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组织的《谢谢了,我的家》编写组完成写作。
目录
为国为民
朱和平
粗茶淡饭吃饱就行,干干净净穿暖就行
张喆
干啥得像啥
陈君宝
该花的钱千千万万都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分一厘都不能花
钱永刚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欧阳自远
要学好真本事,以学报国
耿瑩
你的根是这片黄土地
高秉涵
你要活下去,娘等着你回来
潘敬新、潘宏达
你怎么让病人到外面去等呢?
丘成桐
寻孔颜乐处,拓万古心胸
范石钟
人这一辈子,要做有意义的事
矢志不移
张旭蕾
人都是在眼泪中成长的,但不能被泪水所淹没
杨晨
胆量是可以锻炼的
赵蕊蕊
你来这里是干什么的
沙祖康
男子汉要扛得住,阳光总有照到我们家的时候
张鹤珊
长城救过我的命,你要守好它
叶超群
只要叶家人在,灯塔就会亮着
苏芮
不要气馁
刘大铭
没有人会同情你流下的眼泪
平安
为什么不继续唱下去呢?
西茜
你要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张京川
男人一定要有血性
吴纯
强者不是没有眼泪
谋时而动
谭孝曾
有屁股不愁挨打,砖头瓦块还有翻个儿的时候
詹俊
我们詹家是读书人
叶永烈
年份日期不能忘
徐立平
做就要做到最好
陈卫林
就算是弹棉花,我也是最专业的
李晓洋
选择了,就要对得起
王津
甭管干什么,要静下来
齐宝力高
时时刻刻跟自己过不去的男人才能办大事
张学浩
你胆子真大
蒙曼
诗必盛唐
张宇
“泥人张”已经结束了
曾凡一
一心多用是一门艺术
刘轩
现在几点钟
吴蛮
我们希望你蛮一点
言传身教
周令飞
管自己去生活
李昌钰
虽然没有钱,也要干干净净
倪萍
你有一碗饭给别人吃,自己饿肚子,这叫帮人。一锅饭你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
蒋小涵
你长大以后会后悔的
扎西顿珠
不要忘了羊拉乡
孔德墉
诗礼传家
傅琰东
一家人就应该好好的
肖全
我们应该多去理解、多去沟通
汪朗
吃饭啦
宋菲君
我心里被四件事所占据:天上神明与星辰,人间艺术与儿童
牟长雨
爱上了,就一直要爱下去
张国强
二白呼,你别说了!
陈春花
那好吧
齐慧娟
可以吃了
任继宁
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
蔡笑晚
立大志,做大事
徐善曾
嘿,他是你的亲戚吗?
前言
序
魏地春
“家风”一词,乍听有些抽象,实则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和情感。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既影响了一个人的境界格局,也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华民族自古有“家国天下”的文化自觉,家是中国人的人生起点,是信心的源泉和精神的依托。家谱,家训,家书,家规,各种物质的、非物质的家的产物,都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随着社会形态、价值体系、科学技术的演进,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在不断进行着时代性的变化,焕发出新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风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
《谢谢了,我的家》第一季中,讲述了54个家庭的故事和家风文化:有的忠正,有的仁义,有的严谨,有的恬淡,有的纯朴……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的优秀品质和文化基因——忠诚、仁义、宽厚、自律、勤勉、创新……而且这些故事既传承了几千年,又发生在我们身边,所以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情感共鸣,被这些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物激励着,打动着,感染着,温暖着。
我们看到一辈又一辈的言传身教,一家又一家的立德立言,汇聚成家国历史,雕琢出民族的风骨和神貌。这些故事就是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正所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透过小家的故事,我们能够看到整个国家生机勃勃的文化魅力。《谢谢了,我的家》正是找到了“家”这样一个中华民族精神血脉中重要的文化基因,找到了人们的情感认同,深入挖掘了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凝神聚气,为坚定文化自信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成功途径。
《谢谢了,我的家》以家庭为同心圆和切入口,既原汁原味地呈现了家的温情与亲切,又解读了家风厚德载物的深远意义。54个人物,54个家庭,他们的家人和先辈中,闪耀着孔子、鲁迅、齐白石、徐志摩、钱学森、汪曾祺等一串具有深刻文化印记的名字,勾连着历史与当下的文化认同。这是主创团队在研发和策划阶段始终追求“立意要高、格调要高、品质要高”的一个体现。家风讲述者和先辈之间,通过“时光瓶”这一巧妙的象征,架起一座代际沟通的桥梁,将家庭记忆形象化,贯通着古今先后,绵延着家国万里,既呈现出当下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也刻画出中华民族的一道文化缩影。
