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晚报6月6日讯4岁半,本应是靠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纪,然而对于男孩硕硕(化名)来说,他却要面临母亲因吸毒被抓,自己无人照顾的窘境。更让人揪心的是,因为母亲长期当着他的面吸毒,被迫吸入“二手毒烟”的硕硕身体出现了损伤,更被母亲的毒友多次用烟头烫伤。6月4日,在派出所住了7天的硕硕被民警辗转送到了姥姥身边。
未婚生子
硕硕根本没见过爸爸
5月28日15时许,哈尔滨市南岗公安分局哈双路派出所民警根据线索,在香坊区通站街一小旅店内,将一名吸食毒品的女子冯锦(化名)抓获。
有8年吸毒史的冯锦,以前有以贩养吸的记录,这次是她第四次因吸毒被抓。让民警痛心的是,在冯锦租住的没有窗户、不足10平方米的旅店房间内,还住着她四岁半的儿子硕硕。或许因为很少见阳光,硕硕看起来比同龄孩子要瘦小一些。冯锦被拘留后,硕硕面临无人照顾的窘境。
据警方介绍,冯锦是未婚生子,硕硕根本没见过爸爸,也不知道爸爸是谁。冯锦有8年吸毒史,就连怀孕和哺乳期都未间断吸毒。
冯锦此前因吸毒曾多次被警方拘留,无家可归的硕硕甚至曾经跟母亲一起住在拘留所多日。当时,考虑到硕硕年纪小无人照顾,冯锦认错态度较好,警方并没有对其进行强制戒毒。然而,当冯锦第四次因吸毒被警方抓获,警方认为如果不能让冯锦尽快戒除毒瘾,将对硕硕今后的生活带来极坏的影响。这一次,警方决定对冯锦处以强制戒毒两年的处罚。
惨遭虐待
“叔叔用烟头烫我”
“我妈和叔叔们总当着我面‘抽冰’(吸毒),叔叔有时候会用烟头烫我。”在派出所里,爱聊的硕硕对吸毒方式和吸毒行话的详细描述,以及漫不经心指着自己膝盖和手指上被烫出的烟花的表情,让经验丰富的民警都感到震惊。
由于冯锦拒不肯说出亲友的联系方式,硕硕只好暂时在哈双路派出所“安家”。
“吸食冰毒散出的烟,即便是所谓的‘二手烟’对身体的危害也非常大。尤其会让人体大量流失钙。”盛晓初此时才明白为什么硕硕的牙齿出现了坏死、脱落。“这孩子点了很多东西,但他根本咬不动,几乎都是在嘴里含一会就吐出来。给他夹一餐碟吃的,他真正吃进肚的不到五分之一。”硕硕的可怜遭遇,让派出所民警很心疼,他们不仅每天换着样给硕硕买好吃的,还给硕硕买了好几套衣裤、鞋袜。
内心受创
“我比流浪狗还可怜”
或许因为警察将妈妈带走,来派出所第一天时,硕硕对民警比较冷淡。但随后的几天,他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跟民警熟络了起来。而在聊天中,硕硕再也不愿提起母亲,被问急了他就会说“我妈‘抽冰’被抓了,要被关两年。”
在派出所帮忙做饭的孙阿姨每天会将硕硕带回自己家住。“这孩子挺乖巧的,还特别喜欢让我给他留作业,十以内加减法他都会,孩子真是太可怜了。”
“六一”儿童节当天,民警带着硕硕到公园玩,看到一只流浪小狗,当有人感叹小狗境遇可怜时,硕硕随即接了一句“我比它可怜。”听到这句话的民警,无不替这个孩子感到难过。
6月3日,民警特意带着硕硕到拘留所看望冯锦。冯锦一把搂住孩子放声大哭,问孩子有没有想自己,但硕硕面无表情使劲推开了妈妈,“你把我都勒疼了。”
由于冯锦拒不说出亲属联系方式,民警只好通过户籍信息网找到冯锦在吉林省榆树市某农村的母亲。听说要去姥姥家,硕硕却不想去,“我就跟孙奶奶住。”他告诉民警,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长大以后当警察,“我想保护妈妈。”
妈妈戒毒
硕硕被送到吉林姥姥家
6月4日,盛晓初联系到了硕硕的姥姥朱美玉(化名),并跟当地民政部门一起,劝说已经多年不跟冯锦联系的朱美玉同意收留硕硕。当天一早,盛晓初和同事带硕硕驱车前往朱美玉在吉林省榆树市某村的家。并将派出所给硕硕的3000元捐款交给老人。由于硕硕始终没有落户,当地民政部门表示,将协调帮硕硕落户,并为他办理低保。
目前,冯锦已被警方送往戒毒机构进行两年的强制戒毒。与冯锦同时落网的还有10余名吸毒者,其中4人因贩毒将面临刑事处罚,其他人面临行政处罚。
警方提醒
近年来,一些新型毒品开始“流行”,很多人抱着尝鲜的侥幸心理接触毒品。吸毒不仅伤害自身、危害社会,更会对身边的亲人造成伤害。警方目前正在加大力度打击吸毒、贩毒违法行为,市民应提高警惕,远离毒品,以免因吸毒自毁前程,甚至伤害亲人。
名词解释·冰毒
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因其外观为纯白结晶体且毒性剧烈,人们称之为“冰毒”。
吸食冰毒者会处于强烈兴奋状态,表现为不吃不睡、活动过度、情感冲动、不讲道理、偏执狂、妄想、幻觉和暴力倾向。使用过量会产生急性中毒,通常表现为不安、头昏、话多、烦躁、偏执性幻觉或惊恐状态,有的会产生自杀或杀人倾向。可出现心血管病症状,如心悸、心律不齐、心绞痛、血压升高、血压降低或脱虚,严重的可产生惊厥、脑出血、昏迷致死。(李木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