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翻译论文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新闻翻译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地不同语言文化的传播,让翻译在我国语言交流领域成为了主导,其作用和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在新闻行业中,对外开通了中法、中英等频道,在国内也相继发展了汉语与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互译。本论文以蒙汉新闻翻译为研究对象,对其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方法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蒙汉新闻翻译;网络资源;利用方法

蒙汉新闻翻译

蒙汉新闻翻译是指在新闻传播领域中,实现蒙古语和汉语之间的互译。随着我国语言文化的不断融合,蒙汉新闻翻译在新闻传播领域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网络资源的发展为其带来更多的语言信息。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蒙汉新闻翻译,我国科学技术研究院专门通过互联网技术研究了蒙汉语言翻译系统,在该系统中,可以实现蒙汉新闻翻译工作。这种系统主要采用BLEU-SBP自动评测指标,提高蒙汉新闻翻译的准确性。同时,我国蒙汉新闻的其他翻译资源也得到了开发和应用。这些翻译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让蒙汉新闻与网络资源形成了紧密的关系。同时,实现蒙汉新闻翻译,能够保障蒙古族人民对新闻信息的拥有的权利。

蒙汉新闻翻译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1.建立网络语言资料库

蒙汉新闻翻译工作需要积累大量的语言资源,其中包含了蒙汉词汇资源、语法资源、标点符号资源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中很多平台和软件可以帮助查询到蒙汉新闻方面的信息资源。众所周知,蒙汉新闻翻译需要考虑很多元素的影响,在翻译时,需要翻译员结合新闻语言和语态,这就需要大量的资源作为支撑。建立网络语言资料库恰好能够帮助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蒙汉新闻翻译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属于自己的资料库,在资料库中将所有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便于翻译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查询。在网络语言资料库中,可以容纳无限的语言资源,对蒙汉新闻实现准确无误的翻译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建立网络语言资料库可以有两个主要渠道,一是借助现有的网络媒体的优势和人才技术,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语言资料库。二是通过很多软件平台,开发符合自身发展的、专业化的APP,在蒙汉新闻翻译的过程中遇到疑问或者难以翻译的词汇时,可以通过APP寻求正确的答案。为此,实现蒙汉新闻翻译工作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络语言资料库十分必要。

2.通过网络信息识别蒙古语

蒙古语有其固有的特色,尤其在新闻官方语言中,与汉语有很大的区别。蒙语中共有31个字母,其中有7个表示元音,有24个表示辅音。蒙语的语法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为了便于连写,字母的形状发生了变化。第二,为了区别语音,字母的写法发生了变化,例如:圆唇元音o、u共用一个字母,、ü共用一个字母。辅音d、t在词首使用一种字母变体,在词中有元音前和元音后两种字母变体,在词末使用另一种变体,ɡ、k在阴性词里写法一样。为此,实现蒙汉新闻翻译,必须要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来识别蒙语。网络信息技术包含了蒙古文输入法、蒙古文电子词典等,这些都十分有助于实现蒙汉新闻的准确翻译,为广大读者带去更加准确的新闻信息。首先,作为蒙汉新闻翻译工作人员,要懂得搜集和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工具,学会网络信息词汇的查询方法,进而识别新时期蒙古语言文字的演变规律,从中找寻到识别蒙古文字体的有效方法,进而提高蒙汉新闻翻译的效率和准确率。其次,不断开发或者寻找官方的识别蒙古语言文字的软件或者官方出版的数字蒙古文词典,确保蒙汉新闻翻译在语法、词汇上的准确度。

3.充分利用蒙汉新闻翻译系统

4.以短语为翻译单位

近几年,以短语为翻译单位的翻译方法受到了很多专家和学者的热议,在短语翻译模式中,需要从平行的双语语料库中抽取双语短语并通过计算的形式计算其概率,寻找其中的相似比,通过对数线性模型,考虑各个特征函数的参数。在短语翻译模式中,需要引进繁衍率、插入和删除等附加的概念,通过计算,来排除各种阻碍对应翻译的因素。在蒙汉新闻翻译中,以短语为翻译单位同样也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在翻译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短语都能寻找到对应的契合点。首先,众所周知,汉语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发生了系列变化,随着外来词语的引入,让汉语从构词到语法生都有所转变。蒙古文也是如此,在表述同一个物体或者同一件事时,会产生很大的差异,为此,当以句为单位或者以字、词为单位进行翻译时,会产生很大的表述差异,造成语境、语义会有很大的不同。以短语为翻译单位,能够促进翻译系统从中寻找到契合点,最终实现翻译。其次,在新闻语言中,以短语为翻译单位更能够提升新闻翻译的效率和效果。众所周知,新闻语言单位不要求过于华丽,而是通过朴实的语言对信息进行传播,这就实现了蒙汉双语互译简单化。

5.规范自动测评标准

结语

在网络资源异常丰富的今天,蒙汉新闻翻译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才能为读者带去丰富的信息,使他们了解最前沿的新闻。随着网络资源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才能做好蒙汉新闻的翻译工作,用最新的语言来传播信息资源,促进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并实现跨民族的语言交流目的。

作者:乌云毕力格

关键词: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特点;翻译技巧

随着中俄合作关系的确立,中俄贸易来往的日益密切,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俄语财经新闻准确、客观地反映了俄罗斯经济发展现状,有利于中国公众对俄罗斯经济政策、贸易资讯的了解,也是专家学者分析俄罗斯经济的重要依据。加强对俄财经新闻文本特点、翻译的探究,有利于推动中俄合作进程,实现共同发展。

