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关!掉粉!看到这两个字都是胆颤心惊的,不推送时掉粉掉粉,一推送掉粉更厉害,新媒体小编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那对于这样一种悲惨又苦逼的情况,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1.他不喜欢你了,你能给他的就这么多了,得不到想要的了,直接取关;
2.喜欢上了其他类似的号,他想要的别人能更好的满足,留你何用;
这是我们首先一定要去思考的问题。
很多人喜欢发现问题后就一顿乱干,完全不分析原因,改到哪算哪,这样肯定不行,哪怕有时候给你蒙对了,也不对。
为此,这里将从4个方面来说一说公众号掉粉的可能原因,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去分析这个问题。
一、内容是是否留住了用户
就算你每天都在认真选题,尽心推文,但是如果大家仅仅只是点开一晃而过,你的内容留不住人,或者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那也是白搭。
1.你的公众号定位是否清晰?
做公众号最怕的是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知道推送哪个定位下的内容。
可能日常的内容就是东一篇西一篇,今天推送的做饭、明天又讲怎么化妆、后天又开始说到了养宠物,内容非常杂乱,想到什么写什么。
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你的公众号定位首先要清晰,专于某一块,精于这一块。
2.你的内容是否在同类公众号里面都是比较优质的?
你有没有对比过你的内容和同类公众号的内容?你是否比他们更加用心的在打磨优质内容?
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我们为用户做得越多,相应的,他们也会对我们的支持越多,这是相互的。
而制造“滑梯效应”就是:
比如:
1.图文开头就让用户产生兴趣,第一句的目的就是让他去读第二句话,第二句话的目的是让他阅读第三句话……依此类推。
2.文中多使用了短句,叙述紧凑,让用户一直保持意犹未尽的状态,这样能产生不错的张力。
3.在一个段落结尾,用了一个非常短的句子,诱导读者用户读下去。比如“下面才是真正精彩的部分”。
4.……
4.你的内容是否具有连续性,让用户想要等着看?
这也是内容能否留住用户的一个关键项。
就跟线下做销售一样,一般第一次拜访客户很难直接一次性成交,往往需要4-16次的连续拜访。
就算你会出现几次内容发挥不好的情况,他也能接受,这才算是真正的“成交”。
5.你的内容是否也在进步?
在这样一个时代,没有进步就是退步。
做公众号也是一样,你的内容是否有跟着行业的变化趋势做了相应的升级?或者有在你的定位之上做了更多的延展?
如果没有,那就比较危险。
我拿互联网运营和知识付费举两个例子:
在今日头条火的时候,很多运营都会想了解更多今日头条运营方法和推荐机制方面的知识,他们想要进步,但是你没有跟进;
之后短视频火了,他们都在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你仍然没有动静……长期都是循环的老三样。
结果呢?用户进步了,你却还在原地踏步,他当然要走。
想要留人,你就得跟他们一起进步,而且还要进步更多。
以上都是从内容上讲了一下我们应该抓住用户需求,做好用户取关的预防措施,大伙可以对标一下,这个方面肯定是重点,但是下面的一样不可忽视。
二、你的用户体验是否做好了?
做公众号就像做产品,如果体验糟糕,很难留住用户。
而对于体验感的打磨是永无止境的,事无巨细,涉及方方面面。
好就好在,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要求并没有那么高,而且公众号体验感的打造也并没有打磨产品那么难。
有很多,我们马上就可以着手优化体验感。
1.公众号视觉体验是否糟糕?
比如配图、排版、编辑等特别烂。
这种情况,一般是用户实在受不了才取关,死在这上面是最不应该的,就不多说了。
对此,老贼有几点建议:
3.是否长期标题党?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长期”标题党,一二次标题党没什么,但是如果经常玩这个,基本是自杀。
4.推送频率是否过高,或者太低?
如果你并没有那么大的内容产出,或者精力有限,可以通过降低推送频率来保证推送质量,并不是每天推送就会留住用户。
相反,坏的内容其实就是在赶他们走。
但是,也不要动不动几个月不推送,至少一周一篇是比较基本的,别让大家以为你已经“挂”了。
5.是否经常不回后台消息?不回复留言?
