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岭的寒风从白桦林间吹过,宛如刀割般袭击着人的脸庞。在这冰封雪盖的白桦林中,战士陆星遇到了他生命中最严峻的时刻:孤身一人与两名企图越境的武装分子对峙,巡逻分队的其他战友一时无法赶来支援。现在,这名年轻的士兵只有一支冲锋枪、4个弹夹和军犬陆陆。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火。陆星依托着白桦树做掩护,压制住了两名逃犯的交叉火力,并击伤了其中一人。陆星正准备将伤者擒获时,隐蔽在一旁的另一名逃犯举枪射击,子弹击中了陆星的肩膀。不等那人的手枪射出第二发子弹,军犬陆陆箭一般地咆哮着冲上去,准确地咬住了他持枪的右手,手枪当即坠地。陆星忍着伤痛,抡起枪托砸在逃犯的背上,然后将其死死地压在身下。
在陆星拼尽全力制服第二名逃犯的时候,第一名被击伤的逃犯醒了。他挣扎着捡起手枪,瞄准陆星,扣动了扳机。“咔嗒!”左轮手枪的弹仓转了一格,子弹却没有射出。陆星并未察觉十几米外有一支手枪已经瞄准了他,然而左轮手枪轻微的响动却没有逃过军犬的耳朵。陆陆发现了逃犯黑洞洞的枪口,此时,逃犯再次举起了手枪,千钧一发之际,陆陆迎着枪口扑了上去,挡在了陆星和逃犯之间。“啪!”枪声响了。腾空而起的陆陆一头栽落下来,子弹迎面从它口中射入,陆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主人挡住了子弹。逃犯被军犬的无畏震撼了,仓皇间被陆星当场击毙。
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一部名为《白桦林中的哨所》的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其原型就是东北边防军犬部队的战斗经历。这部电影一经公映便引起了轰动,边防军犬的忠诚与勇猛撼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灵。电影的生活原型,以及为影片拍摄提供军犬演员的黑龙江省军区军犬训练队也因此声名鹊起。
时隔二十余年,当年的故事流传至今仍然感人至深,而边防巡逻环境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今天,沈阳军区为东北边防部队的每个连队都配发了军犬。而东北边防一线执勤的军犬,均出自黑龙江省军区军犬训练队。说起这些,有些腼腆的申云利教导员洋溢着一脸自豪的喜悦。他骄傲地介绍说,在边防巡逻途中发生军犬报警、军犬擒敌的事例屡见不鲜,而他不经意间提到的,一个边防部队上报的军犬荣立二等功的故事,引起了记者极大的兴趣。
1994年夏,一次常规边境巡逻。走在巡逻队最前面的军犬春雷突然反应异常,军犬引导员知道,这是军犬在报警。
“可能有人越境!”巡逻队一面向上级报告,一面迅速利用军犬进行追踪。原来这是一起异国士兵武装脱逃的越境事件。逃兵向我国境内逃窜了十几里后,潜入了一户农家。通过军犬追踪,巡逻队很快赶了上来,包围了逃兵所在的房屋。那名逃兵自认为神不知鬼不觉,却没想到逃了十几里,屁股还没坐稳,屋外便响起了中国边防部队的喊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