1俄语财经新闻概述

俄语财经新闻对俄罗斯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经济决策等方面的最新事实及情况进行报道。俄语财经新闻涉及范围较广,包括各种经济活动。根据财经新闻所涉及经济层面来分,俄语财经新闻有宏观层面经济报道、中观层面经济报道、微观层面经济报道三大类。宏观层面经济报道涉及国民经济、国民经济总体、经济活动、经济运行状态方面资讯;中观层面经济报道通常以地区经济、企业集团经济、部门经济为新闻出发点;微观层面经济报道是针对某个企业、某个经营单位的报道。

2俄语财经新闻的文本特点

3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翻译原则和方法

3.1俄语财经新闻的文本翻译原则

1)注重实效性。新闻报道是一种高时效、高精度、高强度的工作,为了符合媒体行业的要求,新闻翻译也要实时、高效、准确,翻译工作要速战速决,不可拖泥带水,不然难以实现新闻二次传播的价值;2)根据具体翻译情况进行适当的删减。翻译者在翻译俄语财经新闻文本时,既可全译,也可进行适当的增译或删除,但要保证译文能突出新闻要点;3)符合新闻写作要求。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翻译必须突出新闻写作特点,要求翻译者在熟练掌握新闻结构、特点的同时,具有一定水平的新闻编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秉承认真严肃、高效准确的翻译态度,不断强化翻译者自身特点。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翻译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抽象性,提示作用明显,这就要求翻译者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财经类术语的学习和掌握。

3.2俄语财经新闻的文本翻译方法

4结束语

俄语财经新闻的结构决定了俄语财经新闻的文本特点和翻译方法。俄语财经新闻文本具有内容真实准确、层次鲜明突出等特点。加强新闻文本翻译不仅有利于读者及时了解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动态,也是加深中俄合作的重要保障。翻译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积累,加强财经术语的学习和掌握,使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翻译工作得心应手。

作者:荣飞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公安边防支队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做好汉英新闻翻译:查找平行文本;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词典或搜索引擎资源查阅以及验证词语搭配得合适与否。

关键词:对外翻译;网络资源

二、利用好网络上的各种词典或搜索引擎

总结

本文探讨了在当代中国的形势下,中国译者必须担当起中英对外新闻翻译的重任。译者可利用网络资源帮助更好地翻译,比如查找平行文本,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词典或搜索引擎查阅以及验证词语搭配,除此之外有机会的话可以请教外国专家校正及润色。

作者:李静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一)陈述的真实性的伦理体现

译者必须充分研究原文,正确判断原文的立场以及意思,从而正确真实的陈述在翻译中。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新闻标题:“Obamapicksup9superdelegatesendorsement”,译者认真研究后,发现pickup在这里是取得,荣获的意思,从而正确的陈述为:“奥巴马获九位超级代表支持”。然而,有时要正确判断原文立场。在很多网络英文新闻标题中在报道2008年奥巴马和希拉里之间的美国大选派候选人之争,都以Clinton称呼希拉里。其实Clinton是希拉里的姓氏。译者如果没有正确判断原文立场,翻译成克林顿,读者阅读新闻的时候就会有质疑。就以“ClintonendorsesObama,endsbid”为例,就要翻译成希拉里宣布支持奥巴马,自己放弃竞选。所以,很多时候新闻标题简单,易懂,但翻译时要注意文化差异,要对原文客观信息做出真实反映,从而尊重陈述的真实性。

(二)言语行为恰当性的伦理体现

(三)言语行为真诚性的伦理体现

翻译网络英语新闻标题要准确把握原文作者意思,否则不遵从翻译伦理会导致译文事实歪曲理解并表达。我们再来看这个例子,“NewYorkermagazineunderfireforObamacover”的译文是“《纽约客》封面恶搞奥巴马夫妇,遭两党同声谴责”。这正好体现了中英新闻标题差别所在,可以看出译文标题增加了“恶搞”,“夫妇”,“两党”,“同声”等词汇,这样可以传递更多信息给译文读者,以防读者歪曲理解事实。而英文标题更加倾向于简单精练来概括要点。这样的中文标题遵从了言语行为的真诚性,正确把握原文思想,同时吸引更多读者前来浏览翻阅进一步的了解纽约客的封面的内容。

作者:答珊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1软新闻翻译的理论依据

2娱乐新闻的词语翻译案例

3结语

娱乐新闻作为软新闻的一个分支,是一种轻松活泼的文体,不但要传递信息,更要获得最佳的宣传效果,因此翻译时更加注重翻译发起者的意图和译入语读者的接受能力。本文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了几类词语翻译策略并逐一举例,包括词语的选取、润色和感情色彩的表达,希望为读者翻译同类新闻时提供有用的参考意见。

作者:黄婉君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电视英语新闻的特点

电视英语新闻的语言结构和表述具有不同的特色,新闻内容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极强的时效性。观众通过收听、看字幕了解英语新闻内容,进而来了解当前世界发生的新鲜事和变化,获取不同领域有价值的信息。

二、文化差异对英语新闻翻译的影响

其一,注重传统文化差异对新闻翻译的影响。比如,在新闻中曾出现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在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由于不适应天气以及旅行路途的劳累,身体感到不舒服。去医院看医生,医生诊断是由于地方不适导致的“上火”。“上火”对中国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是一个传统的俗语,可是在新闻翻译中遇到此类词语,我们该如何翻译出它的真正意思,这无疑是对译者的一种考验。

