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5月9日发布今年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根据消费者投诉热点及典型案例,梳理了黄金销售、宠物消费、旅游出行、电影放映等方面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突出问题。
黄金销售不规范现象频发
网购商家销售黄金克重和材质等与宣传不符,甚至伪造品牌和认证证书售卖假黄金;黄金销售店铺关门跑路,消费者购买“托管”黄金到期无法兑现;“一口价”黄金饰品纠纷多。商家故意不告知黄金饰品具体克重和换购限制条件,消费者购买时“一口价”,更换时按克计算。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黄金和黄金饰品时应尽量选择信誉良好、售后完善的品牌或经营者,不要贪图便宜购买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黄金饰品。经营者在销售“一口价”黄金饰品时应当以显著标识标明,避免与其他黄金饰品混淆销售,并主动告知消费者“一口价”黄金的具体克重和售后限制条件等,减少消费者因不知情购买而引发纠纷。
宠物消费套路层出不穷
中消协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交易全过程在同一个平台内处理的商家,并要求商家提供品种、健康状况等证明。商家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消费者遇到“免费领养”宠物套路或骗局时,可向商家所在地消协组织或行政部门投诉、举报,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旅游出行投诉热度不减
中消协建议:旅行社不得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未经消费者同意,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电影放映服务投诉增幅明显
电影购票App低价引流,如电影购票软件在影视排期或展示页面显示低价,但消费者点击选座购票时却无该价格座位;在电影院购买零食遭遇“价格刺客”,如电影院销售爆米花、可乐等零食未明码标价,消费者付款时才发现价格过高,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电影院退票纠纷多发,消费者在观影前申请退票遭平台或电影院拒绝,消费者认为不合理,引发消费纠纷。
老年群体频陷网络消费“陷阱”
编辑:唐港
汉水北上·润泽三秦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西安国际传播中心成立
抛妻弃子,逼原配自尽,成名后甩了原配的3位男星,一个比一个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