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需求逐渐从吃饱转变为吃好,同时“诗意田园”逐渐成为都市居民的内心追求,认养农业因此应运而生。对认养农业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国内较为成熟的认养农业运作模式,并总结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转变农业发展新思路、加强营销宣传力度、建立完善的认养农业监管制度和发展政策保障体系、强化产品营销渠道建设及打造特色品牌等解决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认养农业;运作模式;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3.4文献标志码:C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7.005
认养农业是消费者认购某一块土地或某一产品,认购后消费者提供一定的管理费用就可收获产出农业种养产品的农业经营模式。在此模式中,消费者可以亲自耕种,亲身体验农业种养的所有过程;可以聘雇农业管理者并提出自己的种养理念,让管理者按照要求进行种养;可以远程使用网络设备,随时监控自己所认养的土地或产品,了解果蔬、禽畜的生长情况。认养农业也可以理解为休闲、观光、体验、订单式种养的集合体。简而言之,通过认养农业,消费者既可以吃得放心,也可以体验农耕的乐趣,认养农业是一种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互利互惠、合伙人关系的新型生产经营方式,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并且能消除消费者和生产者“最后一公里”的距离。2020年,我国进入后小康时代,“十四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依旧是重要目标,认养农业不仅可以提升顾客对农产品的信任度、提升消费质量水平,还可以促使一些新型农业企业发展壮大,带动城市周边村镇实现城乡联动发展。
1发展“互联网+认养农业”模式的意义
1.1满足潜在市场消费需求
1.2迎合新时代的田园体验需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是从古至今很多人的追求。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飞快,人们在生活和工作的重重压力下,都想去追寻可以摆脱现实压力的田园梦。目前,许多从农村到城市定居和一直居住在城市的年轻人有着回归农村生活的想法,希望能够在农村自己建房、种地、养猪、放羊,过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2]。“认养农业”就是发现了这个市场潜力,为生活在重重压力下的现代城市人提供体验田园生活的机会,让消费者通过田园生活放松自我,同时收获自己劳作后的成果。
1.3契合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的市场需求
2我国较为成功的认养农业模式
2.1传统线下认养模式
传统的线下认养模式是消费者到农业产业园或农场,挑选一块自己心仪的土地或某一类农产品,亲自参与劳作或委托农场管理者按自己的需求进行种养管理,成熟季节消费者可以体验收获的喜悦。但这一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距离市区较近且交通条件良好,是目前城区边缘农场最常见的一种认养模式[3]。
2.2“互联网+认养平台”模式
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软件认养自己喜欢的农产品,还可以通过网络实时监控自己认养的土地,在互联网上体会种养的乐趣,只需要支付一定的生产费用就可以收获农产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亲自参加劳动,体验田园劳动的快乐。
2.2.1盘锦市“蟹田大米”模式
盘锦市通过推广“互联网+认养农业”品牌认知度,采用了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其“品牌形象旗舰店+自有电商平台+卖场+第三方网购平台+部分地区加盟代理”模式如图1所示,使消费者的认购率显著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迅速提高。线上通过网络电商和手机App进行推广,线下采用实体店加盟、个人代理、基地直营等运营模式,在北京、上海、辽宁建立了三大运营平台。2019年,盘锦市通过发展生态农业、蟹稻农业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产量,提升了区域品牌价值。
据统计,2018年盘锦市水稻种植面积10.66万hm2、产量104.2万t,盘锦大米品牌价值达525.7亿元;河蟹养殖面积10.67万hm2,产量7.2万t,是全国最大的中华绒螯蟹人工繁育养殖销售集散地。盘锦市推广的“认养农业”显著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提升了蟹田大米品牌的知名度,也为当地各行各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模式适合于很多农产品,也适合很多企业,可以利用认养模式带动更多的农村、农民和农业企业发展。
2.2.2温州“99元认养土鸡”模式
2019年,90后温州创业青年创立了“99元认养土鸡”的生产模式。消费者通过“猴集”农产品预售平台认养一只土鸡,从鸡苗开始认领到投入生产资金再到土鸡养成,全程可视化网络监控,经过6个月的养殖周期后,消费者可得到一只自己“看着长大”的土鸡或养殖后在“猴集”平台转卖,获取相应的增值收益,如图2所示。
据统计,2019年第一批“99元认养土鸡”鸡苗在线认领项目上线10d就吸引了3528人参与。从后台数据分析,主要购买客群为江浙地区用户,其中80后、90后宝妈或宝爸约占70%。本模式具有投入低、收益可观的特点,适用于很多产品,一些中小型公司可以和互联网平台合作,带动产品的销售,提升客户的黏性。
2.2.3“认养一头牛”品牌宣传模式
3我国“互联网+认养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认养农业是近年来新兴的农业发展模式,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枯燥农事实现了华丽转身,并与国家大力提倡的发展乡村经济的政策高度契合,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还产生了很大的经济价值,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国内认养农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产业生存和发展都存在着很多问题。
3.1经营成本较高
对于小型农场来说,土地租金偏高、人工水电肥料等费用较多、项目距离市区较远等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线下前来游玩的顾客较为分散,不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客源;线上缺少成熟APP系统的支撑;缺乏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未有明确的政策扶持。对于农场主来说经营成本较高。
3.2缺少可借鉴的成熟模式
目前,虽然全国有很多不错的认养农业模式,但是市场上还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模式流程。与此同时,农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在很多方面必须做到因地制宜,环境、地区经济、人口等因素影响巨大,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程度和模式也有所差异,这些是缺少可大范围推广的成熟模式的原因之一。
3.3基本设施不配套
目前开展“认养农业”的地区,基本都是经济欠发达的郊区农村,虽然开发之初投资商对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定投入,但投资者往往更重视短期内快速的收益回报,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较低。而随着项目深入,基础设施不配套的问题就会凸显出来,进而影响项目发展[6]。
3.4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政府的参与和支持可以让认养流程更加规范,严格把控生产质量,使消费者和投资者更加放心,增加彼此的互利互信。政策扶持既给予农业公司政策、资金、技术优惠,也给予消费者消费保障,更有利于认养农业长久稳步发展。但当前我国认养农业刚刚起步,还缺少政策层面的扶持,发展动力不足。
3.5不能完全保证农产品质量
越来越多的人出于食品安全和健康需求选择有机食品,从而对有机农业、认养农业产生兴趣。但我国的认养农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一些小规模农场因存在基础设备不配套的问题并不能完全保证其农产品的质量;也有部分农场对员工的管理不规范,影响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同时参与种养的消费者缺乏农耕的专业知识,不能保证其农产品的质量。
4促进我国“互联网+认养农业”发展的对策
5结语
认养农业成为新的农业发展模式,给农村带来了客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是有利于农村强、农民富的好模式。未来,认养农业应深化服务,与休闲旅游和乡村养老等相结合,整合资源、因地制宜,让更多的农民、农村富裕起来。
参考文献:
[1]唐正芳,梁宇,樊盼盼.互联网+认养,农业新玩法[J].农家之友,2018(10):33.
[2]邱宇,余姿颖,胡继华,等.徐州市“互联网+认养农业”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1):28-30.
[3]胡永盛.国外共享农业的实践经验与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39-41.
[4]李云龙.基于共享农场模式的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机制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21.
[5]范紫颖.基于盘锦市大洼区认养农业的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6):16-17.
[6]陈艳.“互联网+”视觉下农业新模式探析[J].新农业,2017(1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