其二,注重宗教信仰差异对新闻翻译的影响。比如说,“少林寺和尚在越救助灾民”这样的新闻中,译者要如何翻译“和尚”这个词?因为对于信仰基督教或其他宗教的外国人来说,对“和尚”这一词汇比较陌生,所以在翻译时对于这样的词只能采取传意或重形中的一种。可见,中西文化中的信仰差异也渗透在各自的语言当中,要想准确翻译,需要译者去了解不同文化的个性。

其四,注重日常谈话差异对新闻翻译的影响。比如,在翻译中经常会遇到称谓的问题。称谓能反映不同的民族文化,反映不同国家的习俗和习惯,英语中的称谓比较笼统,比较模糊,不像中文一定会把家族亲属关系分得清清楚楚。如“uncle”在英语中是“叔”、“伯”、“姑父”、“舅舅”等的统称,但在中文中每种亲属关系都会有不同的称谓,所以在翻译时必须看情况翻译。由此可见,文化差异对英语新闻翻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做好翻译的同时要兼顾文化之间的差异,克服不同文化的局限性,找到文化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三、电视英语新闻的翻译策略

异化翻译策略要求译者向源文化语境靠拢,在译文中重现源语境的语言风格与特色,因此异化翻译可较多地保留源语中的异质成分,在更好地满足观众对译文要求的“陌生感”的同时,还能丰富语言表达方式和目的语文化。异化翻译有利于观众更好地去了解他国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的特点,有利于跨文化交际,但是有时也会让观众很难理解。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根值于某种文化背景中才能生根发芽,所以在英语新闻翻译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处理,更多地从观众角度考虑,顾及观众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否则很难充分体现英语新闻的信息功能。直译和归化都遵循原文当中的语法规范,强调原文的表达方式,保持原有的味道;而意译和归化则要求译文通顺易懂,不拘束于原文的狭窄空间。每一种翻译策略都有它能用到的地方,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

作者:盛辉单位: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二、英语新闻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翻译虽然直接面对的是两种语言,但是它所处理的却是博大精深的、相似与相异并存的两种文化,翻译既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又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中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差异体现在思维方式方面。造成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

(一)生活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条件对其文化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英国四面环海,水产和渔业发达,与海水有关的词语很多。而生活在广阔肥沃的陆地上的中国人长期保持着小农家庭生活和生产方式,对土地产生了感情。比如,形容人花钱奢侈浪费,西方人说spendmoneylikewater,而中国人则说“挥金如土”。鼓励人大千世界机会很多,不要过分专注于一件事而不知变通,英语是Heisnotonlyfishinthesea,而汉语则是“天涯何处无芳草”。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有些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国家中有不同的含义。例如,汉语的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常常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如“东风报春”“东风压倒西风”。中国人认为西风与寒冷和萧条连在一起。黄巢《题菊花》中有诗句“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而英国人喜欢温暖的西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著名长诗OdetotheWestWind(《西风颂》中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O,wind,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

(二)宗教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对文化的影响相当深远。中国与佛教有关的词语很多,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等。还有很多佛经名句被人们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等等。西方人多信仰基督教,《圣经》中的很多语句也约定俗成地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应用到更加广泛的领域中。例如:aspoorasthechurchmouse像教堂里的老鼠一样穷(一贫如洗)Godhelpwhohelp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三)风俗习惯的差异许多与传统生活习惯有关的语言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汉语文化中对“马”多有偏爱,因为“马”在农耕中是农民的好帮手,并且在战争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老马识途、老骥伏枥。英国人虽然热衷于赛马,但是在他们的语言中马被当作中下级动物来对待。例如:worklikeahorse辛辛苦苦地干活beatadeadhorse徒劳无功betonthewronghorse支持错了对象。中国民间虽然习惯养狗来看护自己的家园,但在心理上却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用它来形容坏人坏事。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英国人对Dog非常有好感,英国人养狗不仅用来看门或打猎,也当作人的伴侣和宠物,常用它来比喻人的生活。例如:aluckydog幸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Everydoghasitsday.凡人皆有得意时。

(四)历史典故的差异语言文化差异典故是在漫长悠久的历史演变中逐步形成的,这些历史典故不能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更不能按字面意思来翻译,如汉语的“名落孙山”字面意思是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常用来比喻某人考试或选拔没有被录取。“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英语典故习语如Achilles’heel,直译是Achil-les的脚后跟,实际指的是唯一致命弱点。aPando-ra’sbox直译是“潘多拉的盒子”,比喻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三、翻译工作者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国际新闻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问题,更是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和融合的过程,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跨文化传播方式。因此,要做好国际新闻翻译,新闻翻译工作者不仅要充分了解上述差异,还应具有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吴越民、吴洁,2008)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译者所自觉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或者说它指的是译者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判断能力以及对交际过程中文化因素的敏感。因此,翻译者不仅要精通进行转换翻译的两种语言,还要掌握语言所渗透的文化。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二)加强学习西方文化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模式。学生由于缺乏对外语文化的了解,常常将母语的文化经验迁移到英语中,造成文化干扰,导致误译。因此,在学习英美文化课程和阅读文学作品之余,新闻翻译者还应阅读《圣经》、《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习俗、宗教等,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三)加强对本国文化的学习我们在翻译学习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对西方文化的无知常常导致翻译中的“文化休克”;另一方面,很多翻译者多年的外语学习而形成的西式思维影响了对本国文化的正确理解,常常出现由于对本国文化的误解而导致的误译现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多研读著名的国学书籍,只有这样才能对其和异国文化进行有意识地比较,才能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新闻翻译要考虑到文化因素和读者的心理,把两种语言文化融会贯通起来,新闻翻译才能达到传递正确信息的目的。新闻翻译者除了要熟悉语言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培养跨文化意识,深入了解语言所渗透的文化,做到语言通和文化通。新闻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及时地传递信息,同时保证语言准确规范、清晰易懂。

