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07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生态学独立研究报告张倩倩
北京大学流浪猫对环境及学生影响的研究
摘要:
北京大学的流浪猫数量之多,已经在许多方面影响到卫生环境以及同学们的生活。其影
关键词:北京大学,流浪猫,环境,学生
正文:
0.引言:
在校园中散步,常常能看见一个个慵懒或是活泼的身影,它们就是在北京大学校园内广泛分布着的流浪猫。它们没有确切的主人,也许全北大人都是他的主人,它们享受着他人喂给的食物喝水,优美的环境以及温暖的阳光。但是,在他们这样的生存背后,会引发什么问题?猫的生存会不会对北大校园卫生环境产生影响?会不会对其它生物的生存产生威胁,例如鸟类?又会不会对学生的入场生活带来不便或是对精神状态产生一些影响?北大学生的生态与物种的意识强不强?带着这些问题,我展开了此项研究。
1.流浪猫概述
1.1流浪猫出现原因
流浪猫出现是绝大多数源于主人的遗弃,根据做搜集的资料具体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旧城改造的拆迁行为。旧城居民外迁,胡同消失,原本生活在旧房中的猫无法跟随住户迁走而遭到遗弃。
二、家庭变故。如有家人怀孕,孩子上学、家庭变故或所养的猫患病而遭遗弃到小区或送到郊外。
三、遇重大事件。如非典时期报导因动物引发疾病的消息时,引发非理性的恐慌,此时期会有大量动物被遗弃,也是遗弃动物急剧增加的时期。
四、暂住者因生活地的迁移。暂住者暂居北京,一旦离京,就将所养动物遗弃。一些年轻人因好玩暂时养的动物,一旦放假、毕业、工作变化往往将动物遗弃。
因此,北京大学的流浪猫最可能起源于北京大学的旧房改造。在旧房改造过程中,原本生活在旧房中的猫无法随住户搬离,故遭到抛弃。另一方面,居住于北大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或遇家庭的变故(如怀孕、小孩上学等),也会导致对猫的丢弃。猫的数量增多后,遗弃的数量也会因正反馈而增多,其繁殖也会以级数增长。最终导致校园中流浪猫数量的激增。
1.2流浪猫生存现状
刚刚被遗弃的流浪猫都面临死亡。虽然第二代流浪猫会比较适应野生状态,但会因食物不足,先天不足或疾病而死亡。流浪猫大都处于饥饿状态。流浪猫种群因居住环境的恶劣,心理的恐惧、惊吓和缺乏健康的食物、清洁的饮水,大都患有不同的疾病。在春冬季,猫瘟极易在种群中流行。流浪猫常会面临生存的危险,流浪猫常常会遭受到人为的虐杀。总的来说,流浪猫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但是在北京大学校园内,有猫协的会员和学生等定期或不定期为其喂食、检查身体等等。
而且北大的环境相对较好,也较稳定,虐猫的情况也几乎不出现。因此,北京大学流浪猫的生存状态较佳。
1.3流浪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流浪猫的生存环境不好,容易成为病毒的携带者。通过猫传染给人类的病有:1.弓形体病,它对孕妇的影响最大,因为它会通过胎盘感染婴儿,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畸胎。2.猫抓病,其症状为淋巴肿大、畏寒发热等。3.猫狂犬病虽然极少见,但是后果还是很严重的。这些病对人类的影响还是很消极的。过多的流浪猫无意给这些病的传播提供了良好条件。此外,喂猫的食物会腐烂,猫的排泄物会对城市环境产生不好的影响。猫还有可能抓伤甚至咬伤试图接近他的人。
在北京大学的校园内,猫染病的情况也不少。主要是猫瘟、猫癣以及猫流感。对人类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对于猫身上的寄生虫,如钩虫等,还是给学生带来一定潜在危险。另外,喂猫残留的食物以及包装盒也会对校园环境产生不好影响。
1.4流浪猫的处理方法
主要的处理办法有:捕杀和绝育。曾经一度捕杀成风,但是现在大多对猫进行绝育手术。但是对于捕杀和绝育,仍旧存在分歧。捕杀好处是一了百了但是不太人道。绝育的成本高,但却是一种较好的处理方式。另外还有就是鼓励领养,但毕竟流浪猫的数量太多,领养的只是一小部分。
北京大学校园内的流浪猫部分进行过绝育手术,由猫协主要操办此事。因此北大流浪猫的种群数量大致维持在同一水平上。
2.实地考察结果及分析
2.1北京大学流浪的大致数量及分布
在做实地考察以及与猫协的交流之后,我得到了北京大学流浪猫的大致数量以及分布。
流浪猫根据其流浪据点可分为以下四类:
1.宿舍楼猫
19楼院6只22楼院5只
25楼2只26楼4只
27楼2只35楼2只
41楼院7只48楼附近2只
2.食堂猫
农园东草丛3只
康博斯南草丛5只
松林3只
燕南食堂10只左右
3.公园猫
