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社区|趣缘群体是推动人类解放的关键——访社会学者孙哲

“科技会改变未来社会的组织方式吗?”

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经过了四个阶段:从血缘、地缘、业缘,再到趣缘。如何在尊重边界的前提下,促进人们的交流和包容?在孙哲看来,未来社区的重点是发展“趣缘群体”。如此,利用高科技打造社区中的第三空间,促生社区趣缘群体,就是人在未来得以解放的愿景。

孙哲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社会学系助理研究员

UC=《城市中国》孙=孙哲

技术应当作为“媒触”

UC:如何看待目前提出的未来社区?

孙:当未来社区有具体载体的时候,概念才会慢慢落地。如果只是一些概念指标的话,就会变成表皮化东西,跟生活没有直接的关联。

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目前社区里的突出问题就是遛狗和停车。要想解决,一种办法是运用社会关系的重组。比如遛狗主要涉及到妈妈群体和爱狗人士这两个群体。是否可以让两个群体互相协商,遛狗和遛娃分时段使用社区空间?这是一种办法。

因此,前者的方法会形成一种群体之间的社会关联,后者通过技术手段去解决,但群体之间的关系还是割裂的。出了问题去找技术公司,但不会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这也是最容易出现的一种表象式的未来。

技术方案会带来一种更加垂直化的管理,就像现在“城市大脑”直接通过传感器对标到个人,但是个人并没有自下而上地形成一种自组织能力。这完全是硬件的、分化的结构。那么,如果一个社区里面形成了一种议事会,以社会关系而非高科技的方法处理问题,这样算不算未来社区?

北京东南三环某处小区。因断头路和停车位不足,小区间的公共道路几乎成为停车场。(摄影/宋敖)

UC:这些利用社会方法解决社区里的问题,多多少少也会利用到技术手段。

孙:是会用到。问题在于哪个是本体,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如果传感器是主体,人就是被打散的,传感器就是可以让你不跟别人接触。另外一种就是要跟人接触,是促使人互相交流的。这不一定是拒斥科技的问题。所以有没有可能是两种结合的未来。

技术因素让很多事情更为便利,但它不只是便利,还能实现一个触媒(trigger)的作用。科技设备应该在社区中促成新的情景空间,促进人与人的交流。简单来说,未来社区可以有高科技,但它需要促成一种新的社区结构,而不是变成一种控制系统。

反邻里与第三空间

UC:怎么理解未来社群?

孙:中国城市社区中的底色,我称之为“反邻里”。这在封闭小区商品房业主身上体现得最明显。花一两千万买套高档住宅,就是想不认识邻居。遇到问题只跟物业打交道,而不是和邻居打交道。这点与“都市性”(urbanity)有关。都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的一大不同,是人们在高速流动的社会中能够有匿名的能力和隐私权,而不会在村口被七大姑八大姨所非议。因而这种“反邻里”其实有其正当的一面,这是城市给人带来的一种选择的权利。

然而这种个体化再推演下去,就会产生负面效应,如日本出现的“无缘社会”:全自动的酒店、一个人的拉面店等等,完全匿名化、分割化的社交,城市人真成了老死不相往来。我们原来总觉得这跟日本的国民性有关,后来发现这是一个“都市问题”,日本只是超前了一些。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化到一定程度之后,也会出现类似的病症。

怎样在都市人的“个体化”偏好与“无缘社会”的两难之中找到出路?“未来社区”或许是一个新的情景:也就是在人们享受孤独的权利被充分尊重的基础上,人们重新选择结成社群。这时候人与人的社交就不是被动的,而是因为各自的选择而创造新的价值,这是未来社区有可能的“高级”之处。

UC:未来社区具体的空间组织形态会是怎样的?

孙:我觉得一种可能的形态是出现“社区第三空间”。如果自己家可以叫做“第一空间”,邻居家是“第二空间”,那么社区中一个有边界范畴的共享空间就可以称为“第三空间”。社区居委会都有活动室,这就是一个第三空间。但是因为风格原因,青年居民都不去,就慢慢变成一个老年人的空间。现在的青年人在社区是不可见和不呈现的状态,是一种主动的“宅”。

现在都市中国的“反邻里性”,是与乡土中国的“强邻里性”对应的。在计划经济时代,不论是乡村还是大院,居民都有“强邻里性”。邻居之间要么不来往,来往了一定会经常串门。但是这不符合现在青年人的方式,一旦认识了就要串门,这是非常重的心理压力。大家为了避免这种强社交,当对门的陌生人反倒简单。

《城市中国》在金地格林世界举办邻里工作坊,社区居民在社区活动室共同讨论社区更新。

社区即确定边界

UC:在高度流动性的今天,社区、住区的概念还成不成立?

