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有人在家里养狗,半夜汪汪叫,让人没法睡。”“有些人遛狗不牵绳,不收拾犬便,有失文明。”连日来,不少读者向赣南日报民生热线8333666和问政赣州平台反映,部分市民的不文明养犬行为给他们带来了困扰。
市民:不文明养犬行为让人闹心
“我比较怕狗,每次在路上看见狗都躲着走。现在好多人遛狗连绳子都不牵,任由狗四处乱蹿,给行人造成恐慌。”家住章贡区的刘阿姨傍晚经常去河边跳广场舞,她说很多市民遛狗都不喜欢牵绳子,就算手上拿着遛狗绳,也只是装装样子。
“张家围路上有很多养狗人士在傍晚时分遛狗,狗在路上乱拉粪便,附近的居民屡屡踩中排泄物,大家觉得非常恶心。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整治这些不文明养犬行为。”黄先生说。
记者在赣州市中心城区走访发现,八一四大道、双江大道、五洲大道、五龙三路、京九路等路段的人行道上,经常可以看到狗的粪便。同时,也看到不少市民遛狗时不牵狗绳。
志愿者:应该遵守文明养犬规范
“文明养犬是对每个养狗人士的要求。我们建议每名宠物主都要给狗注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并为自己的宠物做绝育手术,以免宠物在春季发情期擅自离家,吠叫扰民。”章贡区小动物保护协会的志愿者陈青说。
陈青告诉记者,宠物主遛狗不牵绳,极易导致狗走丢。“希望每位打算养犬的朋友做好心理准备,决定养犬就要尽心尽责,不随意抛弃它们。宠物主也需遵守文明养犬规范,不养禁养犬,遛狗时要牵绳。同时,要看住自己的宠物,训练好它们,不让它们养成扑人、护食、随地大小便的恶习,不能影响他人的日常生活,在遛狗时用报纸、捡屎袋收拾好狗的排泄物,维护公共环境卫生,这是每一个养犬人的必修课。”陈青表示,文明养犬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宠物负责、对自己负责。
5月29日,就某些市民不文明养犬行为,记者采访了章贡区加强犬类规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散养犬只、遛犬不拴绳、犬只扰民、犬只伤人、犬只随地排泄破坏环境卫生等,这些都属于不文明养犬行为。”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个别市民不文明、不规范的养犬行为极易危害他人健康和人身安全,影响社会公共秩序、生活环境和城市形象。
该工作人员介绍,《赣州市城市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养犬应该遵守下列规定:按照犬类管理有关规定,依法办理养犬登记证,并对所养犬只进行免疫接种;加强对犬只的约束,采取束犬链、戴嘴罩等措施,避免犬只伤人和夜间扰民。携犬外出时,应当避让行人;禁止携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进入商场、学校;不得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遛犬。
“为进一步规范市民养犬,我们开展了春季犬类集中整治行动。此次行动对市民反映强烈的章贡区沙石镇阳光吉泰新城、章江新区华润幸福里、洪城巷社区等区域的扰民流浪或散养犬只进行集中处理,被抓捕的犬只将送往收容场所集中管理。”该工作人员说,章贡区还组织宣传队伍在公园、广场、社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文明养犬主题宣传活动,张贴和发放《章贡区关于加强犬类规范管理工作的通告》《致章贡区广大养犬人士的一封信》《赣州市章贡区文明养犬手册》共计1500份,并通过车载广播播放规范饲养犬只通告。该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犬只扰民,可拨打0797-7306169进行投诉。(见习记者彭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