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们,重点来啦!”“新到款式,限量定制!”“专柜缺货,这里不能错过!”……夜晚的直播间,网店主播展示的“小扇子”“四叶草”等新款定制珠宝,竟与某些知名品牌的大热款式分毫不差。原来,这家网店打着“珠宝定制”名号,实际销售的却是假冒产品。
金某二人到案后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经查,2022年1月,犯罪嫌疑人金某二人为牟取非法利益,未经注册商标权利人许可,低价购进假冒品牌珠宝首饰后通过网络平台销售,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280万元。上海市奉贤区检察院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金某、王某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仍然销售牟利,情节特别严重,应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近日,经奉贤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区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金某有期徒刑三年,宣告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十万元,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宣告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检察官提醒:网店经营者应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诚信经营。知假售假,不仅侵害注册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还扰乱正常网络经济经营秩序,不利于网络交易健康发展。一旦走上这样的“致富路”,将承担法律责任,付出法律代价。消费者也要树立理性的消费观,提高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切莫盲目跟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