UC:在这些社区的缝隙间,会不会变得混乱?

孙:社区本身是避免混乱的。但是会出现科技本身的不可控造成的混乱。比如人脸识别中的黑客。原来的黑客只是黑掉个人电脑。但是以后要是出门都不带手机,光刷脸,这种物化的系统被黑之后,对于人的肉身的攻击会非常大,不亚于传统的自然灾害带来的危险。

这就是为什么像旧金山要禁止人脸识别。这是在切断一个连接,相当于网络的归网络,现实的归现实,中间一定需要一些确认的东西,一些不那么方便的,需要手动的东西。人脸识别会造成虚实边界完全模糊了,所以网络一旦有事儿的话,人就回不了家了。旧金山就是想设立一个边界,在技术治理和人的治理之间制造一点麻烦。这样会有一个硬件重启的可能性,不要那么高科技,保留一些人为性。

用科技打造趣缘群体

UC:三四十年后,当第一批e时代的人老去后,我们又会怎么样呢?

孙: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赛博格,就是义体人。比如我们带着眼镜,本质上我们就是赛博格了。眼镜是一个现代性的装置,只是没有通电而已。使用谷歌眼镜的人就是我们身边新一代的赛博格。与我们一般印象不同,真正对于赛博格有刚需的,其实是老年人而不是青年人。比如谁会更需要用到波士顿动力公司(BostonDynamics)的外骨骼,我们以为是给快递的搬运员,其实真正需要的是下肢力量不足的老年人。所以,当我们老去之后,有可能变成第一批赛博格。如果身体哪个地方失效了,就需要一个外骨骼义肢去增强。在网络原住民看来,这些都很正常,因为我们对于这些义肢根本没有文化排异。

UC:未来,社区和社会的关系会怎样?

孙:其实社区和社会各有其机制,一个是确立边界,一个是打破边界。社区更多是居住空间,具有较强的边界属性。社会是一个基于职业身份的合作关系,具有更强的包容共生属性。如何在尊重边界的前提下,促进人们的交流和包容?我觉得重点是发展“趣缘群体”。

英文里的society或者association,不管是政治的还是体育的,本质上都是一种趣缘群体。社会在未来就应当是趣缘群体来组织。如果理论化来讲,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经过了四个阶段:从血缘、地缘、业缘,再到趣缘。从氏族部落到村落,人类从血缘进入地缘。然后从社区到社会,就是从乡村到都市,人类又从地缘进入业缘。乡村没有劳动分工,人人都是农民,但都市社会的基础就是各种各样的职业群体。

但是职业分工还并不能完全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在中世纪,职业行会都有自己的神,职业变得神圣化。当行会被神化后,我们现在说的匠人精神,本质其实是一种别无选择。在一个完全的职业分工社会,一个铁匠的孩子依然只能做铁匠。我们可以赞美其匠人精神,但是不要忽略这是不是人们真正想做的。“趣缘”比“业缘”给人更多选择的可能,更能激发人的主动性。