在全球范围内,对于家庭观念的注重让华人形成了一种牢固稳定的文化认同。《谢谢了,我的家》播出后,许多海外观众纷纷通过各种形式表达了他们的兴奋和激动。诚然,中国人的家庭教育模式让炎黄子孙无论身处何地,都带着中国人的风骨——那是祖先留下的“胎记”和“烙印”,这让全球华人血脉相通,世代相亲。《谢谢了,我的家》和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天然有着相互促进的特质。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如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已经组建,推动广播电视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如何发挥平台优势,做好以“家”为题的文艺作品,这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引导社会的良性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在全社会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号召的行动中,央视以《谢谢了,我的家》为答卷,做到了不失位,重品质,有担当,传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此基础上,人民文学出版社将访谈节目的对话体大胆调整为故事体编辑出版,完成了一部当代中国人的口述史,目的是让更多的读者能够受到启发和教益。
听说《谢谢了,我的家》还要制作播出第二季、第三季,期待未来《谢谢了,我的家》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感怀和收获。
后记
韩丹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可见,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人已经明确意识到身、家、国、天下的四位一体关系。由此可见,家风、民风、国风亦相辅相成。
家规、家训和家书都是家风的重要物质载体。周文王在病重时训话太子,留下《保训》,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文家训。而其中“昔前人传宝”一句表明,在周文王之前已经有了总结宝训、传承家风的文化现象。此后数千年间,一份份家训,一封封家书,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花园里竞相绽放。从《弟子规》到《菜根谭》,从琅琊王氏家训到《放翁家训》,从司马迁的《命子书》到《曾国藩家书》……
细读其中一条一款,我发现,中国优秀传统家风有三大特点。
一是中国古人在树立家风时各有侧重。孟子说“养身莫善于寡欲”,刘备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苏洵说“入则孝顺父母,出则和睦乡邻”,于谦说“清风两袖朝天去”,张文端说“让他三尺又何妨”。可见,每个家庭从自身具体情况出发,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提醒家人应该注意什么、避免什么,如百花齐放,千姿百态。
二是中国人在树立家风时是互相借鉴的。在重视家教育、重视社会风化的文化氛围中,中国古人一家一户的家规、家训,走出一墙一院,跨过一山一水。千家理,万家话,交流融汇,取长补短。在优秀家风面前,中国人素来没有门户之见,始终采取兼容并蓄的开放心态,毕竟所有的家规家训都秉持一个宗旨——向善向好,力求完美。所谓殊途同归、大道至简。有了海纳百川的胸怀,中国的家风文化才气象万千,才厚重持久。
三是中国人的家风是与时俱进的。不言而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家风穿越了千秋万代,裹挟着滚滚红尘,铭刻下时代烙印。中国人的家庭教育的宗旨没有变,但是具体内容在变化。一方面,我们以扬弃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取精华,弃糟粕。另一方面,我们根据社会的发展为传统文化灌输新鲜血液。近代以来的《钱氏家训》《傅雷家书》》等,都是佐证。所以,我们的家风历久弥新,老而弥坚,德合无疆,世代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而对于干部家庭而言,“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好家风,是中国传统的现代传承,是中国人的精气神。好家风,如化雨春风,护着家、护着国。
显示部分信息
《谢谢了,我的家》展示了悠悠中华*深刻的精神原色,拼接出中华文化的图片,递出了中华文化的名片。——中央电视台总编室节目研发部主任吴克宇
《谢谢了,我的家》呈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个小家的不同色彩,提炼出了若干有关家风的金句和警句,实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康震
《谢谢了,我的家》开拓了国际传播、国家形象塑造、中华文化传承的新高地,体现了价值追求和文化自信。——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
《谢谢了,我的家》从感恩定位出发,将家风、家教、家传三者全一。——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