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请收养证明。只有拿到民政局发的收养证明,才能确实法律承认的收养关系、才能上户口。
2、向户口登记机关提交书面申请、陈述情况说明、携带户口簿、身份证、孩子的身份证明办理户口登记手续,户口登记机关经审查后符合条件的,会对孩子予以登记户口。
法律依据
收养关系成立后,公安机关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被收养人办理户口登记。
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弃婴,由收养人或者育婴机关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
抱养孩子的程序如下:
1、申请:向领养登记机关提交领养申请书、证件和材料,登记机关包括福利院或民政局。
2、审查:登记机关受理申请后,对当事人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审查。
3、登记:审查后,符合标准的,登记机关在受理登记申请之次日起30日内,办理收养登记,并颁发《收养证》,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收养法》第十五条
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以及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的,应当向民政部门登记。除前款规定外,收养应当由收养人、送养人依照本法规定的收养、送养条件订立书面协议,并可以办理收养公证;收养人或者送养人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五条
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
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签订收养协议的,可以签订收养协议。
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收养评估。
大律师网合作律师
遇到法律问题,上大律师网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