作者:李静欣单位:河南教育学院公共外语教研部

一、深入了解源语国家文化,以避免原文理解错误造成文化障碍

二、对源语中涉及文化因素的部分进行归化处理,以克服文化障碍

三、译者运用编译手段,以使译文符合译入语文化的意识形态

作者:陈先贵王芳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许多省市级地方电视台都相继开办了英语电视新闻栏目,承担着对外宣传的重任,因而,提高地方电视新闻的翻译质量对于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展示我国形象具有重要的政治影响和实践意义。宁波系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口岸之一,涉外企业星罗棋布,外籍人士纷至沓来。于是,该市电视台自2001年5月起开办了《英语新闻》栏目,节目播出的宗旨为“说宁波事,反映宁波情,让世界了解宁波”。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英译的过程也是译者再创作的过程。译者应充分考虑到中英受众在语言表达、新闻写作手法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在抓住原文主旨、领会原文精神的前提下,采取必要的策略,使译文在语言和形式上做到为英语受众喜闻乐见。此外,译者也必须具备相当的文化视野和跨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汉语新闻中出现的文化负载信息成功地传递给英语受众,从而达到预期的外宣目的。

一、新闻翻译的研究现状

二、翻译的传播本质

三、传播学模式下的新闻翻译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于19世纪40年代兴起于美国,韦伯·香农是其创始人。韦伯发现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形成了传播学上的“五w模式”:WhosaysWhatinWhat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s,即:传者信息渠道受者效果。这一模式包括了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针对这五种要素拉斯韦尔又提出五种与之相对应的传播研究:对应传播主体的“控制分析”,对应传播内容的“内容分析”,对应渠道研究的“媒介分析”,对应传播对象的“受众分析”,以及与传播效果对应的“效果分析”。按照这一模式,新闻翻译的传播模式可解读为在两种语言环境下的两个传播过程,即原新闻的首次传播:原新闻作者原新闻媒体原新闻读者效果;译文新闻的再次传播:新闻翻译者译文新闻媒体译文读者效果。因此,要使新闻在目标语境中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对新闻翻译的传播过程加以分析研究,使每个传播环节都顺利地发挥作用。

1新闻翻译的控制分析

新闻翻译作为一种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条件下,也就是特定的生态环境下进行的。新闻翻译者具有译者和传播者双重身份,应承担言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遵守相应的传播制度。因此,译者在翻译前首先应了解特定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下的媒介控制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经济控制、思想文化和社会监督的文化控制。新闻翻译是两种语言间的传播活动,新闻翻译者除需精通双语外,还必须具备渊博的背景知识,对法律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体育等专门领域也要有基本的认识,才足以应对包罗万象的新闻题材。

2新闻翻译的内容分析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了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形象地说明了大众传播是如何报道新闻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挤入传播的渠道。记者是把关人,决定着那些素材应该写成新闻稿;编辑是把关人,决定着那些新闻稿应该刊播;编审和总编是把把关人,决定着那些内容应该成为重要新闻等等。而新闻翻译中,翻译者也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新闻应该翻译以及如何翻译。新闻翻译者对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的研究深刻影响着对翻译内容的选择。新闻翻译具有重要的国际通讯功能,对国家社会有重大影响,因此新闻翻译者面对全球排山倒海的外电报道,必须有能力筛选重要事件,从本地的角度,加以消化重组,同时兼顾新闻的完整性以及读者的兴趣。

国际新闻的翻译非常注重综合翻译改写,尤其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常常采用先综合整理后翻译改写的报道方式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新闻翻译中的翻译改写技巧相当于翻译领域研究的“变译”。所谓“变译”,指译者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具体而言,变译可以是摘译、编译、改译、缩译、译写、译述、译评等等方式。新闻翻译者的任务是根据新闻的不同语体,读者的立场视角,以及两种语言所处环境的不同传播环境(即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采用变译的方式,对原新闻的内容进行有选择有目的的编排整理,进而翻译改写,向读者传递其最需要的信息。

3新闻翻译的媒介分析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传播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认识和研究翻译与不同形式的媒介之间的关系,非常有利于研究翻译的效率、速度、质量、翻译量的大小与翻译传播媒介发展水平的关系。如果在这方面认识不清,不注意研究,就会制约翻译传播事业的发展。相反,加强对媒介的研究,增强其可靠性、效果性,就会极大的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对媒介的认识与研究对新闻翻译者尤为重要。只有了解各种媒介的类型和特点,新闻翻译者才能通过媒介更好地把信息传递给读者。只有对新闻传播媒介有系统的认识,才能在跨媒介类型的翻译任务中顺利地将原媒介的新闻翻译成更适合目标媒介的新闻。如今,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型的媒介不断出现对新闻翻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新闻翻译的受众分析

