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X线片影像标准,收藏必备!好医术文章好医术

(2)双锁骨位于第1前肋间上1/3处,呈对称显示。

(3)双胸锁关节对称。

(4)双肩胛骨投影于双肺野之外。

(5)横隔以上肋骨呈整体显示(前6肋,后10肋)。

(6)双肺野血管影显示至末梢血管。

(7)无明显伪影。

(8)层次丰富,对比良好。

2.解剖结构显示

(1)肺野。

(2)气管及邻近支气管。

(3)心脏及主动脉边缘。

(4)横隔及双侧肋隔角。

(5)心影后肺野及纵隔。

(6)心影后脊柱影。

(二)胸侧位

(1)深吸气后双臂高举,屏气摄片。

(2)双肺后缘重叠,肺尖圆盖部显示良好。

(3)气管显示,从颈部到气管分*部能连续追踪到气管影。

(4)肋隔角显示。

(5)心脏后缘、主动脉、纵隔、横隔、胸骨以及胸椎显示。

(6)无明显伪影。

(7)层次丰富,对比良好。

(三)胸右前斜位(吞钡)

(1)胸部斜位投影,心脏大血管于胸椎左侧显示,不与胸椎重叠,胸椎投影于右后1/3处。

(2)心脏、升主动脉弓影像清晰,周围肺纹理能追踪到。

(3)肺尖清晰显示,食管钡剂充盈良好。

(4)胃泡影于脊柱后显示。

(5)无明显伪影。

(6)层次丰富,对比良好。

(四)左前斜位

(1)胸部斜位投影,心脏大血管于胸椎右侧显示,胸椎投影于胸部左后1/3处。

(2)下腔静脉基本位于心影底部中央显示。

(3)胸主动脉全部清晰呈现。

(4)调边肺纹理可追踪到,肺尖清晰。

(5)胃泡影于脊柱前显示。

二、头颅

(一)头颅后前位

(1)颅骨完整显示顺骨、眼眶、颞骨呈对称显示。

(2)双侧颞骨岩部投影于眼眶中心。

(3)额窦、筛窦和颞骨岩部及内听道清晰显示。

(4)颅骨内、外板清晰显示。

(二)头颅侧位

(1)完整显示顺骨、眼眶、颞骨呈对称显示。

(2)前窝底,双侧蝶鞍前后床突,双侧外耳道相互重叠,蝶鞍底部无假性双边。

(3)血管沟、颅骨小梁结构显示。

(4)双下颌角和双下颌骨升支均相互重叠。

(三)颅底颏顶位

(1)脑颅骨、面颅骨、鼻中隔与牙突连线位于片正中,下颌小头距颅板处相等,不与外耳道重叠。

(2)鼻咽部影居中,左右双侧对称。

(3)翼板、岩部、卵圆孔、棘孔、破裂孔、颈动脉管、蝶窦、鼻中隔、下颌角、颧骨弓、枕骨大孔、寰推、枢椎齿状突清晰显示。

(4)无明显伪影。

(5)层次丰富,对比良好。

(四)岩骨斯氏位

(1)岩骨呈平面显示于胶片正中,其内缘与枕骨基底分离。

(2)乳突尖端距下颌升支约1.0cm,并与颅底投影线以下充分显示。

(3)内听道、岩骨尖部、弓状隆突及三半规管结构显示清晰。

(五)视神经孔瑞氏位

(1)视神经孔呈卵圆形投影,于眼眶外下1/4处显示。

(2)视神经孔位于蝶骨岬、蝶骨大翼、眼眶内侧壁组成的三角区上方显示。

(3)视神经孔管壁三条骨壁线显示,构成视神经孔轴位相。

(六)内听道经眶位(葛氏位)

(1)鸡冠于鼻中隔连线位于胶片正中。两侧眼眶对称。

(2)岩骨内听道于眶内呈管状显示。

(3)内听道边界及中耳结构易辨认。

(七)上颌窦瓦氏位

(1)鸡冠于鼻中隔连线位于胶片正中,以此为界,两侧眼眶、筛窦、上颌窦对称显示,三壁一孔显示良好。

(2)岩骨上缘投影于上颌窦下缘。

(3)上述各窦腔包括额窦边界锐利周围骨质清晰。

(八)汤氏位

(1)片中包括全部枕骨、岩骨、眶骨及下颌骨升支。

(2)矢状缝与鼻中隔连线位于胶片正中,诸骨以此左右对称显示。

(3)两侧内听道位于岩骨正中显示。(4)鞍背与枕骨大孔内1/2处清晰显示。

(九)柯氏位

(1)鸡冠与鼻中隔连线位于胶片正中,两眼眶外缘与颅骨外缘等距。

(2)岩骨上缘投影于眼眶下缘。

(3)诸眶骨边界锐利,前颅凹底线清晰。

(十)乳突侧位

(1)内外耳孔重叠,位于胶片正中横轴前1/3处。

(2)两侧下颌关节上下分离,但在同一直线上,间距3—4cm。

(3)下颌小头不与乳突部重叠,颞颌关节间隙呈切线位床见耳翼重叠。

(4)乳突窦、蜂房间隔等乳突细微结构显示。

(5)张口位,下颌小头关节面向前滑移。

(十一)伦氏位(Ronstvom's)

(1)鼓窦区呈椭圆形投影于片中轴上1/3处。

(2)鼓窦入口呈透亮显示,上鼓窦骨性结构和内、外耳道显示清晰。

(3)乙状窦前壁界限锐利,乳突尖位于片中轴下前1/2处显示。

(4)颞颌关节位于片中轴后下方显示。

(十二)乳突轴位(Msyer’sposition)

