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MEB多店版v3.1公测版发布!焕新·创领未来
咨询热线
400-8888-794
尽量让读者从中获益
注重排版
提前列好提纲
基础第一步:找到人
文案大咖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像写情书一样写文案。
这里写情书的意思不是要让你写那些肉麻的话,是要明确你的这封情书是写给谁。
只有心里装着那个人,才能写出动人的情书。
如果你没写过情书,无法体会那份心里装着人的感觉,也可以想想学生时代写作文的事儿。
写作文前,我们需要考虑这是写给不认识的老师看的,还是写给认识的老师看的;这是平时的随笔作文,还是课堂作文,不同的目的写法都不一样,得高分的前提,是你必须要知道对方给高分的标准、要求是什么,然后对应着去写。
找到你需要营销的准确对象
找到你需要搞定的所有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生活中,许多购买行为从最开始提出需求,到收集目标商品资料,再到备选方案的提出,最后到决定购买哪款,往往需要两个甚至更多的人参与,有时甚至需要全家或全公司出动,这就需要我们分别写出对应的文案,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搞定。
比如买车。如果这辆车最先是刚工作的小年轻看中的,但是小年轻没有足够的支付力,需要父母支援,那么他必须要拿出能够说服父母帮他出钱的理由,而文案如果只是站在小年轻的角度写,比如仅仅强调设计酷炫、泡妞有面儿,他又该如何去说服无法理解年轻人想法的父母呢
如果文案可以帮助儿子给到父母买车的理由,比如功能实用、售后服务周到、性价比高、使用成本低等更为实际的需求,成交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核心第二步:对上眼
找到目标客户是谁之后,第二步就是要知道客户的需求是什么。
很多专家给出的策略是要站在用户视角考虑客户的需求。但这个说法其实会有点点奇怪。因为多数情况下,用户其实不知道他要什么。你站在他的视角之后,等于你也不知道要什么……
比较好的办法是,把用户视角反过来用,即:站在客户的角度,了解他不喜欢、不满意的是什么,然后,反过来,把“不”去掉,做出让他喜欢、满意、愿意接受的事。
提前到达他必经的路口,等他
1、眼镜经常戴眼镜容易疲劳——“不”舒服;
2、眼镜过时老气——“不”时尚;
针对眼睛疲劳的,我们可以根据“不”,推理出他需要一副能不让眼睛疲劳,也就是更舒服的眼镜——这里,舒服的眼镜就是客户的需求。
针对嫌眼镜过时老气的,我们可以推理出他需要一副不让人觉得土的眼镜,也就是让人觉得时尚的眼镜——这里,时尚的眼镜就是客户的需求。
依旧是针对眼睛疲劳,客户想要一副能不让眼睛疲劳的眼镜——有了这副眼镜,就可以和眼睛疲劳和拜拜了;
嫌眼镜老气的客户实际是想要一副让人觉得时尚的眼镜——有了这副眼镜,就能变身时尚人士,撩妹必备。
不管是舒服还是时尚,本来就是客户自己想要的,如果市场从未出现过对应的产品,客户不会觉得市场有问题,而是会怀疑自己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甚至不切实际。这个时候,经过我们微加工之后出来的文案,将时尚眼镜和高舒适度的诉求传达给客户,反而给了客户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这种购物心态就不一样了。
不经意间,潜到客户的脑袋里
那么问题来了,很多文案从业者会说,我哪知道客户对什么不满意,我又不是钻到客户肚子里的孙悟空。
最土的办法,做访谈,做调研。
如果目标客户是学生,就设法到学生堆里和他们混成一片,用他们的思维来考虑不喜欢什么,不满意什么,不安的是什么;
如果目标客户是老人,就多听听老人的唠叨,听听他们为什么觉得不安全、不开心、不健康;
举个简单的例子,空巢老人很容易出现不开心、不健康、不安等情绪。如果我们有一款夕阳红旅游线路要推给这类客户,可以把文案的重心集中在可以让老人开心(很多老人一起旅游,有共同话题,不孤单了)、健康、更长寿(去农家乐,氧吧,呼吸新鲜空气)。让老人觉得,我们懂他——有了共鸣,买卖双方就不再是对立面的人,而是站在同一战线的人,后面的销售也会水到渠成。
关键第三步:说对话
找到人、对上眼之后,终于到了最关键的一步:说对话。
什么叫对的话
先举个大家都熟知的例子:iPod。
2001年苹果公司正式发布iPod系列第一代播放器时,乔布斯没有说她大,也没说她超大,而是说“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里”——人们秒懂了iPod的价值。
简单、明确、利落,然后击中——这是乔布斯风格的表现形式,也是文案最有效的表达方式。
最大限度的降低理解成本
比如“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里”——乍一听就很有画面感,会不自觉的进一步了解到底是怎么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的。
然而,现实是,很多文案都像是犯了直男癌,非要把产品卖点写成说明书。
比如同样是iPod,就可能被直男们写成“拥有5G内存的音乐播放器”。
哦,5G大,等于5120MB,一首歌差不多是4MB,所以可以放1200多首歌……等等,哪个用户会这么无聊去换算
所以谨记:做文案必须符合一个重大前提:最大限度的降低客户的理解成本,简单、明确的文案才能利落的击中用户。
沟通应该说价值而非产品
每一个商品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这个价值可以是功能性价值,也可以是情绪性价值。
所谓功能性价值,顾名思义,就是使用这个商品后可以获得功能方面的好处,比如好方便、好吃、好玩、好住,等等。
而情绪性价值指的是使用这个商品后可以得到的情感方面的好处,比如优越感、幸福感、安心感、治愈感,等等。
比如前文说的iPod。光说5G大部分用户都会无感,但如果说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里,就像是在传递这样一种讯息给用户:“我比你现在在用的任何一款音乐播放器都要好用、方便、潮!你可以抛弃他们,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