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行业动态◆逾千亿券商资管大集合产品完成“参公”改造
证券时报2021.01.21
资管新规延期了,但各家券商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的进程依然如火如荼。过去的一个多月,中金公司、国泰君安等数家券商均有新的“参公”产品开放发行,华泰证券则拉开了保证金产品公募化改造序幕,另有券商还获得了公募牌照。权益投资大时代,券商资管正踊跃跻身公募赛道。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就在1月21日,中信证券资管第七只大集合“参公”产品——“中信证券臻选回报两年持有期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正式开启二次发售,该产品最大的亮点是产品设计中加大了对港股的配置比例,允许以不超过50%的仓位配置港股通标的;同时,为最大程度确保投资者持有期获正收益,该产品设定了两年封闭期。
约90只大集合产品完成公募化改造
从2019年下半年首批券商资管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获得监管批文以来,已经有数十家券商的约90只“参公”产品陆续完成改造并推向市场,资产净值约1500亿元。这对7000亿规模的券商大集合市场来说,虽然绝对比例不高,但行业意义深远。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这90多只“参公”产品中,优质的偏股混合型产品更大概率博取市场的眼球。比如,国泰君安“君得明”产品首日募资高达122亿元,中信证券红利价值产品开放数日募资规模超80亿元,中信建投证券首只大集合公募化产品价值增长当前募集规模突破50亿元。
虽然混合权益类产品发行过程中最容易成为“爆款”,但却并不是大集合产品公募化改造最难啃的骨头。2020年12月17日,证监会政务服务平台显示,华泰证券资管旗下产品“华泰紫金天天发货币市场基金”变更注册的申请材料已被接收。这只400多亿元“体量”产品正式亮相,标志着保证金产品公募化的序幕正式开启。
多只“参公”产品显特色
日前,国君资管发行了业内第一只FOF参公大集合——国泰君安君得益三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截至上周五募集资金超过70亿元,创造了公募FOF基金首发规模之最。
此前,中信证券前高管、北京明晟东诚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创办人徐刚直言看好FOF赛道,预判2021年是FOF基金启动的元年。
1月21日,中信证券资管第七只大集合“参公”产品——“中信证券臻选回报两年持有期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正式开启二次发售,该产品最大的亮点是产品设计中加大了对港股的配置比例,允许以不超过50%的仓位配置港股通标的。据悉,这是中信证券资管跟随国家资金导向的主动选择。
2020年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调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可能是近期港股火爆的催化剂。该通知对年金基金投资范围作出调整,主要改变有两点,即允许不超过20%的年金基金用于投资港股,同时将对A股的投资比例从原来的30%提升到40%。有资深券商人士认为,该通知起到了一个划时代的风向标意义,会带动其他机构资金加大对港股的投资比例和范围,同时,提升A股的投资比例则进一步明确了资本市场将担负中国第四轮经济增长的重任。
全市场范围来看,截至目前,已经有20%的公募基金开始介入港股,目前南下资金规模已超千亿,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广阔。
公募牌照才是终点
2021年1月初,国泰君安旗下资管公司国君资管正式获得公募牌照,成为近三年首家获批公募牌照的券商系资管公司。截至目前,已经有东证资管、浙商资管、渤海汇金、财通资管、长江资管、华泰资管、中泰资管、国泰君安资管等8家券商资管子公司持有公募基金牌照。
但对于更多券商来说,获取公募牌照并非易事,存在的困境亟待解决。比如,中信证券和中金公司拥有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投资管理资格,如果这两家券商资管申请公募牌照,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资格该如何移交,尚需监管层的进一步明确。
◆券商资管2020年度榜单出炉:海通资管一产品收益最高,获近7倍增长,事件驱动策略收益高达50%摘冠
财联社2021.01.18
资管新规落地后,在“去通道”背景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新成立数量、规模一直处于下滑态势。1月15日,私募排排网发布券商资管2020年度榜单。
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统计,2415只成立满12个月,且近期有净值更新的券商资管产品今年以来平均收益15.48%,其中最高收益获近7倍增长,最低负收益57.35%。2291只券商资管产品今年以来收益为正,正收益产品占比94.87%。
分策略来看,得益于参与科创板个股的配售,事件驱动策略2020年平均收益高达50.77%,在券商资管类产品中排名第一,管理期货策略收益超过30%。
事件驱动策略、组合基金平均收益领跑
从券商资管产品与证券类私募基金的八大策略平均收益PK来看,今年以来券商资管的事件驱动策略、组合基金平均收益高于证券类私募基金,但是其余策略平均收益均跑输证券私募。
在全球主要指数中,科创50指数2020年全年的涨幅39.30%,与纳斯达克指数相近,远远跑赢标普500、上证指数、道琼斯指数。而从估值分位来看,目前科创50在全球指数中估值优势显著。从行业表现来看,科创板行业分化显著,汽车、有色金属、电气设备行业表现较佳,机械设备、公用事业、通信行业表现较弱。
作为股权激励的一种方式,科创板公司员工/高管持股资管计划屡见不鲜,在券商资管类事件驱动策略对冲基金收益前十排行榜中,大多参与了科创板的战略配售,科创板公司员工/高管或是最大赢家。
券商资管事件驱动策略产品2020年平均收益50.77%,高收益也让事件驱动策略基金收益差异悬殊,首尾业绩差更是达到726.70%,正收益私产品占比仅为64.81%。
榜单第一名是海通证券资产旗下的“海通资管汇享硅产业员工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上海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海通资产管理)是在原海通证券客户资产管理部基础上组建起来的、由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全额出资的子公司,是目前国内注册资本金最大的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
02重点券商跟踪
深圳证券时报2021.01.15
1、全面推行注册制对投行业务的影响?注册制下投行业务如何转型?
