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眼睛、深眼窝、高鼻梁、金发色,打眼一看典型的俄罗斯人没跑了。“干啥呢大婶子,这疙瘩老美了吧?”董德升决定逗一逗这个来回打量他的陌生人。“哎呀!你咋跟我一样说中国话?”董大叔嘴里蹦出的正宗东北话让大婶惊呆了。
在家种地、养狗是日常
“随手拍个电线杆子意外火了”
“苞米从种到收纯手工,看!这有一个长了俩棒的苞米,要都这样收成得多好。再见再见!”、“房梁上第一窝小燕子已经出壳了,皮儿薄得跟纸似的。再见再见!”
春耕、秋收、冬闲的董大叔40多年来的生活方式和这个名为“下道干村”里的其他村民并无不同,修三轮车、钓野鱼、带着小狗“小白”去地里巡视……直播视频里董大叔笑出了八颗牙,为网友介绍自己的农村生活,眼看几十秒的视频就要到头了,他赶忙挥挥手非要说再见,每条视频都如此,有一种天然的喜感。
彼时,手里杵根杆儿拍小视频正在乡野间流行,不少人劝他:老董,大家绝对爱看你唠嗑,没事可以拍小视频玩玩,别太古板了。但他无动于衷。接受新鲜事物很快的媳妇忍不了了,拧着他耳朵:你就试试开个号,哪怕不玩先占个地方?2017年9月,在媳妇的“逼迫”下他开通了账号和外界接轨,“被迫营业”。
之后,央视发来邀约,请董大叔参与《春节特别节目》和《黄金100秒》的录制,“我上中央台了,不知道该咋说好了。我第80秒就被拿下了。”董大叔操着一嘴大碴子味,指着电视跟网友乐呵呵说:反正我重在参与,虽然输的人都这么说。嘿嘿,我这一打扮还挺年轻呢。再见再见!
跑过龙套、拍过纪录片
诙谐乐观:“我把生活过成了段子”
不少人以为视频里他的搞笑都有剧本、是经营的“人设”,董大叔只能解释,从小自己就没心没肺,还遗传,儿子也“随”自己,是班级里的相声担当,小女儿也格外活泼。年少时的董大叔心里有一个配角梦,类似吊儿郎当的无名英雄那种,为此他拍过纪录片、跑过剧组龙套去追梦,演一些只有“别动”、“我来救你”一句话的小角色,一天收入200元,“还管吃管住,多好啊!”,挣钱不是目的,做这个纯属兴趣爱好,家里有15垧地,种着玉米、黄豆,董大叔算是个富足的“地主”,其实本可以不用那么奔波。
在媳妇看来他的乐观劲儿是:真不知道愁!听罢,董大叔逗逗她:你啊你!你是我这一生最恨的女人。此话一出,网友纷纷喷饭。董大叔喝了点酒,脸颊泛红,眼神透出直愣愣的实诚,他聊起,小时候不爱上学,16岁那年我爹下狠手了把我圈家里,跟我说,让你试试是上学累还是种地累!“确实还是上学累!我能坚持夏天跪在地里拔玉米叶;干活时,小拇指被收割机切掉了一截”,董大叔说起这段经历对他生活影响极大。什么影响呢?“过年抓瓜子都抓得少了!”正经不多一会儿,他的段子手本色又露了出来。哭也是过一天,笑也是一天,他希望能把自己的阳光能量分给网友多一些。
年轻时斗野猪的辉煌已过去
“现在我就是个东北纯爷们”
贫嘴的董大叔也有不想多聊的事。“我家是赶着马爬犁逃难来的,后来曾奶奶改嫁给了一个姓董的山东人,我们就都改姓董了。”当年,大批俄罗斯人为了远离战争,在冬天穿过黑龙江的冰面来到中国东北,在村里定居了下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籍的俄罗斯人及其后裔,就成了俄罗斯族,如今战争已经被扔进了存放悲惨记忆的高阁,仅仅在开启伏特加酒瓶时被偶尔提到。
曾奶奶去世后家里没人再说俄语了。而董大叔身上有关“战斗民族”的印子大概要追溯到更年轻的时候。19岁那年他经常和表哥上山逮貉子剥皮赚钱,有一次,他们遇到了一头在林中觅食的黑野猪。一生难遇一回的时刻,董德升喊了一句:我要干它!野猪听到动静后向他扑了过来。董德升见状抡起斧头狠狠砸向猪头,和表哥两人一前一后再抡几下,生生剁翻了这头300多斤的大野猪。时至今日,仍有一颗獠牙被他挂在家里当做英雄勋章。大概,唯一和俄罗斯的联结就是他的俄罗斯名字了:彼得洛夫。四十多年里仅去俄罗斯旅游过两次,只记得自己喝了一肚子酸奶,俄语一句不会说。他说,中国才是我的家,我的身份证上也是这么写的。
对于成为网红这件事,董大叔悠悠地说,没事我就掐自己一把,要不总以为在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