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千年鸽乡“赶”非遗雅会——2023年中国·恩城鸽子会开幕掠影
客商展示赛鸽获得的各种奖杯
客商交流养鸽经验
在晨光的照耀下,鸽子羽毛散发出七彩炫光
认真检查鸽子状态和品相
逛了一圈收获满满
鸽子会开幕当天,全国各地的2万多名客商纷至沓来
□本报记者王志伟刘振兴孙耕本报通讯员辛凯摄影报道
1月29日,2023年中国·恩城鸽子会盛大开幕,活动当天,全国各地的2万多名客商前来游玩观赏。
恩城养鸽历史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形成规模在明朝中期。恩城鸽子会,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是省级传统非遗文化项目。每年正月初八,全国各地的养鸽爱好者就会来此集会。以鸽为媒,鸽子会成为平原传承养鸽产业、发展养鸽文化、繁荣本地商贸的良好平台。
今年70岁的徐胜远,经营着一家名为蓝天养鸽场的基地,相较于天南海北的养鸽爱好者,他独有的杀手锏是平原本地传统观赏鸽。“鸽子分为观赏鸽、信鸽、肉食鸽3类,目前观赏鸽品种多是来自美国、欧洲等地的进口鸽,这些年我精心保留了四扇白、黑四扇、花膀、点子等本地观赏鸽品种。虽然不赚钱,但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徐胜远说。
时隔3年,来自天津的专业养鸽人何敏峰又一次参会。他的摊位上摆满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奖杯。何敏峰介绍,信鸽智商高、耐力强,享有“风雨中最坚强,云雾里从不迷航”的美誉,评价其优劣,最主要的是看它曾经拿过的奖项。
此次鸽子会共设摊位2000余个,可接待客商10万余人,他们在此传递养鸽信息、交流养鸽经验,并就各种名优新奇特品种进行交易,交易额预计将超5000万元。同时,带动当地餐饮、住宿、旅游等产业迅速回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