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肺癌患者有了哪些全新的治疗选择?小爱根据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及FDA官网公布的信息为大家详细整理了目前所有非小细胞肺癌新药的药品信息(多达45款),还有肺癌常见靶点的靶向药副作用处理,供大家参考,希望给大家带来战胜癌症的信心!
肺癌靶向药和免疫药
01、EGFR(L858R,Ex19del,20ins)
EGFR(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rbB-1或HER1)靶向药: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达克尼布、奥希替尼、伏美替尼、阿美替尼、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莫博替尼(TAK788)、莫博赛替尼、阿米万他单抗(JNJ6372)。
01、吉非替尼
(Gefitinib,Iressa,伊瑞可,易瑞沙)
作用靶点:
EGFR(L858R,Ex19del)
适应症:
一线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该类患者肿瘤具有特定类型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EGFR外显子19缺失和外显子21(L858R)突变)。或既往接受过化学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02、厄洛替尼
(盐酸厄洛替尼片,特罗凯,Tarceva)
一线治疗EGFR19号外显子缺失或21号外显子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也可联合吉西他滨作为一线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的胰腺癌。
03、阿法替尼
(afatinib)
一线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该类患者肿瘤具有特定类型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EGFR外显子19缺失和外显子21(L858R)突变)。
04、达克替尼
(Dacomitinib,Vizimpro,多泽润)
EGFR(L858R,Ex19del),her2,her4
05、奥希替尼
(Tagrisso,泰瑞莎,osimertinib)
EGFR(L858R,Ex19del,T790M)
06、埃克替尼
(凯美纳)
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个化疗方案失败后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07、阿美替尼
既往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治疗。
08、甲磺酸伏美替尼
EGFR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09、甲磺酸贝福替尼
10、Rybrevant
(amivantamab-vmjw,代号为JNJ6372)
EGFR(20ins插入突变),MET
在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病情恶化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成年患者
11、Exkivity
(mobocertinib,莫博替尼,代号为TAK-788)
EGFR(20ins插入突变)
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其疾病在铂类化疗后进展。
12、PORTRAZZA
(necitumumab,耐昔妥珠单抗)
作用靶点:EGFR
一线治疗已转移(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2、ALK
ALK靶向药:克唑替尼、色瑞替尼、艾乐替尼、布加替尼、恩沙替尼、劳拉替尼、伊鲁阿克。
01、克唑替尼
(Crizotinib,赛可瑞,Xalkori)
ALK、HGFR(c-Met)、ROS1(c-cos)和RON
一线治疗ALK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02、艾乐替尼
(阿来替尼,Alecensa,Alectinib)
作用靶点:ALK
一线治疗ALK阳性并已转移(蔓延到身体其他部位)的非小细胞肺癌。
03、色瑞替尼
(Ceritinib,Zykadia)
ALK阳性转移性NSCLC的一线治疗
04、布加替尼
(Brigatinib,Alunbrig)
ALK,EGFR
05、劳拉替尼
(Lorlatinib,Lorbrena)
ALK,ROS1
06、伊鲁阿克
3、ROS1
ROS1靶向药:克唑替尼、恩曲替尼。
一线治疗ROS1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02、恩曲替尼
(Entrectinib,Rozlytrek,RXDX-101)
NTRK、ROS1、ALK
治疗ROS1融合阳性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
4、BRAF
BRAF靶向药:达拉菲尼+曲美替尼。
01、达拉菲尼+曲美替尼
BRAFV600E
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或不可手术切除的BRAFV600E阳性非小细胞肺癌
5、MET
MET靶向药:卡马提尼、特伯替尼、赛沃替尼、谷美替尼。
01、Tepmetko
(tepotinib,特泊替尼)
作用靶点:METex14
