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捆绑消费?领养流浪动物交保证金引争议,宠物医院:事关责任

接下来的几天,陆续有人前去领养宠物,但目前只有一位市民和宠物医院签订协议,领养了一只流浪小狗。

医院发布的领养宠物信息

有人说,既然免费领养,为什么要交保证金?是医院捆绑消费吗?

也有人说,领养宠物就要对它负责,既然是在医院领养的,保证金用在医院打疫苗有何不可?

朋友圈发布者:1000元保证金是领养门槛

2月7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联系上发布该条信息的宠物医生张劲松。

“最早2004年我就开始救助流浪动物。”张劲松告诉记者,为了救助流浪动物,他曾在凯里市金井村专门找了块地做救助站,救助的流浪动物最多的时候有几百只。

后来因为无法支撑救助站的开销,张劲松便开始让人免费领养流浪动物。“最早很多人都是冲着免费领养来的,当时我会定期回访这些领养人,但是大部分领养人根本就没有尽到养这些动物的努力和责任,还有的领养后就送人了、卖了或杀了。”张劲松说。

待领养的流浪狗

为了避免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张劲松后来设定了一个领养门槛,只给本地人领养,要签领养协议,缴纳保证金。“如果连打疫苗驱虫,有病了看病这种动物福利都没有办法保障,那就不能领养。”

争议朋友圈背后,是宠物被遗弃的现实

“大多数被遗弃的宠物,都是生病主人不愿意治疗。”张劲松告诉记者,他每个月都会遇到不愿意治疗宠物,而将宠物遗弃的顾客。“最近一只泰迪被车碾压双前肢骨皮分离,后来主人连拍片都舍不得花钱就带走了,到了下午这只狗自己跑来医院,我看到不忍心又把它救治了。”

2月8日,记者从贵阳市浣纱路一家宠物医院医生冯飞霞处了解到,她们医院也有生病被弃养的宠物。

“灰豆是因为泌尿系统发炎,主人不愿意治疗弃养的。”冯飞霞告诉记者,这只名叫灰豆的小猫,主人不愿意救治后,医院和主人签订了弃养协议,现在灰豆由医院治疗和饲养。

被弃养的猫咪灰豆

被医院救助的宠物,只是生病被遗弃的一部分。

冯飞霞说,几天前一个晚上,她遇到一个顾客带着一只生病的小猫来到医院,让给打退烧针。

“当时我初步检查,这只小猫口腔鼻腔都已经发炎,不只是发烧那么简单。”冯飞霞说,她怀疑小猫是感染杯状病毒,出于职业道德,她不愿没有检查确诊的情况盲目给小猫打针。

“顾客当时很不高兴。”冯飞霞告诉记者,这只小猫她了解下来并没有打过疫苗,而顾客不愿接受检查后直接带着小猫走了。

这只小猫后来如何,冯飞霞无从得知,而根据她以往的经验判断,等待这只小猫的命运,将是病死或被遗弃。

随后,记者从一家宠物生活馆负责人袁华处了解到,除了生病不愿治疗遗弃宠物,丢失也是造成出现流浪猫狗的原因之一。“遛狗出门不牵绳,养猫在家不关窗,其实都是对宠物不负责,更有人因为宠物长得不好看而将它遗弃的。”

“还有人因为搬家这类原因,将宠物送人,送不出去就只能丢掉。”冯飞霞说。

交保证金领养宠物,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2月9日,张劲松告诉记者,目前只有一只流浪小狗被人领养。“我们和领养人签订了协议、收取了保证金。”

这笔1000元的保证金,张劲松说,后续领养人可以在医院为小狗打疫苗、驱虫和看病。“我们会按一定优惠从保证金中扣除费用,如果领养过程中如果出现退养,没有用的保证金也会退还。但如果猫狗丢失、死亡、遗落、生病不治退养的保证金不退。”

记者从领养小狗的市民处了解到,他认为领养宠物支付保证金是一种对宠物负责的行为,而且这笔钱可以用于打疫苗驱虫看病,何乐不为。

“我朋友圈发的所有猫狗,都是我们救助之后已经康复的。”张劲松说,收取保证金也是希望这些动物领养之后不会再次被遗弃,而除了保证金,他还有一些领养条件,比如是否有固定工作,是否租房,是否是学生等。

一位私人救助流浪猫的贵阳市民谢女士告诉记者,她收养的流浪猫,寻找领养时并不需要保证金签协议一类手续,但了解领养人的情况,定期回访也是必须的。

“如果领养人对小猫不负责,我不如自己将它们养着。”谢女士说,她会要求领养人给小猫打疫苗以及做绝育。

谢女士收养的流浪猫

随后,记者针对“免费领养宠物,交1000元保证金”采访了几位贵阳市民。

“遇到合眼缘的猫我是愿意的,而且1000是可以抵消费的。”市民郝女士说,现在领养大多都是要保证金的,怕猫贩子虐待,所以她支持交保证金领养宠物。

“我愿意的,这个是应该支付的,很多人领养宠物因为没有付出代价,所以对小宠物不上心,随意丢弃。”市民彭女士告诉记者。

在谢女士处领养小猫的市民陈先生说,他认为领养交保证金就是一种捆绑消费的行为。“既然已经愿意让我领养,那我给它打疫苗、绝育、看病,在哪不一样?”

