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
华图教育|2022-11-3018:07
收藏
中国共产党为发展国民经济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是()
A、重点发展城市经济
B、重点发展农村经济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优先发展轻工业
---------------------------------
答案:
C
解析:
关键字: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心环节。
我国在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因此,本题选C。
理解记忆:当时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重工业,如大力发展钢铁、机器制造、国防工业、车辆制造等。
知识扩展:
“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他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他的民主制度”的建立者是A、伯利克里B、穆罕默德C、汉谟拉比D、亚里士多德---------------------------------
正确答案
暂无
武昌起义后,袁世凯重新掌握清政府实权的原因有①控制北洋新军②立宪派的支持③帝国主义的扶植④革命党人的妥协A.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本题是一道组合式的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分析理解能力,属于一果多因的类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把握住题干中的“重新掌握清政府实权”,而非篡夺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权。抓住这一点,首先就可以排除(4),故B、D两项也可以排除。而A、C两项中都有(1),故而只要判断出(2)(3)哪一个正确,即可得出答案。立宪派梦寐以求的是实行君主立宪制,又无任何实权,即使他们支持袁世凯,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不能成为袁世凯重新掌握实权的原因。而袁世凯控制北洋新军,既具有镇压辛亥革命的实力,又具有统治中国的能力,因而帝国主义选其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爱因斯坦的贡献。爱因斯坦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一生中最主要的贡献是提出相对论。所以答案选C
诗词是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红军长征胜利C.抗日战争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根据“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的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正确;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B错误;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C错误;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错误。故选A。
“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克郎’”。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A.大跃进时期B.农业合作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D.改革开放时期---------------------------------
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根据材料中“近代”“英国人”及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可以判断为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故A项正确;《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开放天津等为商埠,故B项错误;《马关条约》是甲午战后签订的条约,开放重庆等通商口岸,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故D项错误
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A.脊髓中
B.大脑中
C.小脑中
D.脑干中
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完成缩手反射.同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还把神经冲动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因此完成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故选:A
由材料“第一面插在标明为菲律宾的地方,第二面插在关岛,第三面插在夏威夷,第四面插在旧金山”说明日本不仅要夺取美国的殖民地菲律宾,而且要挑战美国本土,该插图反映日本海军的野心,一定程度上预示出美日之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陆军的战略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日本对一战结束后所签订的《五国海军协定》的突破的野心,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美国对小人书的信息的态度,不能反映美国情报部门战前对日本国内动态保持高度关切,故D不符合题意。
1929~1930年,苏联对美国的进口额占苏联总进口额的25%。之后美国与苏联展开经济战,双方贸易大幅下滑。然而,自1933年后,美国寻求与苏联加强经贸联系,并于1933年11月16日与苏联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态度的变化折射出A.美苏双方经济实力的调换B.苏联对美国经济外交的成功C.美国经济发展政策的调整D.美国对苏联发展模式的推崇---------------------------------
结合时代背景来看,1930-1933年,美国对苏联的态度由与其“展开经济战”到“加强经贸联系”的变化,折射出美国经济政策从自由主义到国家干预的变化。C正确;材料不能反映美苏经济实力对比状况,A排除;美国态度的变化,并不是苏联经济外交成功的结果,B排除;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不会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D排除。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