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狗大战:异烟肼毒狗到底有多危险?快科技

最近几天,网络上出现了投放异烟肼(jǐng)以毒杀流浪狗的大讨论,甚至有人将异烟肼戏称为“狗立停”,认为此药一出,就可以消灭街上的所有流浪狗,以及没有拴绳的宠物犬。

然而,这是真的吗?异烟肼到底是什么药,它真的能够在安全的前提下毒杀犬只吗?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异烟肼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是,对于患结核病的人来说,这个名字则耳熟能详。

早在1952年,异烟肼就投入市场了,它是一款经典的抗结核药,能够杀死或抑制结核杆菌,效果非常好,而且价格非常低廉,因此,几乎是每一个结核病人都必须服用的药物。

常见的异烟肼片(药房网)

当然,异烟肼也并非完美的神药,它同样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服用异烟肼的人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也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包括斑疹、丘疹等;更严重的,还有可能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如果过量服用,还可能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和肝炎。

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告知病人这些可能的糟糕后果,而长期服用异烟肼的结核病人最好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

这款药物看起来跟狗一点关系也没有,为什么人们会想到用它来毒杀犬只的呢?

其实,这起源于一起意外事故。

1995年7月2日,保定市某酒楼经理饲养的一只1岁多、体重约5公斤的西施犬,在夜间11点忽然发病,全身肌肉痉挛、呼吸困难、大便失禁。主人将它紧急送到兽医院,但也回天无力,犬只在零点时分宣布死亡。

后来查明病因,原来是服务人员在晚间8点左右喂食时,本来要给西施犬投喂帮助消化的食母生片,但结果误将异烟肼片(规格:0.1克/片)投入它的碗里,导致了中毒的发生。

1996年的《犬异烟肼中毒》报告(《中国兽医杂志》)

这个想法似乎挺合理的,不过,为了街上人类的安全,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对于犬只来说,异烟肼的致死剂量是多少呢?这个剂量会不会危害到人类呢?

我们回顾一下1995年夏天那只倒霉的西施犬,它的体重大约5千克,那么250毫克的异烟肼就可以毒死它,而它吞下了三片0.1克的异烟肼药片。

俄罗斯街头被异烟肼毒死的狗(Pinterest)

一般的狗体重大约5~10千克,如果想要扑灭所有狗,起码一次性要放置0.5克的异烟肼。那么,这个药量对于人类来说有没有害呢?

成人的异烟肼口服剂量为一次0.1~0.3克,而有研究表明,当每日摄入的异烟肼超过6mg/kg的时候,有20%的长期服药者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

尽管街上的人不会每天去捡路边的异烟肼吃,但一次摄入0.5克的异烟肼,绝对是存在安全隐患的。

更令人不安的是,会去捡路边异烟肼吃的人,更可能是天真无知的小孩,他们的体重更轻,对药物也会更加敏感。

夹着异烟肼片的毒香肠,剂量极大(爱卡汽车)

然而,提出“街边投放异烟肼”这样的解决方法,是不是太过粗暴野蛮了呢?

