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请自鉴内容实用性。
国内最强的县级博物馆,或许是这里
今年5月,安徽淮南武王墓出土一件直径88.9厘米的战国楚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先秦时期圆鼎。此前,最大的圆鼎是寿县楚攸王墓出土的朱克鼎,距武敦王墓以西约20公里。这也是2014年12月13日第一个国家阵亡将士纪念日国家纪念鼎的原型。
从今天的行政区划来看,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只是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的一个县城。但从历史上看,春秋时期的蔡国、楚国,西汉的淮南国,东汉的涪陵国都曾在此建都。公元197年,受印的袁术在此称帝。结果大家都起来反抗,都死了。
上世纪以来,以寿县为中心,发现了多处楚墓,并出土了大量文物。寿县博物馆始建于1958年,原址位于寿县古城内。2022年迁至寿春城国家考古遗址新馆后,更名为安徽楚文化博物馆。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目前包括“安徽楚文化”和“寿县文明史”两个基本展览和专题展览“寿春寿文化”。拥有文物1万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30件/套。,不亚于一些省级博物馆。
今年5月,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或许称其为全国最强的县级博物馆并不为过。
1955年,寿县寿春镇发现春秋蔡昭侯慎墓,出土文物多为青铜器。
蔡国是周武王灭商后最早分封的诸侯国之一。但其王蔡叔度对执政的周公旦不满,与管叔贤联合发动“关蔡之乱”。被周公旦打败之后,蔡国就再也没有存在过。有限的。公元前684年,楚国侵占蔡国,蔡国深感不安。因此,亲吴抗楚一直是蔡国的总方针。公元前506年,蔡国跟随复仇心切的伍子胥攻克了楚国都郢,他感到自豪。
后来楚国再次进攻蔡国,吴国建议蔡昭侯将都城迁到离吴国较近的地方。于是在公元前493年,蔡昭侯不顾部下的反对,将蔡国都城迁至寿春附近。两年后,蔡昭侯打算进吴朝与他会面。部下怕他再次迁都,于是密谋派刺客刺杀蔡昭侯。
后来吴国被越王勾践所灭,蔡国继续交好越国抗楚。今日博物馆内的“越王旨为剑”,就是蔡国与越国关系良好的证明。
剑由剑身、剑格、剑柄、剑头四部分组成。剑格两侧,刻有镂空的镶嵌绿松石的鸟印铭文。正面为:戉(元)王戉(国)王,反面为:[zhū]的目的是[yú]痗[shì]中的[jī]。
越王的目的是要杀越王,即“睡柴尝胆”的越王勾践之子越幽幽王(公元前464年至公元前459年在位),与当时蔡国国君蔡侯禅属于同一时代。两人年龄相近,共同抗楚。国家。越王将其在位期间制造的青铜剑送给蔡国作为信物,最终被埋在蔡国贵族的坟墓中。
蔡国终究未能抵抗强大的楚国。公元前447年楚国灭蔡国后,寿春纳入楚国版图,近两百年后成为楚国春申君的封地。
然而,楚国虽然向蔡国提出一切要求,但却被强大的秦国节节败退。公元前241年,楚军率先组织最后一次“联纵”进攻秦国,但被秦军击败。当时的楚王考烈王从陈(今河南周口)迁都寿春。从公元前241年到公元前223年,寿春作为楚国的都城长达800多年的历史中的最后18年。
如今,博物馆内最具特色的珍品是战国金盘,又称楚金币。楚国是先秦时期唯一使用金币的诸侯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寿春城遗址及周边地区已发现楚金币195枚,总重近20公斤。
楚金币是一种称重货币。在交易中借助切割工具和秤,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切割、称重和支付。金币有龟形、楔形、圆形等形状,正面常印有“应元”、“陆金”、“陈元”等方形或圆形铭文,以明确标明品质和产地。金币。
各类金币中,以“迎元”样品含金量最高,均在92.59%至96.19%之间。“鲁金”和“陈园”样品的含金量分别为85.89%和88.62%。除少数金币已转国家博物馆等收藏外,其余均收藏于寿县博物馆,位居全国博物馆之首。
