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湖南长沙市岳麓书院后面“青枫峡”小山的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1792)。原名“爱叶亭”,又名爱枫亭”,四周枫树成林,春时青翠,夏日清凉,深秋枫叶红艳。“爱晚亭"之名是取唐人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由清代诗人袁枚建议而改名。爱晚亭为重檐攒尖八柱方亭,朱栏绿瓦,别有风致。亭中方石上刻有张南轩和钱南园游山的七律诗,称“二南诗”。亭前石柱刻对联:“出径晚红舒,五百天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亭的檐东西方两面悬毛泽东同志1952年手书的红底鑾金“爱晚亭”亭额(图1),亭内西侧上方有一横匾,刻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长沙》一词。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同志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经常同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人来此登山、露宿和纵谈时局、探求革命真理。因爱晚亭是中国古代四大名亭之一,又是中国伟人毛泽东青年时代聚会的地方之一。由于它集历史名胜和红色文化于一体,不仅成为了古城长沙最有名气的地标之一,而且是邮政系统在业务范围中展示得最多的題材。那么爱晚亭的优雅形象被邮政作为素材展示有哪些呢
爱晚亭的黑色照片曾在1958年9月《湖南邮电报》副刊上发表的“爱晚亭记”一文中配图(图2);人民邮电出版社1959年4月版的《祖国名胜(三)》彩色明信片,全套中的四大名亭—湖南长沙爱晚亭(图3)。1959年8月5日是长沙和平解放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个具有特别意义的日子,长沙市邮电局刻制了二柄纪念截,于当天分别放在小吴门、五一路邮局柜台上,供广大爱好者自行加盖(图4)。
1968年5月的“文革"期间,湖南省邮电管理局革命委员会成立时发行了一枚“革命委员会好"的铝质像章,正面主为毛泽东侧面头像,下方为省邮电管理局革命委员会成立纪念1968.5(图5)。2001年10月25日,中国邮政志号FP16《湖南风光》国内、国际邮资片一套(102)主图爱晚亭,同时启用爱晚亭风景日截(图6)。2004年11月6日,中国邮政发行志号2004-27T《中国名亭》特种邮票一套4枚,其中(4-1)是爱晚亭,长沙邮政于当天上午在岳麓山下的东方红广场举行邮票首发式,并刻制了纪念截(图7)。
长沙邮政信广局为宜传这张古城地标,从2005年至2013年先后采用狗年生肖邮资图贺年片和映月荷花普通邮资专用明信片图,分别在明信片背面加印爱晚亭风景四个不同的版式(图8-第一版摄影片,图9-第版摄影片,图10-第三版摄影片,图11-第四版美术片)。
同一个地方景点先后10余次被邮政作为素材采用,这在国内属于少见的题材之一,怪不得游客说:“参观完岳麓书院,都会去游爱晚亭。”这种集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和四大名亭的《岳麓书院》《爱晚亭》前后为邻,也只在长沙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