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曾是古代三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及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BBC纪录片《三城记》哦)。
因此在历史上,它是拜占庭Byzantium、是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也是伊斯坦布尔Istanbul。
2000年来,东西方文化在这里激烈的撞击,欧亚元素在这里交融,造就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城市。
伊斯坦布尔如今拥有40多座博物馆、20多座教堂和450多座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蓝色清真寺、君士坦丁堡赛马场、地下水宫、托普卡比老皇宫和大巴扎……最常被打卡的古建筑几乎全部集中在老城区。
但这些,我们今天通通都不讲!
小编想告诉你一个秘密,
那就是——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无论是生活的街巷,还是古建筑的角落,
其实都被数量众多的神奇生物占领了!
来,我们就来讲讲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刁民”
被“喵星人”占领的土耳其
●
○
01
千百年的猫历史
土耳其的猫,不是流浪猫,是街猫。
走在土耳其任意一座城市的街头,
基本每走几步就能收到喵星人的召唤。
可能是一声喵叫,可能是一次对视,
也可能是一场碰瓷。
关于土耳其猫咪数量之多有两种说法。
一是说:伊斯兰教认为猫是圣洁的生物,土耳其全民穆斯林,受教义影响,对猫咪非常友好。因此猫咪们的生存环境非常适宜,安稳的一代代繁衍下来,数量就越来越多。
二是说:千百年前,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是重要的通商港口,货船如林,而船上频繁的闹鼠患,水手们会带几只猫上船捕鼠,而到达伊斯坦布尔港口时,经常把猫扔下船,这样就导致猫咪们越来越多。
无论是哪种原因,也许是二者皆有。
总之,如今的土耳其,
已经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猫之国。
伊斯坦布尔的猫
自由地出入于人类的生活,
介乎于野生与驯养之间。
成千上万只喵星人和伊斯坦布尔共生了数千年。
02
呸,人家才不是流浪猫!
伊斯坦布尔街道中会摆放着一些餐盘,
居民会不定的购买一些猫食放进去。
而猫咪们也早对这种相处方式习惯成自然。
猫咪们可以自由出入百姓家里,
他们没有主人,更像是街上的住户,
人与猫达到了一种高级的自然和谐状态。
所以本地人有一种说法:
土耳其的野猫不是野猫,
是居民,是街猫。
▲别出声,老夫在狩猎。
▲我告诉你,你这么走不对!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是遗迹守护兽
街猫们种类丰富,
你不时会看到一些漂亮的惊人的猫咪,
他们也不属于任何一个人,而是属于整条街。
猫咪们丝毫没有主子的骄傲,
遇到往来的行人会主动搭讪。
如果你很友善的呼唤他们,
他们会大摇大摆的走到你身边,围着你,
不停的蹭着自己高傲的头颅。
▲书中自有小喵喵
▲圣索菲亚大教堂,两只喵在射灯旁取暖
▲海边凹造型的喵~
倘若你蹲下来挑逗他们,
那么很幸运,你被选中了。
你的双腿大概会成为他们的蒲团,
他们会矫捷的一跃而上,
找个舒服的姿势趴下,
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然后假寐起来。
▲在车站和你一起等车的喵~
▲在机场陪你候机的喵~
▲咖啡店门口打盹的守卫喵~
一个地区里动物的性格,
是可以反映出当地人秉性的。
土耳其人的友善温柔便可见一斑。
爱动物的人,能坏到哪里去呢?
03
当地人类&政府是怎么对待喵星人的?
路上到处都是政府建造的猫窝,
为它们提供遮风挡雨的住所,
政府人员和居民都会在碗里放满
猫粮、罐头、鸡肉等食物和水。、
在伊斯坦布尔,
你几乎找不到一只瘦的猫,
足以见得这里的伙食有多棒!
虽然有时候喵星人未必会领情,
偏不睡在窝里……
但真正的爱不就是这样——
我为你遮风挡雨,不求回报和感恩,
而是放任你自由……
除了政府安置的猫窝狗窝外,
居民也会自发给喵星人提供一些过冬用品,
比如毯子、垫子,
让它们不要着凉、睡得舒服……
《爱猫之城》拍到了一些
只供猫狗使用的水边人类写的文字。
可以说是非常严肃而热烈的爱了……
有的店里有捐款箱和小费箱,
店主们会把这部分资金用来买猫粮或是给猫看病。
伊斯坦布尔的猫,
与其说是流浪,不如说是散养,
走到哪都有吃的喝的,走到哪都有窝可以睡觉。
人类无尽的善意,令他们拥有
无拘无束和古灵精怪的性格。
拥有特权的还有汪星人!
土耳其的狗子生活同样幸福。
比如在以弗所古城这个土耳其著名旅游景点,
有一只四仰八叉的狗就躺在人来人往的售票处,
可见对人类很信任了……
仔细观察,会发现
土耳其大部分的野狗,
耳朵上都有防疫标志,
表明这只狗狗已经注射过疫苗,
可以放心同它们玩耍。
政府还会定期为流浪狗做绝育手术,
术后恢复后,再将狗放回原处。
土耳其人爱猫爱狗非常出名,
有条件的会在自己家养,
没条件的,也会尽力去帮助它们,爱抚它们。
逗比人类甚至还会给狗子戴上围巾……
在欧洲遭遇罕见低温天气的时候,
土耳其还有过「蓝毯子行动」。
原来这是土耳其的一位牙医发起的活动,
定制专用的蓝毯子帮助流浪动物抵制寒冬。
牙医还会和附近商家商量好,
如果脏了或者被遗落了,可以联系自己,
他会带回去清洗再重新发放给流浪动物。
更多人陆续加入到“蓝毯子计划”中,
那抹蓝已经成为低温天气中特别的风景。
事实上,在“蓝毯子计划”之前,
还有很多当地人都做过帮助流浪动物过冬的善举。
比如开放店面或商场让它们入内避寒,
给它们提供纸箱和毯子保暖等。
两个小朋友看到狗狗有些害怕,
成年人就上前引导小朋友和狗狗交朋友。
这温暖的一幕正好被邻居记录了下来。
可能是整体社会氛围的影响,
很多父母都会早早地开始教育子女
如何友好地对待这些小家伙。
耳濡目染之下,
当地的很多小朋友小小年纪
就知道如何正确地和小动物相处。
▲一只流浪狗闯进了露天演奏会,场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觉得狗狗影响了表演。
▲当狗狗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就地躺下时,现场还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伊斯坦布尔,属于所有可爱的生物。
▲棉花堡顶端的希拉波利斯古城,有一只喵守卫着雪山下的古罗马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