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狗是为人相处最为亲密的动物之一,身世不凡,
作为图腾,他曾是原始人崇拜的对象,早在远古的时候人们就开始驯养家犬了。
地支酉后是戌,属相鸡后面为狗。
鸡司晨,狗守夜。酉鸡之后迎来戌狗。
传说在选十二生肖前,猫和狗都同人的关系十分密切,
猫认为狗吃得太多,成天只是趴在门,没什么贡献。
狗认为猫成天只吃好的,也没干什么事,不过是念念经,吓唬吓唬老鼠,也没什么贡献,
他们争执不休,于是一同到玉帝面前评理。
玉帝问狗:“你一顿吃多少?”狗老老实实地回答:“我每天看门守园,一顿一盆。”
玉帝又问猫:“你一顿吃多少?”猫灵机一动,说:“我会念经,抓老鼠,每顿吃一灯盏。”
猫只是想巧妙地告诉玉帝,也不只吃一灯盏。
自己会自食其力,抓老鼠吃,那么,他的贡献就一定会比狗大了。
听了狗和猫的话,玉帝断定,猫吃得少干事多,贡献比狗大,
狗一听,气愤极了,觉得猫用不光彩的谎言来胜了自己,
于是就一边骂,一边追咬猫。
猫自知理亏,一路跑个不停,到了家也不敢露面,东躲西藏,不敢出来。
但是选十二生肖时,下面的天官并没有按照玉帝的旨意办,
并将其改成,谁先到谁就可以当上十二生肖,将玉帝的意思改成排队制。
狗得知后趁着猫躲避它的机会,和同鸡一块去天宫队当属相,
鸡连飞带跑,排到了狗的前面,
躲在暗处的猫很久不见狗的影子,出来后才知道狗抢先排队当属相去了,
它连忙飞跑到天宫,排在猪的后面,
哪知小老鼠耍了个手段,藏在牛角中抢先当了属相,猫结果与属相无缘。
从此,猫恨透了鼠,见了就咬死,
狗虽然当上了属相,但诚实正直的他始终不原谅猫。
在现实生活中,狗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
从远古的渔猎时代开始,人类就已经驯化狗为自己服务,
捕捉猎物,看守家园,守护农田,放牧巡山,供人观赏。
狗不仅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也是人类最忠诚的伙伴。
任何情况下,狗都不会背叛自己的主人。
所以,狗以自己的忠诚,赢得了人类的信任,它作为人的属相是无可争议的。
晚上7—9时(即“戌”时)黑夜来临,狗看家,
守夜的警惕性最高,并产生一种特殊的视力和听力,
看得最远,听得最清楚,所以戌时属狗。
在人与犬漫长的相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熟悉狗的生理特性,
所以在人们想到一些神灵、图腾的时候,肯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犬。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比如苗族、瑶族等都将狗作为本民族开天辟地的始祖。
北方也把狗当做图腾,满族、赫哲族将犬视为保护神,犬死以后还要给它厚葬;
女真人禁止杀狗,当然穿狗皮的衣服更是不行的。
还有在古书中记载的“犬封国”、“犬戎”应该都是以狗为图腾的。
我们先来说个词语——“狗官”,别以为这是在骂人啊,古时候还真有这个官职!
据《史记》记载,汉代的时候设置管理狗的“狗监”,
刘禹锡就有诗说:“再入龙楼称绮季,应缘狗监说相如。”
这里面说的就是司马相如因为被担任狗监的同乡举荐,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而步入仕途。
到了东汉后期,汉灵帝更是爱狗爱到了痴迷,狗官成为了当时让人极为羡慕的职位。
南北朝的时候还给狗加以封爵,例如有“狗夫人”、“郎君”等称号。
另外,《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刘备没有起事之前特别喜欢养狗。
要养狗,又没钱,刘备只能编织竹席.草鞋等物品去街上卖,
换得些许钱币,买些食物养活自己和狗狗。
十二生肖中就数狗用来骂人的词汇最多。
这是因为人和狗相处的时候比其他动物都要多,
人们在攻击对方时,喜欢把狗身上的缺点映射到人的身上,于是有了各种丰富的词汇……
在民间,素来就有“狗来富贵”的说法。
一是因为古人认为狗可以驱邪避煞,保护家宅平安。
二是人们发现狗的叫声“汪汪”与“旺旺”谐音,可以旺财、旺运、旺事业。
狗的听觉、嗅觉都远胜于人类,十分机警,能够迅速察觉身边的危险并作出反应。
佩戴玉雕狗,不仅能够提升人的运势,还能祈愿佩戴者拥有敏捷的身手与灵活的头脑。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忠诚是十分重要的品德。
《忠经》中阐述道:“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也就是把“中”放在心上,不偏不倚,尽心竭力。
狗一旦认定主人,便会一生守护,忠诚善良的品质令人类也为之动容。
《华夏风范》平台由纵横华媒国际发起打造,致力于向全人类阐释推介更多具有地方品牌特色物产、中国城市文化底蕴、中国人民精神特质、中国经济社会力量、中国智慧与自信的优秀文化,为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人类发展与进步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