燕南园猫窝处及花台西北圆形台阶15只左右
燕南园南面竹篱笆院子附近5只
校医院6只
静园哲学系地洞5只
静园哲学系及图书馆旁2只
4.教学楼猫
一教4只
小四教2只
另外,未名湖以北的地区数据不详,但据大致观察,猫的种群密度较小,估计为15只左右
总计:110左右
分布图:
图1.北京大学流浪猫分布示意图
Fig.1ThedistributionofhomelesscatsinPekingUniversity
红色宿舍猫黄色食堂猫绿色公园猫紫色教学楼猫
·圆圈大小代表猫数量的多少
2.2分布状况分析
宏观来说,北京大学校内的流浪猫大多分布在未名湖以南(即教学生活区),因为那里是学生及其它人员较聚集之处,他们易于得到较充足的食物。在未名湖以北,猫的密度较低,很难见到流浪猫。
流浪猫分为四种,如前所述。宿舍猫的存在是因为学生每天从宿舍进出较为频繁,尤其是前往食堂打饭或吃饭归来时,常常会将吃剩的饭盒带回喂猫。另外,常有学生携带小零食,也会顺便喂食。在宿舍楼下长期居住的猫能够得到学生的照顾和爱抚,生活状况较好。食堂猫以食堂的残渣剩饭赖以为生。主要负责照料它们的是食堂的师傅们。他们也常在饭后将食堂的厨余垃圾喂食给流浪猫,但仅限于食物方面的照顾。所以是这一类猫的的卫生状况较前一类差。
公园猫,顾名思义,生活在比较自然的环境中的猫。大多聚集在一燕南园为中心的芦花空间中。其中燕南园是北京大学校园内最大的流浪猫聚集地。有猫协的同学主要负责照料,他们会每天值班喂猫,并不定期为流浪猫检查身体,在适当的时候做绝育手术,并为流浪猫搭筑了许多猫屋。
总的来说,由于北京大学校园较好的自然环境和较高的学生素质,流浪猫的生活状况较好,数量基本稳定在一个数值上。其分布的主要决定因素是食物,次要因素是环境条件。
因此流浪猫常常集聚在食堂、宿舍、燕南园、静园等人流较大,食物供应有保证以及环境较为良好的地方。
3.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3.1问卷统计概况
根据调查研究的题目,此研究设计了《北京大学流浪猫与环境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39份,有效问卷137份,回收率为92.7%,有效率为98.6%。调查对象为北京大学在校大学生。发放方式为在二教、图书馆、理教、宿舍、食堂等地方随即发放。被调查者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1:1,来自于北京大学文理科共18个院系。
3.2问卷大致结果
问卷通过被访者对待猫的行为以及对待猫的看法入手,并加以生态学方面的问题,以考察其对环境、生态、物种意识的强弱。
3.3问卷详细分析
①同学们见到流浪猫极少表示厌恶
在问卷的第三题“您看到流浪猫的心情是:A.十分欣喜B.欣喜C.一般D.厌恶E.十分厌恶”中,有5.1%的同学表示十分欣喜,28.7%表示欣喜,62.5表示一般,只有4.4%的同学表示厌恶或是非常厌恶。由此可见,猫,作为北京大学中最常出的物种之一,为同学们提供了生态系统服务。受访者普遍反映,流浪猫的存在,使得校园中生机勃勃,自己的心情也会好起来。所以,校园中的流浪猫已经与校园融为一体,成为了同学生活中潜移默化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图2欣喜程度
Fig2indexorjoywhenspottingcats
图3喂猫原因
Fig3reasonsoffeedingcats
图4喂猫食物
Fig4thefoodforcats
③猫对同学精神状态影响积极居多,而对卫生环境则消极居多
问卷的10、11题是关于受访者对猫所带来的影响(环境卫生和精神状态)的认知。对于环境卫生的影响,只有8.6%的认为十分积极或积极,47.9%认为无影响,29.3%认为有消极或十分消极影响,但有14.3%未考虑过此问题。而对于精神状态的影响,则只有8.6%认为消极或十分消极,42.8%认为没影响,38.6%认为有积极或十分积极的影响。由此可见猫确实普
遍给同学们心理上带来愉悦,减轻压力,提供娱乐等等。但是另一方面,流浪猫的存在野一定程度上影响的校园的卫生环境。但用这两个数据进行相加,得出:流浪猫对精神状态影响所带来的好处超过对卫生环境所带来的坏处,所以流浪猫的存在,还是有其意义的。
图5对卫生环境以及精神的影响
Fig5theinfluenceonenvironmentandspirit
④物种与生态意识指数
表1物种与生态意识指数判断标准
Table1Theruleforcalculatingtheindexofspeciesandecologyawareness
统计发现,北京大学学生平均指数为10.82。
图6物种与生态指数
Figure6theindexofspeciesandecologyawareness
男生平均10.3,女生平均11.42。可见女生对于环境和物种问题较为重视和敏感。
