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音喇叭广场舞哪些噪声最烦人?该找哪个部门投诉?

商场高音喇叭太响、楼下广场舞噪声扰民、楼上住户弹琴弹到很晚……近年来,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成为困扰不少居民的热点问题。

今年6月5日,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相较于以前的法律,新法确立新时期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总要求,重新界定了噪声污染内涵,针对有些产生噪声的领域没有噪声排放标准的情况,在“超标+扰民”基础上,将“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产生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界定为噪声污染。

日常生活中哪些噪声最烦人?群众遭遇噪声污染时,该找哪个部门投诉?噪声污染防治还有哪些难点问题亟待解决?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展开调查采访。

社会生活噪声投诉居高不下

近年来,噪声投诉举报量持续居高不下。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及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安、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受理的噪声投诉举报约401万件,其中社会生活噪声投诉占57.9%。

投诉涉及的社会生活噪声,有的是文化娱乐、体育、餐饮等场所经营管理者使用扩声设备、游乐设施以及生产设备产生的噪声。一位深圳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投诉,附近餐馆厨房安装的排烟设备噪声过大,每天从早10点至晚10点,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广西南宁市网友投诉,附近一家烧烤店经常经营到凌晨三四点,人声鼎沸、噪声太大影响休息。

有的是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音量过大或超出规定时段。据江苏南通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接警指挥大队(110报警服务台)大队长孙志勇介绍,今年以来,南通110共接到噪声扰民投诉1.9万余起,其中广场舞最多。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广场舞噪声大也是留言较多的问题之一。有安徽阜阳网友投诉,搬到新家4年,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晚上7点就开始跳舞,孩子学习受到严重影响”。

还有的是居民住宅区安装的电梯、水泵、变压器等共用设施设备产生的噪声。辽宁阜新海州区一位住户来信说,所住居民楼地下供暖换热站噪声扰民。四川成都高新区网友投诉,两部电梯轨道安装在住家居室同一面墙上,电梯运行时产生低频噪声,严重影响睡眠。

邻里间因为噪声发生的纠纷也屡见不鲜。家住山西朔州市的白女士不堪忍受楼上邻居每天吹笛子、拉二胡,用盆扣音箱振动楼板“反击”。今年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发出北京市首例“噪声侵扰”诉前禁止令,就是因为一墙之隔的邻居长期高频率、大音量弹奏钢琴,高龄产妇不堪其扰,诉诸法院请求停止侵权。

噪声源分散、管理部门不统一,治理难度大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表示,社会生活噪声的管理和执法具有一定特殊性,“一是管理部门不统一,工业企业的噪声污染防治由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监督管理,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具体由地方政府指定部门管理,涉及环保、公安、城管、房产管理等多部门,各地情况也不太一样。有时会因为管理部门不统一,产生相互推诿的现象。”

多头管理也增加了群众投诉维权的难度。以四川成都市2022年7月“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投诉受理汇总情况为例,255例投诉中有近70例属于社会生活噪声,但生态环境管理部门不受理。比如投诉温江区某海鲜烧烤店晚上10点至凌晨2点仍然噪声不断,得到的回复是:这一问题属于温江区公安分局管理,建议向区公安分局进行反映等。

王灿发表示,噪声源分散多发,也是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监测困难的重要原因。由于社会生活噪声源多发生在居民之间,如装修噪声、娱乐噪声、宠物噪声等,这些噪声很难监测和判断是否超标。比如居民弹奏乐器或进行家庭娱乐活动产生的噪声,等不到监测机构去监测,可能就停止了。

网友玮玮说,他入住新房半个月后,发现房子非常不隔音,白天楼上走路,推拉桌椅,甚至钥匙掉下来,楼下能清清楚楚听到。后来有人告诉他,可能是楼板太薄所致。

“住宅建筑一要降噪,降低室外交通运输噪声和建筑内电梯、水泵等噪声的传入;二要隔声,保障户与户之间的私密性。”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物理实验室主任燕翔介绍,以往出于建筑经济成本考虑,我国对声环境指标要求较低,加上开发商和设计单位对民用建筑隔声降噪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住宅隔声降噪不达标,导致住宅建筑噪声扰民或隔声问题的投诉屡见不鲜。

法律规制与提升居民共同生活的道德素养并重

燕翔表示,噪声污染防治法把民用建筑隔声降噪性能的要求,从生活舒适度提升到攸关居住者健康的高度。“噪声污染防治法明确了住宅开发商和销售企业的法律责任。未在销售场所公示住宅噪声情况、未纳入买卖合同、未在合同中明确住宅共用设备设施位置或者建筑隔声情况,属于违法行为。同时,国家标准也有较大进步。比如北京去年1月1日已经将分户墙隔声量限值从45分贝提高到50分贝,楼板撞击声隔声限值从不大于75分贝减少到不大于65分贝。”燕翔说。