要知道,人们一开始的诉求,是想要一个安全的公共环境,而不是到处布满危险药品的斗兽场。

THE END
1.肺结核处方药竟成“毒狗神器”,部分网店无需处方可随意购买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类商品的交流区,还聚集了大量讨论如何毒狗的网友。有买家留言称:“实测无效,三五斤的狗都弄不死”“今天发现笼子不见了,估计是成了。”在提问区中,更是很多人询问“弄狗有没有用?”“用了之后多久放倒?”……对于这类留言,有商家回复称:这是实验用的,不能用于动物,更不能毒害小动物。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612946779153752066
2.如何看待一小区狗圈被毒死(由异烟肼毒狗想到的)如何看待一小区狗圈被毒死(由异烟肼毒狗想到的) 小区有疯狗怎么办? 小区有一家人养了条中性狗,那条狗见人就叫,特别凶,而且主人也不栓绳子,狗目前还没有咬人,但还是想解决问题,该不该报警? 这种情况,你可以给社区反应下,看他们还能解决吗。。不能的话就报警吧,这个问题也很严重,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狗咬人怎么...http://www.027yaju.cn/xingshianjian/347770.html
3.动物与人全世界养狗最容易的国家,却有无数人想要毒死邻居的狗2018年,一篇名为《遛狗要栓绳,异烟肼倒逼中国养狗文明进步》的文章在社交媒体大范围传播,这篇文章详细指明了如何使用异烟肼(一种抗结核药物)毒杀宠物狗及流浪狗。 文章最终被举报删除,但事后异烟肼一度脱销,甚至被全网下架。直到今天,如何使用异烟肼以及形形色色的替代品毒狗,仍然是一门方兴未艾的“学问”。 https://www.meipian.cn/38fakjcp
4.网友发帖扬言"今夜毒狗"记者调查未发现狗中毒青岛半岛网“今夜毒狗,明日直播,饵已备好。”2月4日晚,一篇网帖引发网友关于小区养狗问题的大讨论。发帖网友称已在浮山后小区放置好了带毒的食物准备毒狗。5日,记者在浮山后调查发现,受天气影响出门遛狗的居民较少,没有出现小狗吞食有毒食物的事件。记者随后发现,该网友因不堪狗患,曾多次发表毒狗言论。 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302/20130206/news_20130206_2075275.shtml
1.用木糖醇怎么方式毒狗久而久之,除非狗因排泄或催吐排出木糖醇,否则狗必然陷入两种疾患:其一是极低的血糖导致低血糖;其二是因过量胰岛素导致肝脏过于亢奋,“运动”过量导致肝脏坏死 轻度中毒诱发的低血糖会令狗萎靡,嗜睡。重度中毒导致肝脏坏死那就致命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用木糖醇怎么方式毒狗...https://www.xuexi88.com/zhishi/539878.html
2.投毒毒狗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法律如何规定有犯罪事实,需要追求刑事责任;投毒毒狗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法律规定:《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投毒毒狗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法律如何规定 展开...https://m.66law.cn/v/wenda/2229393.aspx
3.宠物毒狗事件揭秘(以狗被下药吃什么为切入点的警示)养宠知识作为人类的好朋友和家庭成员,宠物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关爱。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宠物毒狗事件也时有发生,不仅让家庭失去了一份重要的亲情,更是让人们对于宠物的安全问题产生了更深刻的反思。本文将以最近发生的宠物毒狗事件为例,从各个角度分析毒狗事件的背后原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希望通过本文对于宠物爱护教育...https://www.pettb.cn/article-23305-1.html
4.怎么把狗毒哑不伤害狗(偷狗贼用的药水究竟是什么)毒狗针的制作原理非常简单。一般偷狗贼们会自制一个发射毒药用的简易弓弩,然后在上面按上装有剧毒药水的针管,遇到小狗时只需要将毒药喷洒到狗身上或击中小狗就可以生效。他们用的毒药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剧毒氰化物,一种是肌松剂。这两种药又是如何做到无声无息地将小狗毒害呢?https://www.welltone.com.cn/zqkj/27223.html
5.投毒毒狗的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专家导读 投毒毒狗的立案标准是只要有犯罪的事实,那么就可以构成刑事犯罪,对于此行为就会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一般构成犯罪就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就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投毒毒狗的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 一、投毒毒狗的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 投毒毒狗的立案标准:有犯罪事实,需要追求刑事...https://mip.64365.com/zs/1353145.aspx
6.有话“漫”说丨恶意毒狗,底线何在?有些人就是怕狗 2024-07-11 09:16:19 追风人 过激行为不可取 2024-07-11 09:19:04 追风人 恶意毒狗,底线何在? 2024-07-11 09:21:29 风向决定发型 这种行为应受到谴责 2024-07-11 09:24:08 三寸不烂之舌 养狗这本无可厚非,但应遵循规则。 2024-07-11 09:27:58 蓝天下的女孩 无论如何,狗狗...https://www.sctv.com/news/detail?id=1810964152117813250
7.那些毒狗的人是什么心态?第1页伤害狗?狗主人不允许。硬要伤害狗,狗主人甚至爱狗群体都会围攻你。 有缺陷的制度没能保护好被狗伤害过和存在被伤害可能的人们,过去这类群体像一盘散沙,而如今大家因为"毒狗"聚起来了,因为人权大于狗权,为了保护人类,愿意牺牲部分狗狗的利益,采用无差别"投毒"的方法,彻底清除受到伤害的可能。在这里,我个人认为文明...https://tinynews.org/new/61754533/1
8.成都频发“毒狗”事件,法律必须明确划线这些藏在隐蔽处吸引犬只的食物,有的夹带刀片,有的泡过药水,有的掺有异烟肼。数月以来,出现类似事件的地点已有数十个之多。事发后,有宠物饲主卧底加入了本地“恨狗群”,发现群内成员长期讨论如何毒杀犬只,有养狗人士怀疑毒狗事件如此频发,与这个群聊内的成员不无关系。https://t.m.youth.cn/transfer/toutiao/url/pinglun.youth.cn/wztt/202211/t20221118_14139086.htm
9.异烟肼毒狗的法律分析丁金坤的法律博客假疫苗事件,激发了社会对狗安全的关注。疫苗可能是假的,而狗咬是真的,如何办?近来,网上流传一种以异烟肼毒狗之法。异烟肼是一种治疗肺结核的处方药,对人无害,对狗是致命毒药,少量即可致狗死亡。现在已经发生有人用此药毒狗,毒杀的对象是不栓绳的狗。搞的养狗者人心惶惶,唯恐栓绳的狗一不小心亦是中枪,此...https://dingjinkun.blog.caixin.com/archives/185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