但寿县最著名的楚文物其实是矗立在殿内的“朱克鼎”。该大鼎出土于1930年代,直径87厘米,重约400公斤。曾是先秦时期最大的青铜圆鼎,仅次于商司母戊方鼎。抗战时期,“筑客鼎”与紫禁城文物一起迁往四川乐山保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保存在安徽省博物馆。
随着寿县博物馆东20公里处武王墓的发掘,“制作大鼎”的记录被打破。
目前,根据考古考证,已基本确认吴王墩墓的墓主是楚幽王的父亲楚考烈王。他也是成语“毛遂自荐”中当时的楚王,当时赵国平原君带着家臣毛遂来楚国求援。。作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王级墓葬,墓中刚刚出土的大鼎在尺寸上已经超越了朱克鼎,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楚鼎。
楚漆器也是楚文化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寿县双桥镇出土的战国彩绘鸟纹漆盘,外涂黑漆,内涂深褐色漆,饰以红、黄、白漆。盘中央有两只黄色凤凰鸟环绕,两鸟之间绘有花卉。外面是一圈草叶,外面是一圈红色的勾线“S”和交替的点。最外圈饰一圈花鸟图案,盘缘绘红漆点线相间。
淮南王刘长是刘邦的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弟弟。因被指控叛乱,绝食抗议,死于流放蜀县途中。刘恒将刘长的淮南国分为三部分(淮南、衡山、庐江),分给刘长的三个儿子。长子刘安继任淮南王,定都寿春。刘安光招募万千追随者写出《洪烈》,这也是一部“笼天下,揽古今”的巨著《淮南子》——一部以道家思想为主,融秦国思想于一体的巨著。汉代。
民国时期骚野山房版《淮南子》
然而,公元前122年,汉武帝被举报谋反后,下令逮捕刘安。五十八岁的刘安自杀了,他的亲人也被消灭了。然而,人们认为刘安只是假死。事实上,他炼丹成功,成仙了。他家里的鸡和狗也因为吃了他没有吃完的丹药而一起升天了。于是就有了“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成语。
东汉刘延是汉光武帝刘秀与郭皇后的嫡子,被汉明帝刘庄封为涪陵王。公元89年,柳岩去世。作为国都,寿春见证了其后八位涪陵王长达120年的统治,直至天下大乱的东汉末年。
东汉绿松石镂空龙纹金带扣也是“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此扣由细如发丝的金丝制成,焊接有8条龙的眼睛、嘴巴、胡须、爪子和云纹。龙身再镶嵌大小不一的金珠和绿松石饰物,精致华贵。纹饰采用镂空若隐若现的高浮雕艺术手法,表现出螭龙翱翔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的状态。它灵动而神秘,令人惊叹汉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审美情趣。
三国复晋,东晋时寿春改名寿阳。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北侵,东晋以寿阳八公山、淝水为战场,展开激战。最终,“淝水之战”不仅拯救了东晋,也成为历史上一场典型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甩鞭断流”、“风吼鹤鸣”、“一树一草皆兵”等一系列成语由此而来。
隋唐时期,寿阳改名寿州,兼具南北风格的“寿州窑”是当时的名窑。宋代改回寿春,修建的古城墙全长7417米,保存至今。它不仅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城墙,也是中国保存完好的七座古城墙之一。博物馆内的宋代文物中,以金质遗物棺最为著名。
1912年,寿州改为寿县,1986年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县级博物馆,原寿县博物馆和现在的楚文化博物馆拥有从新石器时代到近代的完整历史,以及高质量的文物展品。称其为全国实力最强的县级博物馆,是名不虚传的。
中国幅员辽阔,草丛中卧虎藏龙。即使是县级博物馆,其藏品中所蕴含的历史也足以让人感动、敬佩、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