治疗携带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02、capmatinib
(卡马替尼)
6、RET
RET靶向药:塞尔帕替尼、普雷西替尼。
01、Selpercatinib
(LOXO-292,塞尔帕替尼)
作用靶点:RET
成人转移性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02、Pralsetinib
(BLU-667,普雷西替尼)
成人转移性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7、KRAS
KRAS靶向药:阿达格拉西布、索拖拉西布。
01、Sotorasib
(索拖拉西布LumakrasAMG510)
KRASG12c
二线治疗KRASG12c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02、Adagrasib
(Krazati,阿达格拉西布,MRTX849)
8、HER2
HER2靶向药:DS8201。
01、ENHERTU
(DS8201)
作用靶点:HER2
二线治疗HER2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9、NTRK
NTRK靶向药:拉罗替尼、恩曲替尼。
01、拉罗替尼
(Vitrakvi,larotrectinib)
作用靶点:NTRK
NTRK阳性实体肿瘤儿童及承认患者
(Entrectinib,Rozlytrek)
NTRK阳性实体瘤成人患者
10、PD-1/L1
PD-1/L1药物:派姆单抗、纳武单抗、阿特珠单抗、德瓦鲁单抗、西米普利单抗、曲美木单抗+德瓦鲁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信迪利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卡瑞利珠单抗、舒格利单抗、替雷利珠单抗、斯鲁利单抗。
01、keytruda
(Pembrolizumab,派姆单抗)
作用靶点:PD-1
适应症:与培美曲塞、顺铂联合治疗一线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
02、欧狄沃
(Opdivo,nivolumab)
铂类化疗后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
03、Imfinzi
(德瓦鲁单抗durvalumab)
作用靶点:PD-L1
不可手术切除的III期NSCLC放化疗后未进展的患者
04、Tecentriq
(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
适应症:TECENTRIQ+阿瓦斯汀(贝伐单抗)+卡铂/紫杉醇(carbo/pac)一线治疗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05、LIBTAYO
(cemiplimab,西米普利单抗)
PD-L1≥50%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06、Imjudo+Imfinzi
作用靶点:PD-L1+CTLA-4
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肺癌靶向药副作用处理
1、EGFR各代药的副作用对比
EGFR一代药在最初发明的时候,大家都欢呼终于避开化疗药的呕吐、肝功能损伤、脱发、口腔溃疡和骨髓抑制了,但是随着用药大家发现好多副作用还是会出现。恶心和口腔溃疡,还有皮疹、腹泻,源自上皮细胞(皮肤和黏膜)尽管没有发生EGFR突变但是正常情况下也表达EGFR基因,因此也会受到靶向药的抑制作用,从而导致更新迭代的时候“老将凋零、新秀青黄不接”,皮肤或者消化道黏膜表面有了损伤,自然也就成为各种病原体袭击人体的漏洞。
评价“二代药副作用大”这句话,很难用错误来形容,毕竟在真实世界中,比较EGFR一代、二代、三代药副作用的时候,标准剂量之下共有的副作用:皮疹和消化道黏膜损伤所致的溃疡、胃痛、食欲下降、腹泻,二代药的中重度发生率肯定最高,可是一代药和三代药的各有副作用比二代药更重的方面,例如一代药所致的肝功能损伤、肺间质纤维化,三代药导致的心脏毒性、骨髓抑制(真实世界里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发生率远比临床试验时高)。
因此,不较真的话,这句话基本合格,详细比较各项副作用,我们最好还是用表格体现EGFR靶向药需要重点考量的副作用。
一代药中的厄洛替尼,别看剂量数字小,这可是最大耐受剂量,而吉非替尼则是最小有效剂量。吉非替尼与埃克替尼的最大耐受剂量都是当前标准剂量的三倍。
两个新的三代药阿美替尼和伏美替尼在真实世界中的观察与奥希替尼完全不对称,因此不做这种直观印象的比较了,只说明两点:同样作为三代药,皮疹、消化道黏膜损伤、肝功能损伤都相对较低,也都有心脏毒性(心律异常/Qt改变)和骨髓抑制;此前曾见阿美替尼出现心脏副作用无法耐药而改为奥希替尼可耐受的个例,也有奥希替尼出现血小板下降无法耐受而变为伏美替尼下降更严重的个例,但都是少数情况,具体真实世界中的表现依然有待观察。
2、ALK、ROS1、MET
靶向药的副作用对比
ALK、ROS1、MET的多款靶向药都可能造成外周神经炎性水肿的副作用,另外,心脏毒性(不同于EGFR三代药所致的心律异常/Qt改变,这类心脏毒性主要是心率下降)也普遍存在,尤其是克唑替尼和阿来替尼,很多患者不得不减量使用。
ALK、ROS1、MET的靶向药中,仅有塞瑞替尼肝功能损伤发生率稍高,但是普遍对消化系统黏膜都有损伤,尤其是克唑替尼和阿来替尼,经常是损伤的程度“刚刚好”——慢性胃炎导致的空腹胃痛,需要持续饱腹感才会不痛,一日三餐变成五餐、六餐,还得顿顿吃饱,也就导致很多患者朋友发现自己吃着靶向药越来越胖,同时还有些朋友出现高血脂症。
小爱提醒
希望大家在比较药物副作用的时候,能够更注意明确哪一方面的副作用需要患者个体顾虑更多,而非单纯评价药物,更多的个体化考量、更细致的处理很多时候会成为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