THE END
1.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0第39期(总期39期)在线培训课程世贸组织将迎来首位女性总干事 据悉,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主席戴维·沃克10月8日宣布,成员经过两轮磋商后决定,新任总干事将在两位女性候选人中产生。这意味着世贸组织将迎来成立25年来首位女性总干事。 沃克说,第二轮磋商后,尼日利亚候选人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和韩国候选人俞明希继续参选总干事。总干事遴选的第三轮...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65.html
2.微博既然美国对中国的“狗权”这么关心,那中国的狗出事美国那当然不会不管不问。我们来看一下爱狗组织在抵制玉林狗肉节时美国干了啥。 在这帮狗粉们在中国用各种闹剧抵制玉林狗肉节时,美国加州也发起了声援活动,美国还发起了20万人签名抵制狗肉节,还有人称要联合起来去美国告洋状。真是奇怪的很,中国的一条狗碍上美国...https://m.weibo.cn/status/4675595173367230
1.社区调查报告范文15篇一是组织保障。 成立优化环境领导小组,一把手负总责,全体班子成员共同参与,共同研究方案抓谋划,共同制定措施抓落实,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分工配合、参建单位上下联动的组织领导体系,使优化环境切实做到了年初有计划、有部署,年终有总结、有落实。 https://www.unjs.com/baogao/6697855.html
2.惠州有个流浪猫狗组织,成立4年多已救治流浪犬上千只!惠州流浪猫狗组织是一群爱狗爱猫人士自发组织的一个机构,专门救助我市流浪动物。该组织发起人刘女士和丈夫以及几个朋友在东平开了家咖啡馆,同时进行流浪犬只的救治工作。她告诉东时记者,自机构成立至今4年多时间,据不完全统计,已救治流浪犬只上千只。“这些流浪犬只有些是市民直接弃养放在我们店门口,有些则是市民...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811/20/c1677645.html
3.大事件盘点——政策篇中国连锁百强企业湖南佳惠百货有限责任公司与国际SPAR组织于本月签订了合作协议。佳惠百货加入国际SPAR组织。国际SPAR成立于1932年, 总部位于荷兰, 是世界最大的自愿连锁组织和食品分销企业。 点评:国际SPAR在中国至此已有五个合作企业, 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技术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h1mp9so.html
4.你的爱心捐助,全进了骗子的腰包一个打着爱猫爱狗的组织,开始养羊。 这不相当于厨子不看菜谱看兵法吗? 行,你爱看兵法我也管不着,但得先把饭做好吧? 大街上还有那么多流浪猫狗,你的犬舍还要靠大家救济。 一个每天在社交媒体上拉救济的团体,怎么就突然养羊了? 按这个逻辑继续想。 https://www.ithome.com/0/435/599.htm
5.爱狗人士高速上强拦运狗车被撞,廊坊交警:双方均涉危险驾驶“我们不是爱狗人士,是监督食品安全志愿者,目的是协助政府严查非法运输、阻止未经检验检疫、来源不正的狗肉流入餐桌。”唐华说,他们在进行相关监督工作时,通常会在摸查线索后,跟踪相关车辆,并向沿途警方报告,配合警方执法。 “后来在高速上发生的事情,并不是有组织的,我们只是在一个微信群里发语音说了这个线索,后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66309
6.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13篇(全文)12日,近50名来自新疆、上海等地的“爱狗人士”在约定地点围住王某要求其向公众道歉,“爱狗人士”怒火也波及王某父亲,王某汽车也被踩踏。 狗权面前,人权无存。 狗,作为人类最忠实的伙伴,在当今社会不仅仅意味着看家护院,更是一种精神伴侣。爱狗的人发起各种爱狗组织,其中包括救助站、医疗站、禁食狗肉、防止打杀狗...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h3weoln.html
7.“爱狗”的经历作文(通用30篇)如果说,仅一些居民区闹腾点这些“爱狗”文化,倒也可以搁浅不提,更不知当今人士如何之想?数月前媒体上有这则报导,一群爱狗人士,成立了一个组织,名为“爱狗委员会”,这些成员,竟然上了高速公路,拦车放狗。原本说好照价付款的他们,在事后呢?狗成了流浪狗,那些主事“爱心”的成员又去哪儿呢?我还想跟这样的“爱...https://www.ruiwen.com/zuowen/jingli/4780343.html
8.入党家庭成员介绍范文(合集17篇)篇6:入党申请书怎么写家庭成员 敬爱的党组织: 我志愿加入中国,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党员家庭成员入党申请书范本。 https://www.hrrsj.com/wendang/qitafanwen/774185.html
9.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合集15篇后勤组:团总支组织部和素拓督察部 比赛场地申请、布置、礼仪和相关后勤保障。 执行组:团总支策划部 执行活动策划。 各分组活动流程安排: ★策划组 (1)10月15日,成立活动策划小组,明确活动内容及相关程序,讨论活动策划并进行人员分工。 (2)10月15日至17日,对策划作出整理,相应的修改后,定出终稿,以便于公关组使...https://mip.wenshubang.com/zhiyeguihuafanwen/2424560.html
10.大学生宠物店的创业计划书(通用10篇)3)固定客源与附加服务:我们将每月出台一些促销方案,吸引更多的客户。适当时候可以成立会员制,成为会员能享受更多的回馈和升值服务。 每年可组织几次户外宠物出行活动,以拉近和客户的距离。 四、经营策略 市场竞争其最终目的是占领市场份额,实现企业的盈利目的,并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小犬纯衣廊的经营策略首先符合市场...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iliao/chuangyejihuashu/594888.html
11.双向奔赴!流浪猫有了“食堂”和“新家”此外,党组织牵头、自治团队制定了“爱猫爱狗不扰民”自治公约,确定了“不随意投喂、不喂剩饭菜”“不多放猫粮、谁喂谁清理”“不影响他人、不发生冲突”“不极端爱猫、不伤害动物”等行为准则,形成“爱猫但不扰民”的社区氛围。 爱心汇聚,更多居民成为“守护人”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341915
12.结构化面试放生面试题理解组织中权属关系(包括权限、服从、纪律等意识) 人际间适应,有效沟通(传递信息) 处理人际关系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 应对思路: 1.怎么看谈谈理解和认识(影响、原因、处理原则) 2.怎么办(1)沟通(2)协调 要么搞定所有人,要么搞定所有事 处理原则: (一)主动性 ...https://blog.csdn.net/qq_41996549/article/details/13119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