答:2020年3月1日,新《证券法》生效,明确将全面推行注册制,这将深刻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生态,全面改变投行的执业环境以及投行业务开展。
首先,注册制为投行业务带来广阔的增量市场。随着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推行,两个注册制板块的成功落地和持续扩容将推动我国IPO市场快速增长;同时,再融资新规释放多项利好,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再融资制度灵活,上市公司再融资效率将显著提高。另外,推行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注册制,取消发行规模与净资产挂钩的限制,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的活跃度。
其次,注册制将改变投行的客户结构和客户需求。注册制为更多新经济企业打开了上市融资的大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投行潜在的增量客户。注册制下,证券发行对投行定价能力的要求更高,投行的客户需求也将随之迭代和升级。
再次,注册制进一步提高投行的执业要求。注册制对投行的价值发现能力、财务顾问服务能力、行业资源整合能力、投资研究能力等均提出更高要求。
对于注册制下投行业务的转型,首先,加强研究能力。优秀的研究能力将增强投行筛选优质标的能力、提升获取客户认可和挖掘客户需求的能力。其次,加强行业群组建设。投行需围绕市场竞争格局、产业链分布做深度延伸和拓展,形成行业专业化的解决能力。第三,加强销售团队建设。投行需加强培育和提升定价、销售能力。
2、公司权益以及固定收益投资自营业务的开展情况如何?
答: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权益类投资根据市场波动较好地控制了仓位,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公司固定收益投资业务主要从事固定收益金融产品及利率衍生品的做市及交易。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较好的控制了债券投资组合的久期、杠杆和投资规模,抓住了阶段性的市场机会。另外,为了防范信用风险,公司建立了严格的内部评级体系,同时通过杠杆比率、久期控制等管理市场风险。
3、广发资管大集合类业务的规范进展如何?以及未来的定位和展望?
答:目前,广发资管不断完善运作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内控水平,持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资产配置能力、产品创设能力、渠道营销能力等核心能力,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广发资管积极推动存量业务改造和增量业务转型,同时积极开发新的业务增长点,培育更加全面均衡的竞争力。截至2020年9月底,广发资管已完成公募化改造的大集合资产管理计划4只。
总体来说,广发资管在资管新规指引下,将继续稳步推进主动管理等更有质量的内涵式增长转型工作。未来,广发资管将依托集团综合平台优势,不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夯实“投研、市场、产品、风控、科技”五大核心能力,打造行业领先的、具有差异化优势的券商资管平台。4、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投资管理业务板块整体的发展情况如何?
答:公司投资管理业务板块主要包括资产管理业务、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及私募基金管理业务。公司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广发资管开展资产管理业务;通过控股子公司广发基金和参股公司易方达基金(公司是其并列第一大股东)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广发信德从事私募基金管理业务。
2020年前三季度,各家券商资管机构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积极推进各类产品发行。广发资管逐步丰富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基础资产类型,不断提升投资能力,进而通过大类资产配置为客户提供贯穿生命周期的资产管理综合服务。截至2020年9月底,广发资管资产管理净值规模较2019年末有所上升。
私募基金方面,广发信德聚焦在生物医药、清洁技术与智能制造、消费与现代服务、TMT等行业。2020年前三季度,广发信德管理的基金共完成多个股权投资项目,管理客户资金总规模近百亿元。
5、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设立将对资管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兴业证券:截至2020年6月末兴证资管受托管理资产规模544亿元
同花顺财经2021.01.15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1月15日讯,有投资者向兴业证券提问,未来资管业务、发行承销将是券商发展的重中之重,经纪业务占比会逐步下降。请问公司在资管业务有何布局?
