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爱狗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把狗当作朋友,当家人,拒绝吃狗肉,甚至有爱狗人士去高速公路上拦截运狗车救狗,指责吃狗肉的人没人性,是野蛮人。但同时也有很多人认为狗属于牲畜类,吃狗肉是中国人的传统,没必要上纲上线到道德层面,形成了两种观点对峙的局面。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素食主义者宣扬不吃任何肉,不杀生,却从来没看到有人拦截运猪车,运牛车,运鸡车,几乎一边倒地认为猪牛羊鸡就是供人类吃的,为何有这种差别呢。笔者认为,这种差异是由狗本身“通人性”、中西文化差异和西方强势的文明造成的。

有的爱狗人士呼吁不要吃狗肉,因为狗对人类的贡献大,比如警犬,导盲犬,但警犬、导盲犬是现代社会才有的。而在中国古代,牛才是对中国的贡献最大的。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农耕文明,种田离不开牛,牛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很多朝代都禁止民间杀牛,如果按照爱狗人士的贡献看法,牛是最不应该被吃的,应该养到老死。但中国人始终没有把不吃牛肉上升到宗教禁忌的程度,对于那些老病没有劳动能力的牛,该杀的还是杀,该吃的照样吃。中国人对牛的定位仍然是牲畜,是为人类服务的,既然老了没用了,那宰杀就很正常了。而古代西方国家西方国家对牛也和中国人没太大区别,除了印度,没有几个国家不吃牛肉的,但牛对他们也做了很大的贡献。现代社会不需要牛耕田了,养殖场的肉牛只有被杀之后才能体现出自己的贡献,这点很符合贡献论。但奶牛的情况却不同,奶牛活着的时候就能不断地为人类贡献牛奶,为商家贡献利润,按照贡献论,奶牛应该在不能产奶的时候被供养起来。但现实正好相反,一旦产奶量降低,奶牛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淘汰后去哪里呢?当然是被送到屠宰场,然后被人吃掉,这可是全世界共同的做法,很显然,贡献论无法自圆其说。

正是因为牛对中国人的贡献大,所以牛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牛在人们心目中往往是勤勤恳恳,敢于奉献的形象。用老黄牛比喻勤勤恳恳,不计报酬,任劳任怨的人。而狗与中国人的关系虽然很密切,也有通人性,狗不嫌家贫等正面评价,但更多地却是低三下四、肮脏、猥琐、凶狠、帮凶、可怜、寄生的代名词,比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狗改不了吃屎的性、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掀门帘——全仗一张嘴。最难听的话几乎全部与狗有关。鲁迅作品里的狗,对富人摇尾乞零,对穷人狂吠,“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把梁实秋噎个半死。狗虽然相对聪明,会逗人乐,但在古代中国,狗只能算是“玩物”,能帮助人类耕田才是最重要的。狗在中国人心目中始终上不了台面的。

正因为如此,有些姓“苟”的人因为不堪尴尬,申请改姓,并证实祖上实际姓敬,因为避后晋皇帝石敬瑭的敬字被要求改为“苟”,但这只是其中一种情况,“苟”姓也是百家姓之一,但因为与“狗”同音,很容易让人尴尬,索性改了吧,至于是否都由敬转来的,已不重要了,最后改姓成功后敲锣打鼓的庆祝,还给派出所民警送了锦旗表示感谢。但与羊同音的“杨”姓和本来就姓羊姓牛的人从来没听到过要改姓的。人们可以接受老牛小牛的称呼,却难以接受老苟小苟的称呼。即使狗的优秀的品质,中国人也很少拿来比喻人,比如狗的忠诚是全世界公认的,但中国人却没有拿狗夸人的,比如夸赞一个人忠诚的时候绝对不会说“你对你的另一半的忠诚就像你家的狗对你一样”。

相比之下,西方人把狗当作朋友,话语中的狗没有任何骂人的意味。他们眼里,狗是一种亲切、友好、快乐的代名词,Anolddog——经验丰富的人,年事已高的人,Anolddogbarksnotinvain——老将出马一个顶俩,Acleverdog——聪明的小孩子;伶俐的小伙子……爱狗也被认为是一种美德,美女们会告诉你“loveme,lovemydog”——爱我?先爱我的狗,有点像中国的“爱屋及乌”。西方人的狗几乎享受到“人权”,有堪比人粮的营养丰富的狗粮,有美容院、医院为狗猫服务。在他们眼里,吃狗肉是大逆不道,是野蛮人的行径。有法律保障动物权益,虐待动物的人可获有牢狱之灾。英国人甚至敢用他们万能的上帝来开狗玩笑——上帝倒立,把God倒过来写,不就是dog狗么?