受众,简单地讲就是传播活动的目的地,是传播内容的归宿,同时它又是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没有受众的参与,传播活动是不完整的。大众传播的受众主要包括报纸杂志的读者以及广播电视等听众与观众。由于文化、语言、政治及生活环境的差异,受众对新闻内容有着不同的兴趣及需求。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习惯、思维方式、经济发展状况等等给信息传播造成了必然的障碍。作为信息的传播者,新闻翻译者必须对译文的受众有所了解,确定受众的社会阶层、经济文化政治背景、教育程度、年龄层次、职业差异、价值取向等等随着资信革命和互联网时代的降临,如何为读者提供他们所需要和喜欢阅读的信息,是新闻翻译工作者面对的巨大挑战。

5新闻翻译的效果分析

三、结语

1功能目的论

功能目的论最早由德国的翻译理论家莱斯提出。她在1971年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新的翻译批评模式。1984年,在由费米尔和莱斯共同撰写的《翻译理论基础概述》(GeneralFoundationsofTranslationTheory)一书中,他们正式提出了“功能目的论”的概念。费米尔认为,“翻译是一种在特定语境中发生的,有动机、有目的的人类行为”[1],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在此基础上,诺德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理论,从而形成了两大基本原则:目的原则和忠诚原则。前者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过程,后者则强调翻译既要尊重原作者,又要考虑读者,“忠诚”既包括对译文读者的重视,又是对原文作者和原语文化的尊重。因此,可对原文进行删减甚至改写,使译文在译语语境中“具有意义”,实现预期的交际目的。

2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着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或习语,它们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2]。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国度,积累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王德春教授称之为国俗词语)。根据王德春教授主编的《汉语国俗词典》,中国的国俗词语(本文取廖七一教授的称谓,称之为文化负载词)可分为七种:

2.1反映我国特有事物,外语中没有对应词的词语;

2.2具有特殊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

2.3具有特殊历史文化背景意义的词语;

2.4国俗俗语或成语;

2.5习惯性寒喧用语;

2.6具有修辞意义的人名;

2.7兼具两种以上国俗词义的词语。

3目的论指导下新闻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在提及新闻标题的汉译时,方梦之认为:“翻译英语新闻标题时应该兼顾三个方面:准确理解标题,领悟其妙处;适当照顾译文特点,增强可读性;重视读者的接受能力。”[3]新闻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更要注意这些问题,否则可能导致整个报道产生歧义甚至失真。

3.1音译

音译是指根据词汇的读音巧妙地译为译入语的对应词。音译不仅可使译文读来琅琅上口,而且可保留译出语的原汁原味,因此常用于翻译中国特色的食物、服装、乐器、民间活动或是体育项目。这些表达基本都是单个词汇,不涉及典故。例如,食物方面,馄饨译成wonton,锅贴译成guotie;服装方面,采用旗袍、马褂的发音,分别译成qipao和magua;乐器方面有箫(xiao)、葫芦丝(hulusi),二胡(erhu)、琵琶(pipa)等;体育和民间活动方面,人们非常熟悉的太极(taiji)、功夫(kongfu)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成为了英语中的外来词汇。这些词汇有的已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有的虽没成为英语词汇,但却能引发读者的兴趣。

3.2直译

3.3意译

4结语

中国特色的文化负载词是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其翻译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融合。功能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译者既要充分表达原文作者的意图,又要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像新闻报道一样,新闻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也需用词新颖、准确,采用音译、直译、意译等各种法进行处理,吸引译入语读者的目光,从而最大限度提高传播效果。

【摘要】新闻英语翻译不同于普通的英语翻译,其要求翻译者不仅能够准确地传达出新闻信息,还能够合理地运用当地的新闻语言,所以一个优秀的英语新闻翻译者不仅要了解新闻用语的基本特征,还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本文详细介绍了新闻英语词汇、句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并结合实际例子探究新闻英语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新闻英语特点翻译方法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而英语新闻以其迅速有效翻译方式将信息传向世界各地,使各地的文化交流更加深入。现代新闻在坚持纪实性和严谨性的原则下,其可读性也越来越明显,而这也给英语新闻翻译者带来了许多困扰,因此翻译人员要想准确生动地翻译出新闻的精髓,不仅要了解汉语的新闻语言,还要了解英语的新闻语言。

一、新闻英语的特点

1.词汇的特点。新闻英语中的词汇通常使用一些具有夸张情感,且新闻色彩比较浓的词汇,例如huge,deadly等,这些词汇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眼球;新闻英语中常用一些短小精悍的单词,例如plan、put、voice、back等,这些词的使用一方面突出了新闻用语简洁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会使新闻读起来更有节奏感;新闻英语中常用一些修辞手法,例如China’schillingstock-marketearthquake中BBC新闻报道者将中国股市的震荡比喻成地震,形象又生动地表明了中国股市的下跌给市场造成的破坏;新闻英语中惯用一些缩略语,例如AP(美联社)、BBC(英国广播公司)、EU(欧盟)等,而这也要求翻译者平时应多多积累这些常用缩略词,以保证翻译的质量。

