊上的灭火器、疏散指示标志等,确保其完好无损。
食堂区域
1.学生进入食堂就餐时,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2.严禁把水洒在电气设备或电源设备上,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3.消防器材要配备齐全,并放在醒目、好拿的位置。
4.学校应定期对水、电、气进行隐患排查。
一个烟头、一个疏忽
都有可能引发森林大火
一旦发生森林火灾
不仅会给森林带来毁灭性破坏
甚至还会威胁生态环境平衡
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守护森林
减少火灾发生
来了解这些知识
30条防火安全提示
请您查收!
//火情判断//
1.判断火势情况:发现火灾时,应尽快判断着火位置、火情大小,火势蔓延方向。
2.封闭房门:在开门逃生前,应先用手触摸门锁。
如果门锁发热,则说明大火或浓烟已经封锁门外,此时切不可轻易开门,想办法室内躲避。
若门锁不烫手,用脚顶住房门后再打开房门,并从门缝处观察是否可向外逃生。
//火场逃生//
1.若不具备出门逃生条件,则在室内躲避,用湿透的毛巾、衣物等堵塞门缝,不断泼水降温,暂时抵挡住火势。迅速跑到靠近人群的窗台,用呼救、打手电、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
2.当可以出门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放低体位,靠墙迅速移动,并根据安全疏散指示标识,有序撤离。
3.切勿乘坐电梯,电梯随时可能因火势蔓延,引发停电或者故障。
//家庭火灾预防//
1.在家不可乱丢烟头或在床上吸烟。
2.要经常检查家用电器,如发现线路老化,及时维修更新。
3.教育孩子不要在家中玩火,不要把开启的吹风机放在床上,家长外出时勿将小孩反锁在家,以免发生火灾时无法逃出。
4.定期检查燃气胶管,有破损或漏气时要立即更换。
5.出门离家要记得熄火、断电、关燃气。
6.冬季使用电取暖设备从正规渠道购买合格产品,与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夏季点灭蚊片驱蚊、熏艾等也不可放在沙发、床褥等可燃物上并及时灭掉。
7.切勿将电动车电池带回家充电,或从家中引出“飞线”给楼下电动车充电。
8.建议配备可燃气体报警器、烟雾报警器及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并掌握使用方法。
//办公场所火灾预防//
1.下班或外出时要关闭电源,拔掉正在充电的设备。
2.切忌在同一插座插多个大功率电器,以免造成插座、插头发热失火。
3.勿将未经熄灭的烟头扔到废纸篓里,禁止在办公室抽烟。
4.办公区域疏散通道要保持畅通,熟悉安全出口位置和逃生路线。
5.在疏散、逃生时不要争先恐后、用力推搡,应有序撤离,避免踩踏事故发生。
//酒店火灾预防//
1.熟悉酒店环境,读懂客房门背后的疏散指示示意图。
2.留意门上、墙下的“安全出口”指示牌。
3.留意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的位置。
4.学会使用逃生面罩。
//社区火灾预防//
1.严禁堵塞和占用消防车通道。
2.严禁安全出口锁闭,疏散通道堆放物品。
3.严禁常闭防火门长期处于开启状态。
4.加强社区消防宣传。楼梯及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加锁或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