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光明区慈善会:聚焦赈灾、助老、助学、助残、助困等社会公益事业
光明区慈善会是2009年成立的区级慈善团体,以“慈爱相助、善行光明”为慈善理念,把筹集的善款全部用于赈灾、助老、助学、助残、助困等社会公益事业,成立至今累计募集资金1.29亿元,向灾区、对口帮扶地区和辖区困难群众支出各类慈善款1.04亿元。
2021年光明区慈善会积极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河南防汛救灾、对口帮扶广东扶贫济困日、99公益日、曙光助学等募捐活动,共募集善款471.26万元、价值50万元物资;精准实施各慈善救助项目,全年共支出资金566.93万元。
深圳市德义爱心促进会:推出枢纽性医疗救助项目帮助过万名大病患者
深圳市德义爱心促进会公益服务覆盖医疗救助、助学助老、应急救灾、公益保险、女性关怀与发展和公益创新等领域。2021年,该机构救助重型地贫患儿2000余人,为2550余名白血病患者筹款。
该机构下设“1743救助中心”“护生社”“助立行动”三个部门。其中,1743救助中心为枢纽性医疗救助项目,整合各类社会慈善资源为全国困境大病群体提供有效的医疗救助服务,至今筹款已超过4.7亿元,帮助大病患者超过万名。
护生社广泛开展各类救危济贫、唤醒良知的公益项目,截至去年底已在全国范围内救助大病患者两千余人次,资助贫困人群超过三万人次;助立行动项目帮助需要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股骨头坏死等膝髋关节疾病的经济困难患者,截至去年11月项目已累计资助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520余名困境骨关节患者合计800余台关节置换手术。
深圳市社联社工服务中心成立于2007年,一直致力于公益慈善服务,曾获得“全国百强社工服务机构”“深圳市5A级社会组织”和“深圳市优秀社工服务机构”等荣誉。
2021年社联社工服务中心持续打造了阳光妈妈项目、“解码生命,花young青春生命教育”项目、“为爱护航”儿童性安全保护计划、V爱之家心理关爱项目等特色服项目。
其中,“为爱护航”儿童性安全保护计划合计投入资金逾15万元,开展性教育课程70节、家长讲座16场、普法宣传2场,冬令营2期,培育60名讲师,服务8058人;“解码生命,花young青春生命教育”项目,帮助提升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能力,增强心理韧性,减少自杀自伤等事件的发生率,合计成立主题系列工作坊25个,开展宣传活动10场,15000人受益其中。
2021年,该协会主要运作的品牌项目有“河流方程式”项目、“深圳民间河长”项目、滨海湿地保护项目。
“深圳民间河长”项目开展河流治理调研、公众宣传等公众参与活动,项目期间向水务主管部门反映河流及周边环境污染或管理问题902起,促进其中569起获有效处理。该项目获第五届鹏城慈善奖鹏城慈善典范项目。
滨海湿地保护项目是该公益机构的老牌项目,每年带动超过4500名公众参与滨海湿地保育行动守护红树成林,联合社区、学校、企业、政府等多方力量,助力深圳260多公里海岸线的滨海湿地生态保护。(记者袁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