按院系统计,按高低排分别是:生科14,信科12,42,光华12.17,化院12,城环11.75,医学部10.3,工学/心理10,法院9.75,物院9.5,数院9.25,社会9,经院/地空8.7,国关8.2,新传8、元培5.5。生科指数最高可能原因是课程所涉及的这方面知识较多。但是对于城环屈居第五,我感到有些意外。元培学院的低分可能是由于样本容量太小(不足10),所以可能不精确。
按文理统计:理科院系平均11.15,文科院系9.67。由此可见,理科院系对于自然环境、生态物种方面的知识可能接触的比文科院系的多。
4.结论
①流浪猫已成为北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根据同学们对流浪猫的欣喜程度以及对精神状态影响的统计,我认为,流浪猫已经成为北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有少数同学厌恶流浪猫,但是大多数同学认为流浪猫会给他们带来愉悦,减轻压力等等。所以,在北大消除流浪猫的想法是不合适的,重要的是如何更好的管理北京大学的流浪猫。
②喂猫多为顺手之事,并不太浪费食物
根据喂猫原因和喂猫食物的调查,我发现喂猫行为多为顺手之事,并不浪费食物。尤其是对已剩饭剩菜的再利用,反而是一种节约意识的体现。猫以人类的残羹剩饭为生,猫的排泄物又成为土壤的养份,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废物利用循环。
③北大猫的数量偏多,对其它生物生存产生影响,需绝育控制
经过对猫的分布的调查以及数量的统计,得出结论是:北大猫的数量偏多,并且会对其它生物的生存产生影响。在猫的最大集聚地燕南园,鸟类的生存受到影响。燕南园的鸟叫声的音量和种类都比其北边图书馆区域的要少。而猫对其它小型哺乳动物(如松鼠)的影响,还没有被列入研究范围。处理的最佳手段是绝育。流浪猫种群是一个开放的种群,不断有新成员加入,绝育并不会造成种群的灭亡,而是会使之达到动态平衡。此外,绝育对猫本身也有好处可以延长猫的寿命,减少它们被疾病感染的可能。另一方面,绝育后的猫在春天不会发情,也就不会过于扰民。
④北大学生的物种与生态意识仍需加强
以及是否有免疫接种,也不清楚物种如何的定义。这是一种对生态以及其他物种的漠然。
理科院系的学生接触的有关环境方面的课程比文科学生略多,应此其得分也略高。由此可见,开设环境以及生态方面的全校公共必修课还是很有必要的。
5.总结
此研究基本回答了引言中所提出的问题,得出了上述结论,并提出建议:
1.北大的流浪猫需要更好的管理和绝育措施。
2.学校应开设环境以及生态方面的全校公共必修课以提高学生的物种与环境意识。但是整个过程中还是有许多不足。
第一,问卷调查的样本容量太小,由于是随机发放,有些院系得样本容量不足10份,因此导致了部分数据不具有普遍性。
第二,物种与生态意识指数的赋值有问题。分差太大导致总分的不连续和过于集中,而且每道题的分值模式相同,体现不出重要性的差别。
第五,在燕南园和图书馆附近鸟叫声的录音过程中,设备不够好且环境噪音较大导致音效不好,不具有说服力。
2018年4月绝育优惠券
如何申请ThinkTNR绝育券
优惠绝育券(不限公母):申请人向医院支付100元/只。
*绝育券仅限需要放归的流浪猫使用,家猫不得申请。所有使用绝育券的猫咪都必须做耳标。
绝育券不含住院,有部分合作医院无法提供流浪猫住院,如有住院需求请事先与医院询问。(详情查看下方医院资料信息表)
在线申请:
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线上填写。
每位申请人,向医院支付100元/只(不分公母)每人最多申请3张绝育优惠券。
请注意:
部分医院只接受工作日手术预约,猫咪如果有住院需求请与所申请医院事先联系并询问,有部分医院无法提供住院;母猫如果发生引产情况,部分医院会酌情收费。(详情查看下面医院清单)
<如有任何关于ThinkTNR的情况需反馈或有任何意见欢迎在TA上海公众号“TA-Shanghai”后台留言,我们重视你的反馈,期待携手做的更好>
特别鸣谢
硕腾(zoetis)公司支持TNR项目并赞助驱虫药--大宠爱和抗生素产品--速诺,foranimals,forhealth,foryou.
感谢Monarca对TNR项目的资金支持
爪园流浪动物救助,是一个由救助者和义工组成的团队,成立于2007年。作为流浪动物中途之家,爪园尽力为被救助的动物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及细心照料,为使他们能够最终被领养积极创造条件。
它小院,是个由众多宠爱猫狗人士自发组织的一个志愿者团体,依托王建军女士于2009年接受的流浪猫狗中途之家,它小院坚持科学管理,致力于为帮助流浪猫狗重新获得健康、进入家庭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