那么既然传统上狗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高,吃狗肉也没人反对,那为何这些年却变了呢?最大的原因当然是狗”通人性”,相对于牛木讷的性格,狗能更好地与人互动,逗人乐,更像是人类精神上的伴侣,或者说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不会说人话的“人”,但在过去中国人连温饱和基本人权都难保证,更别说什么狗权了,于是为了人而牺牲掉狗就很好理解了。如果一个人对一个死去的牲畜过于伤心的话,会被人笑话,别人会说你死了条狗比死了亲爹还难过,北京话叫“矫情”。所以只好装作无所谓的样子。但随着西方文明的传来,这种情况就开始变化了。

西方文明是一种比较强势的文明,但这里说的强势并不是指武力上的,更多的是他们对外的影响力,他们的理念确实能戳中人心,无论自由平等博爱这些高大上的,还是狗是人类的伴侣和朋友这种普通的,都能引起共鸣。因为狗狗通人性的特性,很多国人本来就对狗狗很深的感情,但过去却不能理直气壮的表达出来,现在比咱先进的国家都说狗是人类的朋友,不吃狗肉,于是他们终于有勇气地说出“你看人家美国人欧洲人都不吃狗肉”,咱们中国人也不要吃狗肉了,这才是与国际接轨,要做个文明人。而其他“牲畜”没有狗的这种“通人性”的特征,被吃被杀自然也就没什么人反对了。欧洲人为了吃鹅肝酱,用高压泵强迫喂给鹅超大量饲料以形成脂肪肝,这些鹅终生都生活在痛苦中,虽然有人呼吁终止这种变态也不健康的美食,但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没办法,只能怪鹅不够通人性了。

THE END
1.为什么会喜欢小猫小狗,人类需要拥抱公园的背包中放着一只被主人抛弃的猫,猫咪满脸的委屈 小奶羊 380跟贴 猫咪:孩子我的孩子,你快把我的孩子还给我,报警我要报警 爆笑西瓜菌 3449跟贴 猫咪低头舔毛下秒突然去世,僵硬倒地瞬间主人看哭:陪了我4年多 江西旅游广播 424跟贴 猫咪偷走了小鸡,公鸡交涉无果后,以其道还治其人之身 水哥说世界 453...https://m.163.com/v/video/VVGC2C5CF.html
2.关于“爱狗爱猫”人士…关于“爱狗、爱猫”人士…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在微博发现的一篇文章,个人感觉有点偏激。https://www.jianshu.com/p/a1f7dceb199c
3.爱狗人士目前已经极端化了,包括部分的爱猫人士在内,因为他们爱,所爱狗人士目前已经极端化了,包括部分的爱猫人士在内,因为他们爱,所以就要强迫别人去爱,这些人是自私的。 我虽然也喜欢猫猫狗狗,但从来不是极端化的爱,甚至是极端化要求别人也跟我一样爱狗,因为别人做不到,甚至很多人做不到。 尤其是普通人在面对爱狗人士所谓的爱犬时,大多数时候不是喜欢,更多的是关心狗有没有打...https://www.360doc.cn/article/53774125_1076440920.html
4.美国网站调查显示:爱猫人士中单身族更多英国《每日邮报》9日援引调查结果报道,爱狗人士交友更广,脸书上好友人数比爱猫族平均多26%,而且性格更活泼、更爱自家萌宠、爱情路上更百折不挠、线上线下人际交往更多。不过,爱猫族接到的“求约会”邀请更多,但他们更喜欢说自己累了,更爱观赏影视等室内活动,喜欢打扮得美美的往沙发上一躺。爱猫人士更喜欢科幻...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9CaKrnJWZmZ
1.猫狗爱好者性格大不同,你是哪一个?而爱猫的人看重的则是喵咪能提供给人的情感反应(比如当人陷入孤独的黑暗中,猫咪那软软毛毛的爪子和肉垫,能给人带来那一刻最需要的温暖)。 >04> 爱狗的人…… 更支持社会阶层和不公平? 《时代杂志(Time)》曾有过一则报道:爱狗人士大多是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的支持者,而爱猫人士更多是自由党(Liberal Pa...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article/121149/
2.有爱猫爱狗人士,为什么没有爱猪爱羊爱牛爱鸡人士?爱猫爱狗人士有很多,以至于猫狗已成为头号保护动物,有非常多的流浪救助站,我也曾经在网上云领养过小猫小狗。 同样是动物,其他的动物却没有小猫小狗同样的保护,因为他们最终的宿命是被人吃掉吗可是在以前养狗也是为了吃,即使现在也有,但是狗肉店铺少了非常多。 对于这个问题想问问各位的看法。 客观的来看待这个问...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67444247/
3.广交会深观察:爱猫爱狗也有骨灰盒?宠物经济冲刺万亿新蓝海广交会深观察:爱猫爱狗也有骨灰盒?宠物经济冲刺万亿新蓝海 过去3年,国内外疫情蔓延,中国企业外贸出口压力陡增。不过,有一个行业却依然在高歌猛进,那就是宠物经济,随着城市化水平提升、年轻族群更重视自我价值,中国的宠物经济正在向万亿规模跃进,出口市场空间也不断扩大,在4月23日到27日举行的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https://m.gdtv.cn/article/1ab60b27c960f360cc1e72f932f947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