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独家探访四川省委改革办全面深化改革“作战室”
任务上网专项小组、省直部门、市州在统一的工作体系下运转
督察可视实时更新的项目数据构成大数据库,宏观监控整个改革推进过程
经验推广复制推广已成熟改革经验,促进改革系统信息共享,动态排名倒逼比学赶超
□本报记者寇敏芳李淼
网线另一端是几百公里外的成都市商业后街,四川省委第二办公区十楼,四川省委改革办第二会议室,一场改革督察专题会正在进行。在这个被称作四川省改革“作战室”的会议室内,所有人都盯着墙上那面硕大的显示屏,“请及时做好对接落实工作。请及时回复办理情况。”督办通知生成,工作人员轻点鼠标,眨眼间便成功发送。
让整个改革“触网”。今年2月,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建成启用全面深化改革“清单制+责任制”信息化平台,链接起四川省委深改组领导成员、9个专项小组、所有省直部门和21个市州,把改革工作系统化集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挂图作战、分兵把守”。
6月12日,本报记者独家探访四川省委改革办“作战室”,直击四川省如何创新用一张“网”,下好改革这盘大棋。
任务清单上网
协同工作不再难
目前,平台用户已覆盖改革推进涉及的各个环节,上联省委、四川省政府主要领导,中接厅局、市州,下至省、市州改革办工作人员。
平台共设有8个子平台,涵盖改革对接、推进、监督、总结、推广等全流程。今年,四川省启动“四个100”改革任务,细化形成四张落实清单,分别为四川省领导直接抓方案落实清单、专项方案完成销账清单、重大改革试点落实清单、四川省委重大改革任务清单。平台上,清单中列出的改革任务,逐一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推进进度和成果检验形式,可量化、可考核。
督察全程可视
警报灯常亮常鞭策
到2020年,改革任务是否完成,主要有两大考核依据,一是四川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确定的256项改革任务是否完成,二是出台的专项改革方案和方案中的具体改革事项是否完成。
任务分工表明确后,实时更新的项目数据构成大数据库,可以宏观监控整个改革推进过程。
平台上,一个小人奔跑在进度条上,他的“脚下”,是四川已“跑完”的改革项目,截至目前,长长的“跑道”已跑过40%,到2020年,他将跑完全程。这条“跑道”是四川省256项改革总任务的进度条,截至目前,256项改革总任务实际完成102项。
另一个数据是四川省已出台的方案落实情况。已出台的118个改革方案共1414项,目前已完成725项。
如果说奔跑的小人是对改革者的激励,那么,未完成事项中的警报灯则是对改革实施者的鞭策。
成效推广广泛
四川经验上“榜单”
经过前3年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四川改革工作进入出经验、出成效并总结推广的新阶段。
平台给改革成效推广插上电子“翅膀”。记者看到,平台专门设置改革经验推广示范平台、改革资讯信息共享平台等子平台,复制推广已成熟改革经验,促进改革系统信息共享,成为四川改革探路经验的“藏经阁”“推广站”。
四川省委改革办负责人表示,今年准备对四川省100个改革试点专题调研评估,试点取得经验、经评估可推广的,就在平台更及时更广泛发布。
在改革资讯信息共享平台,不仅有中央、四川省委深改组会议精神共享,还有重大课题研究报告等深度信息。其中的“外省深改组已经审议专项改革清单”模块上,点击地图上某省,就能清晰看到该省深改组目前开了多少次会,审议通过多少个专项改革方案,这对四川改革人来说,无疑也是一种自我鞭策。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xinmin.cn2024AllrightsreservedTech-vm-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