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正式向公众发布。记者了解到,调整后的《名录》,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6种和7类。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名录》里共包含了190种广西野生鸟类,有21目45科,种类数占广西总鸟种数的25.34%。
记者注意到,画眉、鹩哥、红嘴相思鸟、银耳相思鸟、黑喉噪鹛(珊瑚鸟)、红胁绣眼鸟,这是经常笼养的鸟类,属于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资料图
那么,哪些常见鸟类是“晋升”了呢?
记者梳理了一些市民较为常见的鸟类,发现鹦鹉、翠鸟、鹩哥、画眉等野生鸟类均有了新变化。比如,鹦鹉方面,除了虎皮鹦鹉、鸡尾鹦鹉和(面类)牡丹鹦鹉随便养之外,想养其他种类的鹦鹉都得办证。
再来说翠鸟,新名录把白胸翡翠定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鹩哥、云雀、蒙古百灵、红嘴相思鸟、画眉、红交嘴雀等著名笼养野鸟,已经成为新晋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抓、养、买卖都是严重违法的。
《名录》里收录的野生鸟类,其中30种广西野生鸟类被入列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包括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黑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遗鸥、黑鹳、东方白鹳、白腹军舰鸟、白肩雕、白腹隼雕、白尾海雕11种为原《名录》中保留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冠斑犀鸟、小青脚鹬、黑脸琵鹭、海南鳽、黄嘴白鹭、彩鹮、黑头白鹮、斑嘴鹈鹕、卷羽鹈鹕、中华凤头燕鸥、秃鹫、乌雕、草原雕、白腹海雕14种由原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现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勺嘴鹬、黑嘴鸥、金额雀鹛、青头潜鸭、黄胸鹀5种为新增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160种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包括65种新增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白眉山鹧鸪、褐胸山鹧鸪、栗树鸭、鸿雁、小白额雁、棉凫、鸳鸯、花脸鸭、斑头秋沙鸭、角鸊鷉、黑颈鸊鷉、斑胁田鸡、紫水鸡、鹮嘴鹬、水雉、半蹼鹬、白腰杓鹬、大杓鹬、翻石鹬、大滨鹬、阔嘴鹬、大凤头燕鸥、黑颈鸬鹚、栗头鳽、黑冠鳽、橙胸咬鹃、红头咬鹃、蓝须蜂虎、栗喉蜂虎、蓝喉蜂虎、白胸翡翠、斑头大翠鸟、大黄冠啄木鸟、黄冠啄木鸟、鹊鹂、小盘尾、蓝绿鹊、黄胸绿鹊、歌百灵、云雀、金胸雀鹛、短尾鸦雀、红胁绣眼鸟、淡喉鹩鹛、弄岗穗鹛、大草鹛、画眉、褐胸噪鹛、眼纹噪鹛、黑喉噪鹛、棕噪鹛、橙翅噪鹛、红翅噪鹛、红尾噪鹛、银耳相思鸟、红嘴相思鸟、巨、鹩哥、紫宽嘴鸫、绿宽嘴鸫、红喉歌鸲、蓝喉歌鸲、棕腹大仙鹟、大仙鹟、蓝鹀。
95种原有《名录》中保留的国家二级野生动物:
红腹角雉、勺鸡、红原鸡、白鹇、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白额雁、红胸黑雁、小天鹅、大天鹅、赤颈鸊鷉、斑尾鹃鸠、厚嘴绿鸠、针尾绿鸠、楔尾绿鸠、红翅绿鸠、山皇鸠、灰喉针尾雨燕、褐翅鸦鹃、小鸦鹃、花田鸡、棕背田鸡、铜翅水雉、小杓鹬、小鸥、褐鲣鸟、红脚鲣鸟、海鸬鹚、白琵鹭、岩鹭、鹗、黑翅鸢、凤头蜂鹰、褐冠鹃隼、黑冠鹃隼、高山兀鹫、蛇雕、短趾雕、鹰雕、林雕、靴隼雕、凤头鹰、褐耳鹰、赤腹鹰、日本松雀鹰、松雀鹰、雀鹰、苍鹰、白头鹞、白腹鹞、白尾鹞、草原鹞、鹊鹞、黑鸢、栗鸢、灰脸鵟鹰、大鵟、普通鵟、黄嘴角鸮、领角鸮、红角鸮、雕鸮、林雕鸮、褐渔鸮、黄腿渔鸮、褐林鸮、灰林鸮、领鸺鹠、斑头鸺鹠、纵纹腹小鸮、鹰鸮、长耳鸮、短耳鸮、仓鸮、草鸮、栗鸮、白腿小隼、黄爪隼、红隼、红脚隼、灰背隼、燕隼、猛隼、游隼、亚历山大鹦鹉、红领绿鹦鹉、花头鹦鹉、大紫胸鹦鹉、绯胸鹦鹉、蓝枕八色鸫、蓝背八色鸫、仙八色鸫、蓝翅八色鸫、长尾阔嘴鸟、银胸丝冠鸟。
编辑|陆丽
校对|韦一璞
审核|韦玮
(作者:凌剑伊)
手机客户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