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渝中区石油路民乐村社区重庆医科大学家属院小区里,有一间由石棉瓦搭建而成的特殊“收容所”,10年来共有80多只流浪狗入驻。这个流浪狗收容所的主人名叫陈义棠,小区很多居民都称她“爱心婆婆”。如今,她自觉年纪大了,最大心愿就是把“收容所”里仅剩的四只流浪狗喂养到最后,为这个事业画上一个完美句号,“如果有好心人愿意接纳它们,我也愿意放手。”
-十年坚持
-为流浪狗提供避难所
-9月23日下午,记者通过热心居民古碧珍婆婆带路,在大坪民乐村91栋1单元楼下大声呼喊了几声爱心婆婆的名字后,就听见旁边围墙内传来几声犬吠,随即从楼道里出来一位身着红色上衣的中年妇女。她就是60岁的陈义棠。她冲着围墙里招呼了几声,狗狗立即安静下来。
-随着陈义棠推开门,记者看到,围墙里是一间约20多平方米的“杂物屋”,天花板用石棉瓦遮挡,仔细一看,屋内有2只黄狗、1只花狗和1只花白狗,各趴在屋内四个角上。陈义棠说:“这里原本是自家的小花园,2006年我退休后开始收养流浪狗,就花1000元买材料请工人搭了这个棚子,让狗狗们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悉心照顾
-梳子就用坏了20多把
-每天早上,陈义棠基本上六点就起床,忙着照顾狗狗。狗舍隔三差五打扫消毒,狗食煮熟要用水冰凉后再喂,轮流给每只狗梳毛……10年来,仅仅是给狗狗梳毛的梳子,就用坏了20多把;给狗狗煮饭的锑锅,烧坏了7个。
-记者算了一笔账,陈义棠每月花在养狗上的费用超过1000元,10年来总共花费了超过十万元。儿子刘诚说:“自从母亲养了狗之后,她再没出去旅游过。父亲对此并不支持,二老因为养狗的问题也多次吵过,父亲埋怨妈妈把狗看得比家人还重要,还把退休工资花在狗身上。每次,母亲都是默默听着。”刘诚心疼母亲的付出,于是也慢慢开始帮忙。
-十年里,陈义棠前前后后收留的流浪狗总共有80多只,最多时是2012年,这里同时生活着15只流浪狗。这些狗狗或是被人领养走,或是年龄大了死亡,但没有一只“离家出走”的。每一个领养人带走狗狗时,她都会叮嘱对方,如果实在养不下去了就送回来。现在留在她身边的只有这4只土狗,“既然我收养它们,就要把狗狗们养好,有人领养就送人,否则就一直照顾到死,算是陪它们一辈子吧!”
-为防扰民
-她有特殊的养狗技巧
-记者还从民乐村社区居委会了解到,陈义棠10年来在家属区收养这么多流浪狗,但从来都没有收到过任何居民的投诉。
-但也有人表示不解,邻居王婆婆说:“真不知道陈义棠是怎么想的,一个月3000元的退休工资,明明可以享受生活,却要浪费精力每月花一多半工资去照顾那些流浪狗。”
-对此,陈义棠看得很开:“收养流浪狗是做善事,不是为了图表扬。这些流浪狗也是鲜活的生命,被主人遗弃,本身已经很可怜了,如果我再不照顾,也许就只有在街头游荡,搞不好还会吓到别人。”
-陈义棠告诉记者,小孙子前年底出生,需要照顾,自己年龄也大了,精力有限,她现在最大心愿就是把“收容所”里这四只流浪狗喂养到最后,为这个事业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如果有好心人愿意接纳它们,我也愿意放手。”
-记者手记
-十年爱心坚守
-陈义棠十年来默默收养了80多只流浪狗,是一个对爱心执着坚守的故事。当我看见洁白的墙上,陈义棠用铅笔写着以前收留过的狗狗基本信息:白狗2009年6月19日来的,2011年3月走了;2012年卷毛狗小黑被胡小舒领养等等,我的眼睛有些湿润。墙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是她每一次爱心的付出,一年,两年……十年的爱心坚守实属不易,她凭着一己之力,给予了这些流浪狗最伟大最完整的爱。
-(都市热报)
-原标题:如今“爱心婆婆”年纪大了仅剩四只狗有没人愿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