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很混乱,充斥着嘈杂的狗吠,空气也并不好闻,600多条流浪狗在饥饿、困顿、疾病的折磨下,等待一场救赎。
原本说好要一起救助的“爱狗人士”,迟迟没有出现,现场的一线人员已经奋战了三天,此刻也是筋疲力尽。随时有狗在死去,但是如何安置这些狗,始终悬而未决。
600条狗不是一个小数目,老疯杨的两个救助站里,此前已经收留了1100多只流浪狗,它们像个无底洞一样,每天睁眼就是7000多元的开支,这些钱,都是老疯杨自掏腰包的。
来不及犹豫,老疯杨决定,先把狗拉回去再说。
救下600条流浪狗
在四川,有两个流浪动物救助基地不接受捐助,也不做募捐:一个在西充,叫老疯杨流浪动物救助站,一个在阆中,叫阆中市家园流浪动物救助协会。
老疯杨是四川南充人,2017年成立了这两个救助站,自掏腰包800多万,四年救助了一千多只流浪狗。
判断这是一场超大型救助,当时听说还会有其他分流基地的小伙伴一起参与救助,老疯杨和团队沟通,提前嘱咐阆中救助基地,做好安置流浪狗需要的基础设施。
运狗的卡车被逼停在达州界内的高速公路上,老疯杨开了200多公里车赶到现场时,看到了开头的那一幕。
“不能再等!”老疯杨决定先装车,把感染细小的、萎靡的、犬瘟的狗,全部装走,尽快送到医护环境。成员们开始接力,一只一只的抱起狗放到车上。当晚,他们一共救了200余只狗,一车健康的,一车病态的。
第二天,救助还在继续,他们还是没有等到有资质的分流团队来对接。此刻,老疯杨开始后怕,因为没有基地能够一下子接收600只狗,他的流浪动物救助基地已经有1100多只狗了,加上这批,明显是超负荷的。
但是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再次装车,拉回去再说。
最后,除去现场领养和走失的,总共剩下520多只狗。老疯杨和团队,全部救了下来,把生病的送去了医院进行医治,健康的运回了阆中基地,进行驱虫和打疫苗。
自掏腰包800万
为什么会开始救狗?其实老疯杨自己也说不清,也许只是受同情心驱使。
一开始,老疯杨看到当地要处理一批流浪狗,如果不救,结果无非就是都成了盘中餐。他于心不忍,救下了它们。
这次之后,“大家都知道了我在义务救狗,就不断有流浪狗送过来。”随着收养的流浪动物越来越多,为了让它们有基本的保障,老疯杨决定成立流浪动物救助基地。
救下来的流浪动物,大多是农村的田园猫或田园狗,被领养的可能性很低。如果一直寄养在老疯杨基地,费用是个无底洞。
他算了一笔账,团队目前有19个人专门负责动物们的吃喝拉撒,人工费加上狗粮、零食、水电费等,仅日常开销,两个基地每天就要花7000多块钱。
除此之外,狗狗们最大的两笔开销,是打疫苗和驱虫。疫苗每年要打一次,驱虫每年起码做2~3次。一只狗的驱虫成本平均算下来在20元左右,一年就是40~60块钱。再加上日常处理伤残和犬瘟狗的高昂医疗费用……从基地成立到现在,老疯杨已经在流浪狗的救治上,支出超过800万。
而这些钱,都是他个人出的。
谈起不接受捐款的原因,老疯杨说“哪怕收一毛钱,都会出问题。如果哪天没有满足任何一位资助人的要求,他们都会觉得我有问题。”
只出不进,自然不是办法,眼看着积蓄一点点填坑,老疯杨总得“养家糊口”。
这不仅是一个沟通的渠道,也能减轻救助基地的资金压力。店铺里卖得最好的是一款肉干,就是老疯杨团队自己研发生产的,每个月能卖出1000多份。
“如果我真如别人所说卖货挣了很多钱也就罢了。现实情况是,卖货挣的钱,对于补贴基地的开支微不足道。”期间,他们还因为欠缺水果运输的经验,赔了钱。
朋友问他,搞这些图啥?吃力不讨好。但老疯杨觉得,有些事情不是为了图什么,就是好像,自己被选中了,于是就发生了。
步履不停
这些年,因为救狗这个事情,老疯杨感觉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人更宽容了,也能接受一些很难改变的现状。”他可以选择员工和客户,但是没有办法选择想传递救助的人。但是“因为现状不那么美好,才需要改变,才需要沟通。”
8年前,老疯杨救下第一只流浪狗虎子,那是一条中国农村随处可见的中华田园犬。
他发现农村是流浪动物最集中的地方。因为这里有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家家户户都会养猫狗,不仅是陪伴,还能看家护院。但因为没有绝育意识,猫狗自然繁殖的速度又很快,一旦超出家庭的承担能力,“流浪”就成了这些猫狗的宿命。
老疯杨很清楚,比救狗更难的,是改变农村的养狗观念,他希望提高人们给动物绝育的观念,甚至推动流浪动物立法的完善。“只有把养猫养狗变成一种责任,想抛弃时才会有道德的约束。”
因此,老疯杨发起过一些项目,免费给农村家庭的猫或者狗做绝育,希望从源头上更好地遏制流浪动物的产生。这个项目已经在进行中了,“预计能完成5000只动物的节育,花费100万左右。”
眼下,老疯杨正在准备基地的搬迁工作,因为现在的基地已经无法收容更多的流浪猫狗,团队需要更大的基地,“我们没有设收容上限,如果有救助的请求,我们不会拒绝。”
常常有人问老疯杨:你救得过来吗?
“当然救不过来!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我只是一个普通人,面对大自然,我骨子里更多的是悲观,但不能因为这些,我们就不作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