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蜿蜒的村路进入对桩石村深处,路边,一处无人售货爱心小屋出现在眼前。它的主人是一位75岁的老人,与老伴多年来收养了很多流浪猫,被村民称为“老猫叔”。老两口的爱猫之心感动了两个团队,于是一处爱心小屋从此诞生。
三把椅子,一个方桌,靠墙处是一个柜子和一个货架。货架上摆着矿泉水、可乐等饮料,此外还有一些手编风车以及带着露珠的小樱桃树枝。椅子上,一位70多岁的老人坐在那里,认真地用秸秆编制风车。陌生人与他打招呼,他抬起头,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位老人叫张润栋,是人们口中的“老猫叔”。老猫叔75岁,是对桩石村村民,多年来和老伴相依为命。两个人都有智力残疾,无法工作,也无儿无女,这些年靠政府的救助及亲戚的扶持生活。
老猫叔有一手编制风车的手艺。在很多村民的记忆里,小时候就爱围着老猫叔转,缠着他要风车、讲故事。每到这个时候,老猫叔都不会拒绝,一定会给孩子们做好风车,送给孩子们玩,然后还会给大伙讲南果梨的传说。有的村民从自己到孩子再到孙辈,都玩过老猫叔编的手工风车,听过老猫叔讲故事。
老猫叔和老猫婶很有爱心,这些年收养了很多流浪猫,宁可自己不吃,也要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儿牛奶留给流浪猫喝。最多的时候,两个人睡的炕上,满炕流浪猫,老两口都快没地方睡觉了。可他俩还是笑呵呵地抱着小猫们,把它们喂大。
但毕竟年事已高,再加上身体不太好,两人的生活一直比较困难。5月末,清华工作站千山站和鞍山市振峰公益团队来到对桩石村困难农户家走访慰问,了解到了老猫叔和老猫婶的状况。结合老两口的身体、年龄等实际情况,两个团队经过积极讨论,萌生了帮助老猫叔在家门口搭建一处无人售卖爱心小屋的想法。很快,大家一起努力,把想法变成了现实。
于是,老猫叔每天坐在小屋里,专心地编制风车,村民、游客或驴友路过,可以进屋歇脚,还可以自助付款取用饮料。老猫叔不会说啥客套话,但他会看着你温暖一笑。如果你对他手里的风车感兴趣,他会更开心。
返乡大学生张明飞作为村委会代表,负责爱心小屋的事宜。她常到小屋探望老两口,看看货架上的东西缺不缺,关心老人的身体和困难,再陪老人坐一会儿,说说话。清华工作站千山站负责人、千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韩宇说,现在小屋开了20来天,村民、游客、孩子们经常来,听故事、玩风车,里面的东西从来没少过。无人售卖爱心小屋有了一些收入,能贴补老猫叔和老猫婶的生活,还能让他们有个事情忙活,让日子更有奔头。
清华工作站千山站、对桩石村、振峰公益团队正在计划继续打造这个爱心小屋,把它发展成为幸福乡村建设中的一处网红打卡地,让乡村振兴与爱心公益活动深度结合在一起,发挥出更大更温暖的力量。(千山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