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伤人知假买假……这些民生案件被最高法工作报告“点名”

现在,中国网民人数已突破10亿,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网络社会。然而,网络暴力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让造谣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治理网暴,法院都做了哪些工作,一起来听听最高法的工作报告↓↓↓

严惩“按键伤人”

让公权力为受害者撑腰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从严惩治网络暴力。针对网络暴力“按键伤人”“按键杀人”,出台司法政策,严惩网暴恶意发起、组织及屡教不改者。明确网络侮辱诽谤,造成被害人、其近亲属身心严重损害后果,或者随意以普通公众为侵害对象等,以公诉案件追究刑事责任。杨某为泄私愤在网上散布未成年人私密信息,致被害人不堪受辱自杀身亡,被提起公诉,法院以侮辱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公权力要为受害者撑腰,网暴行为必须付出代价。

严厉惩处网络暴力

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让网络谣言的违法成本提高,法院都做了哪些工作?惩治网络暴力的这些司法政策出台后,目前有哪些成效?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主任林文学:网络暴力使得人人自危,大家都怕成为下一个被网暴的对象。人民法院必须依法严厉惩处,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通过网络侵犯他人,除了要承担删帖、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外,情节严重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去年,最高法院会同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布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亮明司法态度。

第一,根据网暴行为性质不同,分别以侮辱罪、诽谤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

第二,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组织“水军”“打手”,要依法从严处罚。例如杨某侮辱案,杨某将未成年人私密信息散布到网上,致未成年人自杀身亡,法院以侮辱罪判处其有期徒刑。

第三,为解决受害人取证难的问题,指导意见明确,在侮辱罪、诽谤罪自诉案件中,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在“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或者随意以普通公众为网暴对象”等情形下,适用公诉程序,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审理,用“公权力”保护被害人。

人民法院对人民群众的糟心事、揪心事、堵心事,坚持“如我在诉”,直面问题。除了网暴治理外,还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高额彩礼、家庭暴力治理等均发布典型案例或出台司法政策,加以规范和引导。去年全国法院审理涉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案件539.1万件,同比增长14.2%。

校园安全须共同守护

一句恶言伤人心,一个动作可能会伤人身。尤其是在校园内,同学间的一个玩笑,结果导致对方受伤。这种情况怎么办?在最高法工作报告中,一起因“抽凳子”引发的纠纷案件,也写入其中。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依法引领校园保护。小学生体育课意外受伤,家长起诉学校,校方已尽到必要教育管理责任和救助义务,法院判定学校不担责。对学校依规组织体育活动等不施以苛责,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学生校内“抽凳子”玩闹受伤,学校强调学生守则,老师经常提醒,已充分尽职,法院判决由“闯祸”孩子家长担责。孩子虽在校,家长也有责,校园安全须共同守护。

司法力量和温度

让学校与学生“双向奔赴”

在“抽凳子”案中,恶作剧同学家长被判承担赔偿责任,赔付十万元。学校也是被告一方,但法院最终判决学校不担责。

在校园里,学生受伤了,学校的责任要如何认定,法院办案中如何平衡各方权益,实现最佳效果?

对于学校是否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应参照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具体情况作出判断。学生校内“抽凳子”导致孩子坐空仰倒受伤案,学校已经对学生进行纪律、安全教育,反复强调遵守学生守则,老师经常提醒,受伤后及时告知家长并送医院治疗。法院认为,学校尽到了教育管理职责,不应判令学校承担责任,应由负有法定监护职责的闯祸孩子家长承担责任。

报告中对医患矛盾,明确医疗机构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的,不承担责任。让符合诊疗规范的医院有保障,让全力救治患者的医生受保护。

面对矛盾冲突,面对热点敏感问题,人民法院要坚持能动司法,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强化司法政策供给,促进良法善治,注重实质性化解矛盾,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用心办好百姓身边案。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审结涉新业态劳动争议案件14.2万件。破除以劳务连环外包、诱导注册个体户等方式规避用工责任的“障眼法”,有力支持依法维权。依法审理“宠物伤人”案件,明确饲养宠物是个人权利、管住管好是法定义务。