2.语法的特点。通常情况下新闻内容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报道时应该采用过去时态,但是新闻英语的时态却更倾向于用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以表达事件发生的真实感,以及事件的影响效果,例如ChinaPutsOnHugeParadeForWorldWarⅡAnniversary(中国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以庆祝二战胜利70周年)句子中的一般现在时不仅表明了中国“九三”的现场真实感,也体现了阅兵仪式的影响力;由于报刊篇幅限制以及新闻语言要求言简意赅的特点,许多新闻英文的标题在语法上都倾向于用简单句或省略句,例如RussiatoPutManonMarsby2020(俄罗斯将于2020年前把人类送上火星)。

二、新闻英语的翻译方法

三、结论

摘要:新闻翻译属于实用翻译门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新闻翻译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翻译教学。翻转课堂为新闻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翻转课堂的实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翻译水平和翻译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新闻翻译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一、新闻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各大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了翻译课程,包括翻译理论与实践、口译、文学翻译等,但专门开设新闻翻译课程的学校不多。新闻翻译往往被当做实用文体翻译里的一个章节附带提到,所以课时量很少。即使有的院校有专门的新闻翻译课,课时量只有几十节,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其次,专门的新闻翻译教材不多,且主要是2010年以前编写的教材,2010年以后出版的新闻翻译教材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本。而且有的教材选用的例子比较陈旧,难以体现出新闻“新”的特点。最后,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从事新闻翻译教学工作的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但不一定从事过新闻翻译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虽然学习了新闻翻译这门课程,却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实际的新闻翻译项目中,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学习及少量的课后练习,因此造成了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局面。

二、翻转课堂的特点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随着复合型翻译人才概念的提出和各高校翻译专业的发展,学者和专业教师越来越意识到翻译专业教学的重要性。传统的翻译教学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向专业翻译教学转向。传统的翻译教学注重文学翻译,专业翻译教学更加注重实用文体翻译。传统的翻译教学注重翻译的产品,专业翻译教学更加注重翻译的过程。传统翻译教学的重点在于解决语言问题,专业翻译教学的重点在于解决翻译问题,包括术语的管理、信息的查找、客户的教育、版式的设计、翻译的策略等[5]。新闻翻译教学作为一种专业翻译,应区别于传统翻译教学,必须根据新闻翻译的特点进行教学改革。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设计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新闻翻译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课堂讨论。将课前布置的翻译任务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学生相互之间比较不同译文,体会新闻翻译的特点和翻译技巧在翻译过程中的运用。通过讨论、比较、交流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

第四阶段,课后巩固。要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后巩固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尤其是新闻翻译教学,应该充分体现专业翻译的特点,课后进行大量的新闻翻译实战练习,最好能够联系翻译公司为学生提供翻译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成长。

翻转课堂的提出为新闻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解决了传统新闻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学生在新闻翻译课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增强,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翻译能力。

在今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首场新闻会上,面对境内外多家媒体记者提到的热点问题,大会发言人吕新华妙语连珠,频用网络流行语,而现场的精彩翻译也给翻译工作者带来很多启发。“任性”译作“capricious”,“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译作“Noonehasimpunity”。还有近期的新闻热词“Anti-Corruption”(重拳反腐)、“FourComprehensives”(四个全面)、“NewNormal”(新常态)、“Zone”(自贸区)等,每一个译文都字斟句酌,照顾到了中英两种语言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两种文化的交流。新闻翻译涉及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层面的内容。因此,一个好的新闻翻译者,一定要知悉源语言和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差异。

“洋泾浜英语”产生的原因

译者在将源语翻译成目的语时,极易被源语国家的人辨识出来,并不是其语法知识不够扎实,也不是其词汇量不够庞大,而是语词的使用不当和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了解不透彻。因此,对语词和文化的运用不当和对文化的知悉不足,是“洋泾浜英语”产生的主要因素。

(一)语词方面的因素

语词搭配不恰当、习惯使用修饰语、用词赘述都是导致“洋泾浜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

1.语词搭配不恰当。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语法千差万别,语词搭配更是各具特色,译者在翻译时会受到汉语语词搭配的影响。比如某新闻网站向国外媒体推荐我国的一处著名景点,其中将“残疾人厕所”一词译为“DeformedManToilet”,而地道的英语说法应是“HlandicappedRestroom”;某航空公司的网页上将“航空餐”译为“AirlinePulp”,而纯正的英语应当是“FoodServedAboardAirlines”;将股票市场的“涨停板”译为“raisingstop”,意义与目的语相左,正确译文应为“raisingLimit”。

3.用词赘述。汉语习惯在同一个句子中将某个词语、词组或者结构加以重复以达到强化的作用,而英语则倾向于使用简单的句式结构来阐明复杂的意义。新闻翻译更要用最简短的篇幅表达丰富的内容,因此,一定要仔细揣摩措辞,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采取准确达意、简洁明了的语言。比如一则新闻报道中有这样一句话:“为推进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国需要增进了解美国,美国也需要增进了解中国。”

译文-:ToenhancethegrowthofChina-USrelation,ChinaneedstogetfurtherknowledgeoftheUS,andUSalsoneedstogetfurtherknowledgeofChina.

译文二:ToenhancethegrowthofChina-USrelation,ChinaneedstogetfurtherknowledgeoftheUS.andviceversa.