“噪声污染防治法和新标准将倒逼房地产开发商和销售企业必须正视、重视隔声降噪问题。”燕翔指出,一旦住宅建筑隔声降噪未达标或建设销售不合法,购房者以健康危害、邻里矛盾等为由进行法律追责,属于环境污染纠纷。依据民法典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举证倒置”的规定,将由开发商或销售企业举证,购房者不再受“取证难”的困扰。

王灿发表示,类似钢琴声等邻里噪声纠纷,除了用法律加以规制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居民共同生活的环境道德素养。住在同一栋居民楼,人人都应让自己的行为尽可能不对他人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发生了邻里噪声纠纷,还可以通过居民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等社区组织协调解决。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以上)

THE END
1.卖家也承认了,我该如何维权?如果是卖家的原因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消费者可以与卖家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报消费者...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7849715.html
2.网上购买宠物狗被骗,该如何向监管部门反映?网上买狗被骗可以直接拨打110电话或者到案发地的公安机关报警。但是一般这类民事案件最好够找商家沟通协商...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496600.html
3.网购宠物如何防骗重庆机场公安为你支招卖家物流重庆市想要在网上买卖宠物的你可能也会在不经意间面临这样的风险。如何才能避免这些问题呢?重庆市公安局机场分局物流园区派出所来给您支招啦! 网上购买宠物前需要注意些什么? 核实卖家身份信息:在交易前,一定要仔细核实卖家的身份。查看卖家是否有正规的营业执照、相关宠物经营许可证等资质证明。可以通过相关政府部门网站或者平...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BVCIO30530MV8T.html
4.AI快报丨楼市贷款利率下调后,区域差别或成新风向网贷还不上最坏结果有哪些?网贷不还会影响孩子上学吗? 2023-01-11 网贷逾期一年屁事都没有了吗?借了很多网贷没有逾期影响贷款吗? 2023-01-11 12321投诉暴力催收可以吗?暴力催收可以拒绝还款吗? 2023-01-11 网贷的利息一般都是多少?贷款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http://wap.022net.com/xinwen/2022/0325/31815.html
5.狗扰民半夜可以投诉吗半夜狗扰民向哪个部门投诉狗扰民半夜可以投诉吗 半夜狗扰民向哪个部门投诉 半夜狗叫扰民,可以报警求助。警方如无答复属于不作为,可以向更上一级投诉。也可以向当地政务网站市长信箱或主管单位投诉栏投诉。如扰民情节明量轻微,主管部门有时候不做处理,但是答复是应该有的。 半夜狗叫扰民可以报警处理...https://mip.xiaokeai.com/dog/baike/21967.html
1.网上买狗被骗了,找哪个监管部门以上是关于网上买狗被骗了,找哪个监管部门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声明:该作品是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所整合的内容。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https://www.66law.cn/laws/3090643.aspx
2.www.gdhx99.com/mokaka37158.html《环球时报》记者多方联系,找到一位去年让4岁儿子上过冢本幼儿园的家长,据这位30多岁的专职主妇说,该幼儿园在“大阪幼儿园口碑榜”综合排名中等偏后(大阪市621所幼儿园中排第491名),不算餐费每月要3.6万日元,他们最初是“就近入园”,后因搬家退园。当时孩子回家哼唱“很古老的歌曲”让她感到奇怪,后来才知道该...http://www.gdhx99.com/mokaka37158.html
3.投诉公示企业服务热线办理进度查询 请登录 2024年11月26日星期二 投诉公示 企业服务 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 认为经营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我要投诉 您发现违反 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行为 我要举报 您需要了解 市场监管有关法律法规 我要咨询https://www.12315.cn/
4.www.zsqjl.com/mokaka79179.html按照国务院要求,2010-2012年部门预算编制中,均按照零增长原则对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进行了严格审核和控制。 稍稍留意一下,最近相关的新闻还有不少。3月31日,一在瑞典的留学生因求爱不成,刺杀了女同学。深圳有个大学生在撞了别人的车之后,蔑视道:“一看你的车,就不如我爸”。还有一则新闻,更具普遍性,...http://www.zsqjl.com/mokaka79179.html
5.央视网评隔离宠物狗被扑杀严惩非法宠物交易:央视网深度剖析隔离期间宠物狗遭扑杀事件及其后果 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为了减缓病毒传播,各地实施了各种防疫措施之一——宠物隔离政策。然而,这一举措也引发了一些负面社会问题,比如宠物被无情扑杀的事件。央视网近日对此类事件进行了深入评估,并揭示了背后的真相。 https://www.eiopm.cn/chong-wu-zi-xun/444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