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岛,一个伴随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的岛屿,它位于闽江口南侧,泊于东海之上,因其远望如坛,故又名“海坛岛”,是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它南北长29公里,东西宽19公里,比厦门岛内的面积大三倍,也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地方,其东面距台湾新竹港仅68海里。
海上养殖业的投资风险最大,若遇到强台风,有可能投入的几十万元瞬间化为乌有,所以保险公司从不担保海上的养殖业。
平潭岛内的石牌洋、君山、海坛天神、仙人井、龙凤头的海滨浴场等是已经开发成熟的风景点,并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岛外游客,品种繁多的平潭岛海鲜美食也经常让游客们流连忘返。而对摄者来说平潭岛可谓处处皆景,奇绝壮丽的海蚀地貌,海边废弃的残破木船,渔村古朴的石头民居,渔民们织网捕鱼、赶海归来的劳作场景,海边日出日落时色彩的变幻,都会让我情不自禁地按动快门。
1、平潭石屋
2、拉网
在坛南湾海边经常能看到这种渔民集体拉网的场景。
渔民多数都会把讨海归来的小木船抬到海水冲不到的海滩上进行清洗晾晒。
4、织网图
过去岛上的交通完全依靠轮渡,落后的交通状况严重制约着平潭地方经济的发展,人们出岛进岛也十分不便。以往从福州到平潭走高速、省道、轮渡过海,最顺利也要三四个小时,遇到节假日,轮渡排队就得看运气了。2010年11月30日,平潭海峡大桥建成通车,从而结束了数千年来人们进出岛要完全依靠轮渡的历史。平潭海峡大桥是福建省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特大桥,全线长4976米。如今福州到平潭全程只需一个半小时。平潭海峡大桥的建成通车,给岛上近40万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对改善平潭的投资环境,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放开发、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当然我们进岛也就方便多了。这也使得夏季来岛观光的游客越来越多。
2、建设中的平潭岛海峡大桥(2010年11月30日已建成通车)。
石头房民居是平潭岛的一大特色。平潭岛上多沙石,四面临海,岛上终年涛声震天,海风又咸又涩,每年的6至10月都有强台风肆虑。过去有句顺口溜“平潭岛,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平潭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石头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建房修路。他们将石头加工为大小不一的方形石块砌成房屋,石屋的屋顶呈“人”字形,不留风雨檐,用拱形瓦片铺盖,上面压石以防大风掀瓦。这一式样为全国少见,是平潭石筑民宅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这种独特的石头房冬暖夏凉且坚固,能够抵挡每年都遭遇的台风肆虐和海潮袭击,足见平潭人的智慧。
白胜村位于平潭岛最北端的突出部村是白青镇的一个小渔村,位于平潭岛最北端的突出部。红砖瓦青石条,马鞍形风火墙人字形屋顶,阳光下的冷暖色调,在坚硬中给人丝丝暖意。几乎每个来平潭的人,都会神奇于这些遍布靠海乡镇、大大小小的石头屋,它们高低错落,仿佛堡垒一般,定格在依山傍海的土地上。
2、为了防止台风的破坏和海风的侵蚀,房屋全部采用花岗岩石块建房,屋顶的瓦片也用石块压住防风。在这些石头屋间穿梭,绝不会迷路,因为有房就有路,房子和房子之间就是山道。这些石屋有百多年的历史了。不少石屋的主人已搬往县城或福州市区,无人居住的石屋显得有些破败。
平潭的石头屋常常挤挤挨挨地连成一片,石头房顶的每片瓦片上都压着一块石头,排列整齐,这是为了防止瓦片被风吹跑。而有的老式石头房外墙十分考究,石料多为长方形,表面打磨光滑,石缝紧咬成线,浑然一体。其中有些已是一、两百年的老石屋,许多石屋早已封门闭窗,多年无人居住。
6、平潭岛北厝镇西壁村
7、平潭岛北厝镇西壁村
四扇厝是平潭岛传统石屋常见的模式,即左右两房中间为厅,厅又分大厅与后厅,后厅多做厨房或仓库。因多数人家无法把四扇厝一次性落成,大多先盖一房一厅,余下的房址便出现了“虎齿墙”,俗称“留码头”。这一式样为全国少见,是平潭石筑民宅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走在乡间的路上,见到最多的就是老年人和孩子,还有到处追逐打嬉闹的狗(几乎家家都养狗,有的家会养3-4只)。很少看见年轻人。村里的老人讲,年轻的男女们几乎都在外地打工。据说平潭人最拿手的活就是打隧道,因此,全国60%以上的隧道由平潭人承包。只有当海面上传来了由远及近的马达声,才会断断续续见到一些被海风吹得黝黑略显苍老的男人们出海归来。此时,他们的女人和孩子,甚至他们的狗会在沙滩上等待相聚。当赶海的船靠岸了,岸边就会立刻热闹起来,刚刚捕捞上来的鱼虾装满大大小小的篮筐,人们肩挑手拉运上岸来,早已等候在那里的鱼贩立马围拢过来。
2、平潭岛北厝镇西壁村的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总是闲不住。
在岛上我所见到最多的就是老年人和孩子,还有到处追逐打闹的群狗(几乎家家都养狗,有的家会养3-4只)。
4、悠闲的渔村老人
当赶海的大船靠近岸边后,岸上就会立刻热闹起来,渔民先用小船把海货从大船上接运到岸边。
平潭岛的海边、沙滩、路边、庭院,随处可见扎着鲜艳头巾的劳作妇女,她们为防止海风与极强紫外线的侵蚀、暴晒,将头巾把脸包裹的几乎让你看不到她们的真面孔。她们的头巾很是抢眼,加上海岛特有的自然环境,可谓画意天成。
3、补网图2003摄
每次我去平潭岛都要到流水镇流水码头周边转一转。流水镇位于福建省平潭县东北隅突出部,镇址设在流水村,距县城9公里。辖26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
1、渔家小院2007.12摄
2、村边的海蛎壳2011.10.1摄
4、流水镇的拆船工2008.9.29摄
这是我2011年五一节期间拍摄的残船,如今它已无影无踪了。这次我只在拆船场兜了一圈却没再拍摄,因现场许多残破的木船已被拆的没剩几只了,不知日后是否还有新退役的船来此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