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服务业委员会于2023年3月底商请各省(市)社协协助推荐全国智慧社区服务业创新经典案例。通过部分省(市)社协推荐、机构自主申报及实际走访、调研,我委评选出部分较为优秀的案例。现在通过社工中国网“社工风采”栏目,对部分优秀案例进行全国性宣传推广。
广州市中大社工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大社工”)是成立于2009年6月的专业社工服务机构,2010年3月起正式投入运营。机构坚持“社区为本,家庭为重”的项目发展理念,秉承“理念先行,品质至上”的原则,致力于现有国内社会工作专业水准的提升,在社区实践基础上进行主题研究与倡导,丰富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内涵。
中大社工大合照
探索志愿服务模式,助力“慈善之城”建设
智慧社区构建与发展,中大社工在行动
——推行信息化管理,强化队伍建设
中大社工的志愿者成员名单
——精准匹配供需,打造品牌特色
中大社工通过社工服务站志愿服务的策划、组织、引导、总结、反馈,建立“公益慈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联动机制,塑造了“乐行驷马涌”志愿行动、“联和街坊”志愿行动、投出一片“篮”天困境儿童帮扶等多个服务于困难群体和社区治理的品牌项目,记录志愿服务达68169人次、服务居民超96万人次。
中大社工借助平台发布志愿服务活动
乐行驷马涌志愿服务队队长带领志愿者检测水质
青少年参与驷马涌巡河志愿服务
志愿者协助开展投出一片“篮”天新港杯首届少年篮球赛活动
志愿者为篮球赛保驾护航
——建立“供需互转”机制,让爱传递更智能
“四有”和“四不断”成效显著,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多维度”拉近距离,居民乐参与,价值得实现
志愿者表扬活动
——“家门口”量身定做,拓展志愿服务参与场域
志愿者协助开展花市义卖活动
社工和志愿者上门探访青少年
——“345”打造模式,实现志愿服务规范管理
“345”社区志愿服务圈模式
——“平台+服务”相结合,实现志愿、慈善和社会工作的融合发展
以“乐善北京,爱满社区”社区慈善项目为例,自2020年12月北京街社区基金成立以来,在“五社联动”工作框架下,社工共培育了4个社区社会组织深度参与,推动了675人次志愿者加入慈善行动,累计筹款善款1656798.81元,有效实现“志愿、慈善和社会工作”的有机融合。
北京街网络慈善筹款战报
——“广泛性”推动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
为期两个月的公益慈善大赛共吸引了超300人次的爱心人士参与捐款,为困难群体筹集6049.5元善款。4支队伍均成功策划了筹款方案并实施,他们不仅运用社区基金资助的经费开展筹款活动,更是发挥主动性,挖掘身边的资源加入筹款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