饲养宠物是个人权利

管住管好是法定义务

文明养宠物是共识,但是怎么才能落到实处,却是难题。对此,法院出台了什么举措来破解难题呢?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主任林文学:自家的狗“很萌很可爱”,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但不文明、不规范养狗对社区安全、卫生防疫甚至对他人人身健康带来危害。最高法院发布典型案例,落实民法典规定,明确了以下规则:

第一,饲养了禁止饲养的烈性犬、大型犬造成他人损害的,无论受害人有无过错,饲养人均应承担全部责任。比如,典型案例中刘某饲养了禁止饲养的阿拉斯加犬,尽管受害人逗犬,自身也有过错,但养犬人刘某依法要承担全部责任。

第二,饲养了不是禁止饲养的动物,如果违反管理规定,比如不束犬链、由未成年人单独遛狗,给他人造成损害,饲养人也要承担全部责任。只有在能够证明受害人是故意的情况下,才能减轻责任,但不能免除责任。

第三,饲养了不是禁止饲养的动物,也不违反管理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就没有责任呢?只有证明受害人故意时才可以免除责任,在受害人有重大过失时才可以减轻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要想证明受害人对于自身损害具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十分困难。所以要文明养犬,依规养犬。饲养宠物是个人权利,管住管好是法定义务。

诸如宠物伤人的案例,整个报告中有62个,报告用鲜活的案例传递价值导向,树立行为规则,引领法治进步。全国法院去年建立案件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加强管理,努力做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去年全国法院审理执行了4526.8万个案件,通过每一个具体案件,做实为大局服务,做实为人民司法。

“知假买假”裁判标准不一问题

得到规范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做实抓前端、治未病,以能动司法促推国家和社会治理。针对“知假买假”索赔,有利于惩治假冒伪劣,也存在借维权敲诈等乱象。发布典型案例,亮明惩治造假售假司法态度,明确只在“生活消费”范围内支持惩罚性赔偿,公众、商家广泛认可,延宕20多年的“知假买假”裁判标准不一问题得到规范。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主任林文学:知假买假,就是购买者明知是假冒伪劣,仍然购买,并主张价款十倍惩罚性赔偿的行为。知假买假十倍惩罚性赔偿有利于惩治假冒伪劣,也存在借维权敲诈勒索等乱象。社会各方面一直存在不同认识,司法实践也不完全一致。最高法院发布典型案例,亮明了惩治造假售假的鲜明态度,同时依据《食品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精神,明确在“生活消费”范围内支持惩罚性赔偿请求。这一司法态度,不仅依法支持消费者维权,发挥人民群众对违法行为的监督作用,也有利于维护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比如,张某分46次购买46枚过期咸鸭蛋,一枚咸鸭蛋2.2元,依照赔偿金额不足1千元按1千元赔偿的规定,起诉商家赔偿4.6万元。法院认为,这不符合正常消费习惯,依法认定张某购买咸鸭蛋总价款101.2元为“生活消费”,支持10倍惩罚性赔偿共1012元。