THE END
1.“0元养猫咪”套路满满,别让爱心被消费令人担忧的是,其捆绑销售的猫粮不仅价格远高于市面上的国产猫粮,更是质量堪忧,连具体的配料表都没有。有宠物医院医生就表示:没有配料表的猫粮可能含有有害添加剂、重金属等不明成分,对猫咪的肝肾等器官造成严重损害。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这种名为“免费领养”、实...https://hd.qhcredit.gov.cn/fxts/1012931.jhtml
2.我把狗狗送给宠物医院了,签了弃养协议我现在后悔了现在还能要回来嘛...法律分析:可以报警,但是报警能否解决问题取决是否跟领养人签订过领养协议。如果领养协议有签签订,条件是妥善喂养不杀不卖,领养人买了显然负合同违约责任,警察或者各类调解机构介入调解让领养人赔礼道歉,如果狗价值比较高,可以要求对方赔偿损失,让他提供第三方买家信息,进行联系,但如果买方不知情构成善意第三人取得,能不...https://china.findlaw.cn/guangyuan/wenda_17141337.html
3.猫咪领养协议书.docx该【猫咪领养协议书 】是由【XUJIANMIAO】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猫咪领养协议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猫咪领养协议书 ...https://www.taodocs.com/p-849243292.html
1.警惕!品种猫价格跳水,免费领养套路多,消费者需谨慎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发现,宠物“免费领养”骗局频发,各种新型领养骗局不断涌现。对此,一位猫舍老板告诉记者,近年来,一些猫贩子与后院猫舍恶意竞争,随意饲养。猫品种的价格大幅下跌。 “不玩血统,不玩容貌,只玩便宜”成了陷阱。内部共识。随着价格的暴跌,个体猫舍很难销售大量的猫品种。这导致市...https://www.xkyczp.com/detail/200373.html
2.修复玩偶花费上万,隐含的消费陷阱与法律警示虚假广告消费者权益...近日,一位消费者因将心爱的玩偶送至“布娃娃医院”修复而遭遇上万元的收费,该事件不仅令人震惊,更引发了对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新兴服务行业监管的深刻思考。作为经历了近年发展与变革的服务领域,玩偶修复行业的无序成长暴露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在价格透明度与消费者知情权方面。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ESVOV70553TK9X.html
3.免费领养宠物背后的捆绑消费骗局,你知道吗?随着宠物经济的发展,“以领养代替购买”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然而,在宠物“自由领养”模式兴起的同时,套路满满的领养骗局也猖獗。最常见的就是捆绑消费,领养人必须签订协议,定期购买宠物用品,若解除合同或未按时足额购买相应物品,需支付数千元违约金。即便宠物中途死亡,购买协议仍需继续履行。为何领养人的爱心却成了一些...https://m.bjhwtx.com/h-nd-183638.html
4.公众号上海宠物领养救助站曝光行骗上海多年的救助领养流浪猫狗...我们始终是纯洁的纯正的上海流浪猫狗宠物救助领养中心! 宠物医院宰人,不是真心帮助流浪猫狗。 找热心兽医给流浪猫狗看病比宠物医院便宜多了,且好多时候指导为主,这才是真心帮助流浪猫狗! 宠物医院会免费指导您养猫狗或给猫狗看病么?给猫狗吃什么药上什么药么? https://www.douban.com/note/865436286/
5.宠物领养协议书范本(精选10篇)宠物领养协议书 宠物领养协议书范本(精选10篇)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协议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签订协议可以约束双方履行责任。那么什么样的协议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宠物领养协议书范本,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宠物领养协议书 1...https://www.ruiwen.com/xieyishu/3788827.html
6.我家狗狗丢失一个月了,被宠物医院捡到并找人领养了,当我去加领养人时...你好,我家狗狗丢失一个月了,被宠物医院捡到并找人领养了,当我去加领养人时表明我是狗的主人,领养人拒绝了好友申请,也删除了宠物医院的微信。报警后 ,警察说只有微信号不能查到手机联系方式 我该如何维权报告编号:NO.20220502***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https://www.66law.cn/question/41209018.aspx
7.追踪到底警方在宠物店贴出巨幅警示消费者:领养的猫几天后死亡...对于宠物领养方面出现的案例,最好的解决途径当然是直接销售,销售才是领养纠纷最好的解决途径。在公司提供的合同中,约定“购买后的宠物需要在24小时内到宠物医院做健康体检,如有猫瘟、狗瘟等可以24小时内调换”不合情理,领养协议中宠物的所有权仍属于公司,故公司有义务在交付给消费者领养前排除猫瘟、狗瘟等,因合同系...https://www.thecover.cn/news/roG1PED/xRGH90qSdq8J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