很显然,译文二更符合英文的表述规范,为较佳译文。

(二)文化方面的因素

中国的译者在翻译时,由于受到本国文化的影响,经常对英语的文化背景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误读。例如在翻译“谢天谢地”这个词时,有译者会翻译成:“ThankHeavenandEarth”,因为中国人信奉天地神明庇佑。然而,西方人心目中的神灵都在天上。因此,“谢天谢地”在英文中常译为“ThankGod”。在汉译英时,译者要考虑周全,尊重译语国家宗教和信仰等做出规范的翻译。

新闻翻译中如何避免“洋泾浜英语”现象

(一)对中英两种语言融会贯通,熟知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译者要摆脱汉语字面的束缚,从英语阅读者的角度出发,按照英语的习惯,重新构建句子,找到最优的表达方式。比如“Heisagreenhandinmass-mcdia.”(他是大众传媒界的新手),其中,“greenhand”一词不能翻译成绿色的手,而应是新手。因为英国是岛国,船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交通工具,为了保养船,他们常用绿色的油漆来粉刷船只,而粉刷技术不过硬的工人经常会把油漆刷在自己的手上,“greenhand”就意指业务不熟练的新手。可见,若要避免“洋泾浜英语”现象的产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是很重要的途径。

(二)注重整理归纳

译者在翻译工作中随手记录疑难案例,平时注意收听英语新闻广播节目,也可以在工作之余多阅读英语原版名著,多学习英语的地道表达,以便在翻译时找到最佳的语词和结构。

(三)及时学习最前沿的知识

及时记录新词热词的翻译,与时俱进,如新闻翻译界流行的炒作(speculation),传媒大战(mediacompetition),文化霸权(culturalhegemony),主流文化(trunkstreamculture),姊妹刊物(sisterperiodical),票房价值(box-officevalue),环幕电影(circamara),龙头产品(flagshipproduct)等热词。

每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译者不仅要了解源语的基本语言表象,还要探究其深层次的内涵。为了重现源语言的涵义,目的语言可以适当随源语做出调整。概括来讲,就是内容为主,形式为辅。想切实解决“洋泾浜英语”问题,就要多方位提高译者的综合素养,不仅仅是语言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了解,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多层面的文化,在翻译中灵活对照,巧妙用词,最大限度地规避“洋泾浜英语”现象。

【摘要】本论文介绍了软新闻的特点,从功能翻译理论着手,结合软新闻具体译例分析,总结得出软新闻翻译可以通过增删和重组等编译手段达到最佳的翻译及传播效果。

【关键词】软新闻功能翻译理论编译

二、功能翻译理论与软新闻翻译策略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软新闻的翻译策略开辟了新的方向。在软新闻翻译的过程中,一些完全是从原语语境和原语受众角度出发的语篇因素在原文中所发挥的功能会因为语境和对象的改变而改变。译者的任务是以某个特定的目的为中心,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架起桥梁。因此,译者既要忠实于原文又不能拘泥于原文,在不损害原意的前提下对原文信息与文本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

作为两种独立的具有不同价值的文本,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有其不同的目的和功能。为了引起受众的兴趣,扩大传播效果,译者应根据源语文本提供的信息及译文的预期目的,结合译语受众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感应力或社会知识以及交际需要”(Nord,2001)来将源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有条件地传递给目的语受众。因此,酌情的“编译”是必要的。软新闻翻译中的“编译”大致可分为三类:增添、删减和重组。

2.删减。日前,台湾著名表演团体“舞铃剧场”融合天津滨海特色,在开发区表演了大型艺术秀“海洋庆典”。演出通过人、铃、线、音乐及图腾交织而成的协奏曲,为观众营造出视觉与听觉流动的艺术空间。

TheChinesePeople’sAssociationforFriendshipwithForeignCountriesheldaphotographycompetitionthemed“TravelinChina”jointlywithJinWanBaoforcelebratingthe40thanniversaryofSino-Germanydiplomaticrelations.