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除了加重民事责任外,人民法院在办理民事案件中,发现生产销售行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可以通过司法建议等方式建议行政机关进行查处,发现涉嫌刑事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通过立体打击、源头治理,共同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THE END
1.我买了一只泰迪宠物狗,但商人没有解释空运费。我必须自己付空运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564741.html
2.网购宠物猫因故在发货前申请退款法院:解除合同有效网购新浪财经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虽然宠物猫属于特殊商品,但在发货前,消费者有权解除合同。李某在下单后十小时内申请退款,此时商品尚未发货,因此不存在滥用解除权,解除合同有效。法院进一步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卖家页面中的“一旦付款拒绝一切退款要求”...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1-20/doc-incwteuk5312908.shtml
3.我买了一只狗三天后发现有问题,店家不退不换可以投诉针对店家不退不换的问题,常见处理方式包括与店家协商、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拨打12315电话投诉。选择哪种...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7996157.html
4.客户购买宠物猫,过了一段时间,却寻找商家要求无理由退款。客户购买宠物猫一段时间后要求无理由退款,从法律角度可参考以下内容进行处理:查看是否符合无理由退货条件不适用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若宠物猫属于消费者定做的,或存在鲜活易腐、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及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等情形,则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http://www.9xang.com/advice/detail-244.html
1.浙江消费维权网在详细了解双方争议焦点后,工作人员表示,宠物作为活体商品,没有明确、规范的质量标准,如何合理协商确实存在难度。为合理处置这起投诉,维护好消费者权益,工作人员建议,依据猫瘟病毒特性,存在2-9天潜伏期,可将猫送回宠物店安置照顾,等潜伏期过后再用试纸检测,如未测出阳性那就不存在后续问题,若测出阳性,则由商家负责...https://www.zj315.org/News/ArticleDetail.aspx?iIY2ISQvqOAmPbtzFxIx0Q==
2.川渝比邻地区2023年度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发布在第42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四川省泸州市、自贡市、内江市、宜宾市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与重庆市黔江区、江津区、合川区、铜梁区、璧山区、荣昌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川渝比邻地区2023年度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案例1: 川渝携手护农,“唤醒”灵芝菌包 ...https://www.chuannan.net/toutiao/207863.html
3.未成年消费退款流程请问未成年人大量消费能全额退款吗? 消费8000元左右购买宠物 咨询 60人阅读 未成年人消费不退款。派出所管吗? 咨询 11人阅读 未成年人消费问题能不能退款? 咨询 10人阅读 未成年人消费问题能不能退款?。 咨询 122人阅读 冲动消费 可以退款嘛 咨询 140人阅读 推荐西城区消费权益法规专业平台律师团队,可在...https://m.66law.cn/laws/1888871.aspx
4.现在国家到底有没有关于活体宠物不退货的法律吗?现在国家到底有没有关于活体宠物不退货的法律吗?根据《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的规定,无理由退货权只存在于通过网络、电视等途径购买商品的情况。对于实体商店的消费,没有法定的无理由退化权,具体是否可以无理由退货,由消费才与商家在消费合同中作出约定。 消费者权益保障法 第二十五条 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https://www.chongwugo.cn/1100.html
5.美国通过《宠物保险示范法》:怎么给宠物险“立规矩”?F. 如果需要由有执照的兽医进行任何体检、从而实现承保,宠物保险公司应在购买前明确、醒目地披露体检的必要内容,并披露体检文件可能导致预存疾病被排除。 G. 如有适用的等待期和要求,必须在购买保单之前明确且显著地向消费者披露。 H. 宠物保险公司应将(A)至(G)小节(含)中要求的所有保单条款的摘要包含在标题为...https://insurance.hexun.com/2022-08-26/206649007.html
6.出售未经检疫合格的活体宠物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经营者将未取得检疫合格证且携带高风险传染病病毒的活体宠物出售给消费者,隐瞒没有取得检疫合格证的真实情况,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经营者应向消费者返还购物价款并承担购物价款三倍的赔偿责任,消费者实际产生其他经济损失的,亦应赔偿相应经济损失。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2/08/id/6880979.shtml
7.东莞发布2023年度十大消费维权案例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一般来说,两种情形下会出现消费者不能认同的高价维修:一是维修工艺本身较为复杂、费用确实也比较高,但商家为了招揽业务,故意在平台上低价揽客,待维修时再收取高价维修费用;另一种是维修服务费本身不高,但商家故意...https://news.dayoo.com/guangdong/202403/11/139996_54640985.htm
8.宠物店办卡拒绝退钱适用调解吗商家办卡不退费适用调解。商家不退款,消费者可以和商家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去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相关的管理部门查清事实,如果符合退费标准都会要求商家退回剩余款项。行动建议: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经营者以预https://m.64365.com/special/hjwrsjsc/
9.宠物刚买回家就病死?法官教您这样维权!南方plus在2019年,大沥法庭受理的该类案件达21件,其原因是大沥镇有规模较大的宠物交易市场,容易产生该类纠纷。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南法君请到了大沥法庭的季鑫法官,与大家分享一下宠物买卖的典型案例及买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据季法官介绍,部分消费者从宠物店购买了宠物狗之后,狗只即出现了疾病并且最后救...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3/13/c3254416.html
10.蜜雪冰城IPO,还投资了一家新茶饮;话梅开拓新店型“话梅坊...10月7日,抖音电商发布《「价格保护」服务规范》(新增),当消费者购买带有「大促价保」服务标识的商品,在价保承诺时间内,因商家调整同一商品价格,导致商品出现降价时,消费者可申请退差价。此规则适用于在小店平台经营的所有商家(跨境,拍卖,虚拟行业除外),将于10月14日正式生效。 https://www.tmtpost.com/5772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