有人给你发消息或留言你还不回,那就只能等死了。
特别是留言这个版块,一定得好好利用,该回复的回复,该解答的解答。
鼓励大家经常留言,形成良性互动。
6.你的公众号功能或服务体验是否糟糕?
比如功能型公众号或者公众号上添加了一些附属功能,功能体验差,也基本没有更新迭代,那迟早被人替代。
再比如服务类公众号,服务不及时不到位,或者服务出现纰漏也未能及时得到解决。
还有经常卖货的公众号,如果卖的东西质量差甚至是假货,用户能不取关吗?
就像现在很多卖课程的,如果课程比较水,对推出的课程没有要求,那掉粉是一批接一批。
7.推文核心亮点是否容易get到?
碎片化阅读时代,用户注意力总是没那么集中,他们更多的是扫描式快速阅读或者跳跃式阅读。
这肯定是会影响用户的阅读体验,包括对公众号的判断。
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人人都能轻松搞定:
就是把你图文中的核心部分重点标注出来,可以加粗,可以加颜色,可以加下划线等等。
一方面让读者能够轻松看到,另一方面强化突出这些核心亮点。
到这里,你对自己公众号的体验肯定也会重新审视一番。
但是,先别急,下一个问题也最好能一并思考了。
三、仅仅你写他看,还是成为朋友?
如果没能和用户建立更多的关系,仅仅是通过推文“你写他看”来连接用户,这种关系是很脆弱的。
而且这种弱关系,用户取关起来也会更加没有“负担”,不得不防!
1.是否经常会有一些用户互动?
比如说:咪蒙结尾处有各种内容征集、新世相有晚祷时刻、槽边往事有禅定时刻、深夜发媸有话题讨论、蝉创意有各种无节操投票……
公众号互动形式其实很多:
可以在图文结尾处加一句走心的话/小思考
可以征集读者故事,然后发布
可以发起各种有趣的投票
小礼物和制造惊喜感一直都是在营销运营过程中,制造关键时刻的好方法,没有人能抵挡得住惊喜。
但凡在相同体验过程中,感受到不一样的惊喜,用户总是会对你更加青睐。
一个会给用户制造惊喜的品牌,总是那么让人喜欢。
3.你的公众号是否有人格化塑造?
那公众号首先就得有人格形象的塑造和输出。
所以,你的公众号是个怎样的人?他有自己的标签、个性、态度、价值观吗?有自己的顺口溜、喜欢干的事和小毛病吗?
“沉没成本”我想大家都听过:
一个人在某件事上投入得越多,越是不容易放弃。
征集用户观点,就是一种让用户投入的方法。
还可以让用户参与公众号或者社群的运营,让他们更有参与感,同时投入更多精力和情感。
比如帮助公众号审稿子;比如一起策划活动、一起想公众号选题、一起做公众号推广;比如参与公众号栏目的划分、参与发展方向的讨论等等都可以。
说到这里,一个公众号的很多问题应该都已经暴露出来了。
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不知道我的公众号在各个方面做得到底是好还是差,没有参考。
没关系!下面一个问题,会让你有更加清晰的判断。
四、你到底比对手差在哪?
又是否你有别人没有的功能、服务、用户体验?
目前公众号运营一个最大的阻碍之一就是同质化太严重。
不仅仅是类别的同质化、功能的同质化,还有选题的同质化、乃至内容的同质化。
怎么办呢?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学习别人做得好的地方,结合自己的账号进行优化。
经过竞品的分析和对比,也能更加清晰的判断自己公号的问题。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为公众号增加一些不同,比如功能上的、服务上的、内容上的,让用户体验起来更加满意。
比如排版上的舒适,比如配图上的特别,比如内容形式上的多样化,比如更多的互动等等。
而公众号之间最大的不同:应该就是你的风格,或者说人格化属性。
所以,我们在公众号里可以加入更具风格和特色的东西,有自己的特色,差异化特征越明显,竞争的优势自然越大。
以上每个点都是基于经验以及假设而来,最终怎么去解决掉粉问题还是需要进行验证。
简单的拿来主义有时候可能不仅起不到作用,还有可能害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