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文明养犬综合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市区不少流浪狗被送到了亳州市谯城区小动物保护协会流浪动物救助基地。这些流浪狗在救助基地过得怎么样呢?有没有得到妥善照顾呢?10月25日,记者实地探访了亳州市谯城区小动物保护协会流浪动物救助基地,了解它们的生活状况。
收容700多只流浪狗
记者从我市文明养犬综合整治工作组了解到,被抓获的流浪狗除部分被养狗人领回外,不少被送到亳州市谯城区小动物保护协会流浪动物救助基地。该救助基地位于谯城区十河镇,远离城镇和村庄。
“上周,谯城区城管部门又送来了6只流浪狗,目前被安置在隔离点。”收容基地饲养专员徐磊告诉记者,流浪狗进入基地前,需要先在隔离点观察一周,确认无传染病等疾病的,在接种狂犬疫苗后才会被送到这里。
徐磊说,这样做的目的是最大程度保护救助基地里的犬只。目前,基地共收容各类犬只700多只,如果感染传染病,将造成严重后果。
走进救助基地,犬吠声不绝于耳,一只只流浪狗兴奋地跳起来。“在收容的犬只中,500多只是文明养犬综合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抓获的,其余的是通过别的途径收容的,既有我们自己捉的,也有爱心人士送来的。”徐磊告诉记者。
用心照顾每只狗狗
这么多犬只能否得到妥善照顾呢?徐磊介绍说,收容基地共有3名员工负责喂食工作,吃的狗粮全部是大牌厂家,每天足量供应。有的流浪狗进来后体重持续上升,体重已经超标,被送进减肥犬舍强制减肥,每天减少食物供应量。
流浪狗按照小型犬、中型犬、大型犬被放进不同的狗舍,这样能尽量避免大狗欺负小狗、抢食、撕咬等问题。但即使如此,仍然难免不了犬只出现受伤的情况。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只白色中华田园犬左耳被咬伤,即将送往隔离点接受治疗。
“我们每天都会对犬只进行检查,观察其外观、粪便、精神状态、进食等情况,如发现有受伤、生病的犬只,将及时送到隔离点进行治疗。”徐磊说,在收容基地,每只流浪狗都能得到妥善照顾,做到有饭吃、有病医。
徐磊指着一只活蹦乱跳的马犬说,城管、公安部门执法人员发现它时,骨瘦如柴而且还患有皮肤病、犬瘟,经过他们半年的治疗和饲养,才算彻底康复。还有一只拉布拉多,今年夏天被人送来时全身溃烂,半个月才治好皮肤病。
基地已满负荷运转
“我们是经民政部门批准的一家合法社会组织,已连续运营5年。”亳州市小动物保护协会负责人杨漫漫说,救助基地占地5000多平方米,共投入110多万元,“为尽量多地收容流浪狗,去年我们扩建了二期工程。”
“不过,救助基地已经满负荷运转。”杨漫漫对记者说,由于坚持非营利性运营,随着收容的流浪狗数量越来越多,他们承担的运营压力也越来越大。
杨漫漫说,他们的主要收入是协会会员捐款,每个月从四五千元到七八千元不等,但这些钱远远不够开支。开支方面,占比最大的是狗粮成本,每个月大概3.7万元;其次是人工工资;最后是流浪狗的疫苗接种和治疗费用。
9月底,救助基地暴发了一次小规模传染病,20多只狗被感染,到现在影响都没有消除。因此,所有犬只每年都要接种传染病疫苗和狂犬疫苗,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们不收社会捐款,也没打算向社会募捐,不过欢迎爱心人士捐赠狗粮、疫苗、狗用药物等物品,让流浪狗得到更好的照顾。”杨漫漫表示。
看着一只只流浪狗从暴躁变温顺,从骨瘦如柴到膘肥体壮,从满身伤病到健健康康,杨漫漫和同事们都很开心,“我们是因为爱狗才收容流浪狗的,所以我们会善待每一条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