三、总结

功能翻译理论为“编译”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编译法”是对直译等忠实原文的翻译方法的有效而必要的补充,是实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增添、删除和重组等编译手段,使得软新闻翻译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获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THE END
1.养鱼什么意思网络语言养鱼什么意思网络语1、闲的无聊没事做:指一个人很闲、很无聊,已经无聊到养鱼的程度。2、同时有多个暧昧对象:所谓养鱼,就是光养鱼不撒网,和好多人都保持暧昧关系,对每个人都挺好。虽然和他人相处的。养鱼什么意思网络语言 养鱼什么意思网络语。http://m.husay.cn/a/202411/5258245.html
2.章节:网上说的老六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老六语言有哪些,网络词汇...首页 爱豆帮我养狗 章节 网上说的老六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章节 网上说的老六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更新时间:2024-09-12 13:37:06 江修远抬手给她擦眼泪,然后捧着她的脸说:“别害怕,有我在,我不会让你有事的。”司轻羽咬唇看着他,犹豫了下说道:“我知道你不会让我有事,你能不能也...http://www.rebloga.com/chapter/baWzlAoO.html
3.女不养狗男不养猫啥意思所以那时分的人以为养猫的男人不是好男人。 2、第二种说法:古人云:男不养猫,女不养狗,秉性有异,难免撕咬,打的头破血流,男人是狗,养猫乱性,女人是猫,养狗变性,男狗与女猫共处一室,更是天下祸水之渊源。主要意思是因为男人养猫会变得温顺懦弱,女人养狗会变得刁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七彩丝,我们将持续为您...http://m.qicaisi.com/bk-3018195.shtml
4.怼是什么意思网络语言怼的意思1、网络语言“怼”的意思是“收拾,顶撞”。2、“怼”的读音为三声,原属于北方地区常见的地方方言,意思为利用语言或者其他方式方法对别人进行攻击的一种行为。3、比如说大家常说的“互怼”就是可以是对骂也可是对打的意思,代表了双https://m.yxlady.com/jingyan/1640674.shtml
5.每日一图网络热梗6是什么意思?社区大别野也就只有我们才会离自己的目标更进一步,离成功更进一步! 那么本次的【每日一图】又到了跟大家说再见的时候啦,喜欢本栏目的小伙伴们不妨点击关注,收藏不迷路哦~ 更多精彩内容点开主页——合集进行查看,那么拜拜~ 无痛养狗是什么? 电子木鱼是什么? 图片源自网络...https://www.miyoushe.com/bh3/article/31309154?crawler=baiduspider
6.铲屎官是什么意思?什么是铲屎官铲屎官是什么意思?什么是铲屎官 铲屎官,网络流行语,意指给猫、狗铲屎的人类,多数用来指养猫、养狗者,以表诙谐幽默气氛。https://henan.china.com/news/yaowen/2022/1226/2530333200.html
7.微博正文赛博网络养狗人:类目很杂是真的,多倒也不能说特别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就比较杂了 2021-11-30 8 史蒂芬达 有点想看玉观音里的小菩萨生哥哥的气,但又想不到他会因为什么样的事撒这个娇娇 赛博网络养狗人:而且妞妞生气就是很简单的生气,他单纯会因为“我不高兴”要生气,而且生气就是表达出这个意思,他的...https://m.weibo.cn/status/4709374691642837
1.为什么人们喜欢养狗而不是其他动物作为宠物为什么人们喜欢养狗而不是其他动物作为宠物 有些人认为,狗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之一。它们非常聪明、友好和忠诚,可以成为家庭的一员并与家人分享生活经验。此外,许多人还觉得拥有一只狗会增加他们的运动量和平衡能力。但是也有人更喜欢猫或其他动物做为宠物,因为这些动物可能更独立或更容易照顾...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403720.html
2.评论区遛狗是什么梗网络用语2、闲的没事做用来恶搞自己关系比较铁的朋友们,没有狗但是又想遛狗; 3、那么就可以在评论区开启“云遛狗”,在评论区用输入法自带的emoji表情包; 4、然后在狗狗的后面加上好友的名字,就可以了,评论区越来越多的人争相模仿,开启遛狗模式; 5、除了遛狗,还可以根据输入法的表情包,将狗狗更换成其他一切事物,例如...http://m.kmscv.cn/2p3sy.html
3.“撒狗粮”是什么意思网络流行语金投热点网520刚刚过去,瞬间发现朋友圈里面多了一大波的养狗人士纷纷开始“撒狗粮”了,关于“撒狗粮”是什么意思,“撒狗粮”的出处在哪,一起来看看吧: “撒狗粮”是什么意思 网络上单身人士称之为“单身狗”,常常用于很多人的自黑,随着该词的使用的越来越普及,后来甚至慢慢的简称为狗了。甚至是衍生出一些新的相关词汇,比如...https://news.cngold.org/wllxy/c6286985.html
4.网络用语登基是什么意思最新章节《网络用语登基是什么意思》92养狗为患入v心里话 付郡守大人的威压绞尽脑汁,在她为了弹压下头的骚乱苦心焦思,却不想自己最厌恶之人,在她所管辖的囹圄里过得风生水起,把日子过成神仙模样。 “小刘啊,在囹圄的日子委屈你了。” 贾郝仁从转角处进来,为了展示父母官的亲切她甚至没带随行的小厮,进来看到的是什么—...https://www.xiaoyanwenxue.com/aikan/8414245.html
5.赤尾的意思倦尾赤色是什么意思_倦的网络解释_倦的网络解释是什么 1. 有尾的四字成语 尾大不掉 wěi dà bù diào 尾生抱柱 wěi shēng bào zhù 尾生之信 wěi shēng zhī xìn 尾大难掉 wěi dà nán diào 狗尾续貂 gǒu wěi xù diāo 虎尾春冰 hǔ wěi chūn bīng 曳尾涂中 yè wěi tú zhōng 狗尾貂续 gǒu...http://www.xjfwzikw.com/post/169.html
6.媒体:狗咬人2个月才道歉尽显赖皮(狗咬人了两个月没死是不是就没...摘要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媒体:狗咬人2个月才道歉尽显赖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媒体:狗咬人2个月才道歉尽显赖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如何看待南昌一小区女子被两只大型犬咬伤这件事?谢谢邀请!针对南昌某小区大型烈性犬咬伤一女子一事,我的看法是这样的:首先,要...https://www.cqchaichu.com/zhishi/60624.html
7.cpu我是什么意思梗,明基全家桶是什么2、p4是什么意思网络语言?3、安防近有什么动画很火?4、电脑全家桶什么意思?5、以前的农村根本就没有生活垃圾?1、cpu我是什么意思梗明基全家桶是什么?只是商家的推销手段而已他们自己批量组装或者搭配购买的电脑或配件组合。电脑配件含有 CPU 显卡 主板 硬盘 内存条 电源 机箱外设有 屏幕 鼠标 键盘所谓全家桶可能是...https://www.rdhyw.com/news/show-40128.html
8.网络流行语录1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语录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语录是指一个人的说话记录。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语录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网络流行语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网络流行语录1 1、曾经说得惊天动地,现实面前才知道苍白无力。 https://www.gdyjs.com/lizhi/mingyanyulu/313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