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7月起,不少投资者反映,他们的理财产品到期后开始出现回款延迟。本应在8月份到期的资金,直到9月中旬仍未到账。不仅是悟空理财,玖富旗下的其他产品如玖富钱包和玖富普惠也陆续陷入逾期危机。原本承诺1-3个工作日回款的项目,逐渐变得遥遥无期。
在暴雷后,玖富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旗下P2P平台悟空理财更名为“悟空优选”。2020年12月,悟空优选发布公告,宣布退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撮合业务,并引入持牌资管机构及服务商提供债权管理服务。同时,平台推出三种退出通道:①本息全额兑换急速退出通道,用户按“本息余额”1:1兑换商城卡券,可在商城内挑选商品直至兑完;②一次性转让快速退出通道,用户自主定价申请债权转让,由平台受让方竞价购买;③先本后息分批回款退出通道,以三年为期限,分批清偿本金,期满后再清算剩余收益。公告还明确表示,用户需自行选择退出通道,否则平台将不予执行。
然而,这些措施未能平息投资者的不满。到2023年4月,大量用户投诉称,玖富强行将其理财资金自动转换为“商城金豆”。这些金豆仅限用于商城商品兑换,而兑换商品的实际价值被质疑虚高,仅相当于本金价值的2至3折,引发投资者的强烈不满和进一步投诉。
投资者投诉的直接原因在于本金损失,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玖富在强监管环境下未能彻底调整业务结构,且兑付机制缺乏透明度和公平性。这一事件不仅严重损害了玖富的品牌声誉,也引发了公众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性的新一轮质疑。在行业转型和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如何恢复用户信任、平衡公司发展与合规性,成为摆在玖富面前的一道严峻考题。
玖富业务转型,恐有合规风险
玖富集团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注于金融科技与财富管理服务的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公司最初以P2P网贷平台为核心,为个人和小微企业提供借贷服务,并一度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然而,随着中国政府对P2P行业实施强监管政策,玖富被迫全面退出这一领域,核心业务受到严重冲击。转型压力之下,公司将主要精力转向财富管理和证券服务业务。
为推动业务转型,玖富通过其香港子公司持有多项金融牌照,包括证券交易(SFC1号牌照)、证券咨询(4号牌照)和资产管理(9号牌照)。这些牌照为公司提供了合法合规的业务基础,业务范围覆盖证券经纪、基金销售和保险经纪等领域。例如,其旗下的元宇证券为用户提供香港及美国上市股票的实时交易信息、账户开设和投资咨询服务。此外,玖富还通过保险经纪牌照推出涵盖年金计划、万能寿险及一般保险的多样化财富管理方案,试图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然而,玖富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根据集团财报披露,元宇证券的客户中有相当一部分为中国公民,但元宇证券并未持有在中国境内开展证券经纪业务所需的执照或许可证。这样的情况使得公司在合规性方面面临潜在风险。
这一规定并非空谈。2022年12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对富途控股和老虎证券在中国大陆开展跨境业务的行为进行了明确表态。公告指出,两家公司未经证监会批准,擅自向境内投资者提供跨境证券服务,已构成非法证券业务。监管部门要求其立即整改,包括停止招揽中国大陆投资者、停止开发新客户及为境内客户开立新账户。这一事件充分表明中国监管机构对跨境证券业务的严格要求,同时为类似业务模式的公司敲响了警钟。
如果玖富在中国的某些业务活动被监管部门认定为提供证券经纪、投资咨询服务或其他形式的证券业务,其运营和经营业绩将可能面临重大不利影响。对于玖富而言,这不仅是合规性的一大考验,也对其业务转型成效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业务发展不足、连年亏损、企业规模萎缩
图玖富近几主营业务收入。
从行业对比来看,玖富的收入规模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仅为1.43亿元人民币,不到行业均值16.69亿元的10%。这一低收入水平不仅严重削弱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限制了其通过规模效应分摊固定成本的能力,进一步加剧了经营压力。
图玖富近几年净利润。
此外,公司在转型过程中毛利率也遭受冲击。玖富集团的销售毛利率从2018年的100%逐年下降至2023年的85.05%。这一下降趋势可能与新业务的高成本和市场竞争加剧有关,显示出公司在控制成本和提升盈利能力方面仍需努力。
图玖富销售毛利率。
更为严峻的是,运营成本与主营收入的失衡成为公司转型过程中的一大难题。2020年,运营成本高达25.35亿元人民币,几乎是主营收入12.56亿元的两倍多。尽管随着业务调整,运营成本逐年下降至2023年的5.44亿元人民币,但主营收入也同步减少至4.12亿元人民币,收入不足以覆盖成本,财务压力依然存在。具体来看,2021年运营成本为7.58亿元人民币,与主营收入7.61亿元人民币几乎持平;2022年运营成本为6.65亿元人民币,主营收入为5.62亿元人民币,运营成本占收入的比例高达118.33%。虽然2023年成本有所下降,但收入减少使得公司的财务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
图玖富主营业务收入与营业成本。
资产端的数据进一步揭示了玖富在资源管理上的困境。从2021年至2024年,公司资产规模持续缩减。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41.14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底的50.58亿元大幅减少。这种下降主要体现在流动资产的持续减少上,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1年底的24.43亿元降至2024年中期的10.39亿元,预付款项也从3.48亿元减少至2.41亿元。这表明公司在日常运营和偿债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资金,短期流动性压力逐渐显现。
非流动资产的缩减则反映了公司在投资方向上的调整。固定资产从2021年底的6,999万元下降至2024年中期的4,200万元,长期投资从7.27亿元减少至4.28亿元。与此同时,资产周转率从2021年的相对较高水平下降至2024年的0.07,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进一步凸显了资产使用效率的不足。
整体来看,从收入、成本到资产结构的全面分析表明,玖富在业务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多重挑战。持续性的资产缩减和盈利能力的低迷,反映出公司在平衡流动性与运营效率、控制成本与拓展收入方面仍需作出更多努力。未来,公司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业务效率,将是其能否实现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