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军事专家们很快意识到军犬的价值,并征召部分军犬在军队和内保部门担任警戒任务。1920年代,在莫斯科近郊组建了日后赫赫有名的苏联中央军犬学校,从高加索山地征集来的大约200条高加索犬成为该校的首批学员。这些高加索犬在经过训练后,分配到连级部队,执行巡逻、协助战斗等任务。
为了应对德军的猛烈进攻,苏军打起了动物的主意。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中央军犬学校和莫斯科民警学校提供了500条军犬,利用苏联科学院院士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和狗对人类的信任,对这些军犬进行欺骗训练——在训练场上的坦克底部放入食物,紧急训练军犬钻入,实际上每个军犬身上都绑有炸药,如同恐怖分子胁迫受害人穿上炸弹背心一样,只不过当时没有无线遥控技术,无法在远处引爆,只能在炸弹背心上安装一个高高的把手,一旦军犬钻入坦克底下,就会触动把手,引爆炸弹,军犬尸骨无存,希望用这种行为能够缓解前方的溃败。
反坦克犬虽然在初期对德军坦克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迫使德军在前线以防止狂犬病的名义进行了杀死一切野狗的行动。但是,随着火焰喷射器的使用,反坦克犬逐渐失去了作用,因为怕火是每种动物的天性!
另外,苏军在训练军犬进行自杀攻击时,大部分使用苏军坦克,这样就使军犬牢牢记住了苏军坦克的模样,加上苏军坦克使用的是柴油,更加深了军犬的记忆——要吃肉,苏军坦克底下嗅,结果是苏军训练的自杀军犬把自家的坦克炸了!
幸存的军犬逃向自己的阵地,苏军指挥官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命令士兵向它们开枪扫射,绝望的军犬扭头向德军逃去,迎来的又是一阵弹雨,一名德军士兵日记里回忆一只濒死的德牧犬还在向他摇尾巴。
苏军中的前线督战队不但督战人,也负责击毙临阵脱逃和不服从命令的军犬,为了惩罚训练员的教导不利,命令他们枪杀自己的军犬。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训练员都是冷血的,一些人因此拒绝再当训练员,少数人甚至带着军犬当了逃兵。一位曾经的训练员写道:“它们不知道周围发生了什么,受伤了会向路过的德国人或者苏联人求救,它们只是些3到5岁智商的孩子。”
1942年后期至1943年,喧闹一时的苏军反坦克犬开始从前线部队中撤离。
反坦克犬是一种不人道的武器,因为它是利用狗对人类的信任来达到目的。但对战争初期的苏联来说,这是一种“绝望时期的绝望手段”,虽然狗牺牲了,但它有可能换回国家当时最缺乏的资源——若干青年的生命。但不管怎样,无论人类战争谁输谁赢,跟动物都没有半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