公司回答表示,券商资产管理业务领域,在强化统一协调监管的趋势下,资产管理业务去通道化、产品净值化和消除监管套利的进程持续推进,回归主动管理本源。同时,随着国际资管巨头陆续进场、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落地,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格局的重塑呈现加速态势。2020年上半年券商资管受托规模持续缩减,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末,证券行业受托管理资产规模11.83万亿元,较年初下降4%。在此背景下,兴证集团全资子公司兴证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坚持发展主动管理业务,持续提升产品投资业绩,扎实推进“固收+”业务战略。截至2020年6月末,兴证资管受托管理资产规模544亿元。
03大家之谈
◆东方红资管总经理任莉:随着理财教育深入投资者会渐趋理性
大洋网2021.01.18
资产端方面,从资本市场的投资标的端来看,中国资本市场,党中央国务院给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所以这个决定了中国资本市场的高度。从宽度来说,注册制为A股市场引入更多的新鲜血液,现在大家都知道注册制推行,资本市场的投资标的会更丰富、更多样、更有希望,标的特别丰富多样,供应非常丰富。从深度来说,会有更多优秀卓越的公司不断涌现,让我们能一起跟着这些公司成长、获益。美国在2000年前后资本市场是有8000多支股票,现在美国的资本市场有4000多支,在2000年的时候,美国资本市场的总的市值是15万多亿美元,现在是35万多亿美元。所以那时候8000多支、15万多亿元,现在4000多支、35万多亿元。意味着很多卓越优秀的像苹果、微软这样的公司从那个年代一直走过来,所以中国的资本市场一定也是走这样一条路,因为经济发展的规律在全世界到的方向是一致的,资本市场也是一致的。
资金端方面,资金端高度、深度、宽度的时代也来临也是一个大的时代。从资金端来说,我们的监管趋于统一,养老资金的入市,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从资金的总属性来说,从资金管理方的多元化来说,从融资的属性来说,都是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宽度来说,居民财富的快速增长,金融市场的配置需求在不断上升。从深度来说,现在我们不但有这些资金,而且有很多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一起来共同做资金的管理,我们有银行、信托、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等等的,还有国内的有公有制的、混合制的、民营的、境外的、合资的、境外独资的。
任莉提醒说,理财的回报是老百姓理财的认知的兑现,兑现程度怎么样,看他认知的正确与否、高低与否、科学与否。投资者认知中最明显的三个认知偏差:一是追涨杀跌,一是短期化,一是偏好预期收益型的产品,偏好刚兑产品。随着理财教育的深入,消费者会渐趋理性。
◆中信证券张燕珍:回归本质投资优质企业
中国证券报2021.1.19
从估值驱动转向盈利驱动
2019年开始A股迎来一轮牛市。站在2021年起点上,不少投资者担心A股能否延续上涨行情,打破“牛不过三”的“魔咒”。对此,张燕珍观察历史走势认为,2021年A股没有大的风险,市场不会是熊市,也不会出现剧烈调整,但是市场已上涨两年,投资者应合理地降低权益市场预期。
在本轮牛市中,市场呈现明显的结构性行情。张燕珍认为,这两年国内投资风格确实在发生变化,龙头公司享受更高的估值溢价。市场未来的机会一定还是结构性、分化的。
“今年A股格局是结构性的,但目前的抱团品种继续大幅提升估值可能性不大。”她坦言,投资还是要回归本质,从估值驱动转向盈利驱动。对投资经理而言,经过两年估值修复,符合投资策略的股票数量确实变少了。
“相对而言,我更看好港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张燕珍表示,从基本面看,2021年A股和港股都在改善,全球都有一段共振复苏期;港股的估值更合理,港股的价值股,比如金融、地产要比A股便宜,近期调整之后,互联网龙头估值也相对合理。流动性方面,2021年海外流动性会比国内更宽松,海外资金可能会从美国市场流出,进入性价比更高的香港市场。
坚持GARP策略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15日,自张燕珍担任产品投资经理以来,中信证券臻选回报收益率为204.20%,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为85.23%。取得骄人成绩的背后,是张燕珍稳健的投资风格。张燕珍告诉记者,她擅长中观层面的行业比较,以及自下而上的基本面研究和个股挖掘,投资风格稳健。据记者了解,张燕珍还同时管理相对收益权益产品与绝对收益权益产品,持股以低估的价值股与估值合理的成长股为主,风格总体比较稳健。
张燕珍会如何挑选优秀的投资标的?她告诉记者,坚持GARP(价值成长)策略,从生意模式、人和组织角度寻找优质公司,结合行业景气度,在估值合理的时候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