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Anation’smoralisgreat,canfromtheanimal’sattitudetosee.”意思是,一个国家道德的高度,可以从其对待动物的态度看出。小编觉得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它总让我联想起一个被誉为“永远不会出现流浪狗的国家”---德国。
提起德国,也许你会联想到国际一流的足球队、卓越工程级的汽车、享誉世界的啤酒……德国人、德国制造,这些总会映射出这个国家带给世界的一种态度:严格、严谨、尊重守礼,无论待人待事,甚至对待宠物,皆是如此。
在这样一个重视主权观念的国家,德国人坚信宠物与人类一样享有同等的主权,它们在家庭中的定位就是孩子。观念的形成与社会人文环境及政策的影响密不可分,德国政府在动物保护法和动物福利法案中明确了铲屎官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狗狗们必须享有的权利。这不仅仅是对饲养者的约束,也是对宠物本身权利的尊重和保护。
如果你想在德国养狗,只有两个途径可以拥有狗狗:通过正规途径从专业的繁育场高价购买或者领养。
大多数的德国人会选择去收容所领养狗狗,因为繁育场不仅价格高昂,还往往‘供不应求’。出于人道主义和犬只健康问题等考虑,政府对繁育场的管制十分严格,规定狗妈妈一年只能生产一窝宝宝,一生只能生产3次。可能有人会问,宠物店不可以买狗吗?狗狗在德国人眼里像孩子般珍贵,不能随意交易,所以政府严令宠物店禁止贩卖宠物,只允许提供宠物用品和食物。
德国狗狗领养申请表
如果要养大型犬或某些特定犬种,领养前还需要先参加理论知识测试,考取饲养执照后才能具备养狗资格。某些攻击性强的烈性犬,只有拥有独立住宅的人才可以饲养,周围还要悬挂警示的标识。
领养也是需要花钱的,通常需要200-350欧元不等。慕尼黑动物保护协会负责人表示,收容中心80%狗狗在6周之内就会找到新家。那些无人认养的狗狗将会在收容所依靠领养收入和政府拨款安度余生,收容所会对它们终身负责,绝对不会让任何一只狗狗流落街头!
也难怪德国的街头看不到流浪的狗狗,政府立法严格,犯罪成本高,除了对狗狗好也是没有什么办法~那么,在德国养狗后又有什么哪些需要注意的条款呢?简单地总结就是:缴税、上保险、上学。
像每个德国公民一样,狗狗们也需要向政府缴税,俗称‘狗头税’(公共服务类的工作犬除外)。政府规定铲屎官养狗以两只为限,在柏林,养第一只狗每年需缴税120欧元,第二只则要再交纳180欧元。如果偷养或未及时申报纳税,一经发现将会处以1万欧元的罚款。
除了纳税,还有强制保险。德国政府规定,铲屎官必须为狗狗上至少100万欧元赔偿额的“第三者责任险”,用于赔偿因熊孩子狗造成的损失……不过,严谨的德国人通常还会为自己狗狗附上医疗保险及意外伤害险。据统计,德国的铲屎官每年为狗狗缴纳大约75-270欧元的保险费,如果家里养的是烈性犬还会多交付30%以上的保险费用。
在德国的街头,很少会听到犬吠、或者狗狗咬人造成伤害的新闻,那是因为狗狗们都是经过了教育培训的高素质文明‘好小孩’。政府明文规定,铲屎官须和自己的爱犬一同到专业学校接受为期三个月的训练学习课程,内容包含狗狗对主人的服从训练、对外界噪声降敏训练(止吠训练)、与人类社会的社交礼仪训练、以及对交通和其他日常标识的认知及服从训练等。完成课时通过考核后,学校会为狗狗和主人颁发毕业证书。
拥有学历的狗狗就是素质良好的‘德国公民’了,基本可以和主人享受同样的待遇。比如,可以不套绳索地搭乘巴士、一起shopping、入住酒店等。如果狗狗没有‘学历’还无绳上街的话,一旦被警署查出,主人将会收到一张15-35欧元的罚单(约合人民币500-1300元)。
除此之外,政府尊重保护狗狗享有主人陪伴和出门散步的权利,还为此特别设立了以下规定:
·铲屎官不能独自把狗狗留在家里超过3小时;
·每天要遛狗3次,单次不少于1小时。
看到这些条文法规就知道德国人有多看重狗狗了。政府对狗狗的重视与保护全面地落实在了各项法规当中,不仅强化了宠物饲主的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同时对宠物人文环境的构建也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回首来看,在对宠物的认知和保护上面,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希望未来有一天,我们也会为保障宠物权利建设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为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小可爱们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安全、和谐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