(1)岩骨正中长轴投影于胶片正中,颞颌关节间隙明显,其切线与外耳道底部高度平行。

(2)岩骨长径与横径之比为4:1,无明显变形。

(3)鼓室、乳突窦、内耳孔、耳咽管及颈动脉管影像清晰。

三、脊柱

(一)第1、2颈椎张口位

(1)第1、2颈椎在上、下齿列之间显示,第2颈椎位于其中。

(2)上、下切牙牙冠与枕骨底部重叠,第2颈椎齿突不与枕骨重叠,单独清晰显示。

(3)牙冠与第1颈椎两侧块间隙对称,环枕关节呈切线显示。

(二)颈椎正位

(1)第3颈椎到上部胸椎椎体清晰显示,椎间隙与钩突关节显示分明,双侧软组织影界限可辨。

(2)气管投影于椎体正中部,边界可辨。

(3)下颌骨位于第2、3颈椎间隙水平显示。

(三)颈椎侧位

(1)第1至7颈椎序列呈正常生理曲度,位于片正中。

(2)各椎体形态、椎间隙、棘突、椎间关节、椎管显示清晰。

(3)下颌骨未与椎体重叠。

(4)气管、颈部软组织与椎体层次可辨。

(四)颈椎双斜位

(1)第1至7颈椎于片正中显示。

(2)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

(3)椎间孔呈卵圆形,边缘清晰锐利,椎弓根投影于椎体正中。

注:前斜位观察同侧椎间孔,前后斜位观察对侧椎间孔。

(五)胸椎正位

(1)上段胸椎及第7颈椎,或下段胸椎及第1腰椎投影于片正中。

(2)棘突序列于椎体正中,双侧横突、椎弓根对称显示。

(3)各椎体椎间隙清晰锐利。

(4)椎旁软组织影界限分明可辨。

(六)胸椎侧位

(1)第3—12胸椎呈侧位投影于片正中显示,略有后突弯曲,不与肱骨重叠。

(2)椎体各缘呈切线位显示,无双边影,椎间隙清晰可辨。

(3)肺野密度均匀与椎体对比适中。

(4)各椎体及附件结构可辨。

(七)腰椎正位

(1)第l~5腰椎、腰骶关节、双侧骰骼关节及双侧腰大肌位于胶片正中呈对称显示。

(2)椎体序列投影于胶片正中,棘突序列于椎体正中,双侧横突、椎弓根呈对称显示。

(3)椎间隙清晰、第3腰椎椎体各缘呈切线显示,无双边影。

(4)椎体及附件骨小梁清晰,腰大肌影边界清晰锐利。

(八)腰椎侧位

(1)腰椎及腰骶关节呈直线,清晰显示于胶片正中,棘突显示良好。

(2)椎体后缘完全重叠,无双边影,椎间隙显示良好。

(3)椎弓根及椎间孔清晰可见。

(4)骨皮质与骨小梁清晰可见。

(九)腰椎双斜位

(1)第1—5腰椎及腰骶关节以40o一45o斜位显示投影于胶片正中。

(2)椎弓根投影于椎体正中或前1/3处,被检侧椎间关节间隙呈切线位,投影于椎体后1/3处。

(3)椎间隙显示良好,第3腰椎上、下双侧缘重合为一致密线状影。

(4)与椎体相重叠的椎弓部结构显示清晰锐利。

(十)骶椎正位

(1)胶片应包括全部骶椎及骶骼关节,骶中嵴位于片正中。

(2)既椎孔及能骼关节左右对称。

(3)耻骨联合部不与骶椎重叠。

(4)无肠内容物与骶椎重叠,能椎骨小梁清晰可见。

(十一)骶尾椎侧位

(1)骶尾椎及腰骶关节位于胶片正中,边界锐利,其椎体各节易分辨。

(2)骶推两侧无名线应重叠为单一的致密线。

(3)腰骰关节及骶尾关节间隙清晰可见。

(十二)骨盆正位

(1)骨盆组成骨及股骨近端1/4左右对称投影于胶片正中显示(由骶骨中线与耻骨联合线相重叠判断左右是否对称)。

(2)骶髂关节显示清晰。

(3)双侧髂骨翼与其他诸骨密度均匀上骨小梁清晰。

(4)耻骨不与骶椎重叠,双侧大粗隆内缘与股骨颈重叠1/2。

四、腹部

(一)腹部立位

(1)双侧隔肌、腹壁软组织及骨盆呈对称性地投影于胶片正中。椎体棘突位于片正中。

(2)膈肌边缘锐利,胃内液平面及可能出现的肠内液平面,隔下游离气体均应辨认明确。

(3)肾、腰大肌轮廓,腹壁脂肪线及骨盆阴影显示清晰。

(二)泌尿系正位(KUB)平片

(1)肾脏轮廓上缘到膀胱底全泌尿系器官均投影于正中,棘突位于胶片正中显示。

(2)肾轮廓、腹脂线及腰大肌影清晰。

(3)全腹腔无肠内容物、气体。

(三)泌尿系统后前位(注射对比剂)

(1)肾实质密度增加(对比剂效果)。

(2)肾盂。肾盏清晰显示。

(3)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显示。

(4)正常输尿管穿越区域显示。

(5)整个膀胱显示。

五、四肢关节

(一)手正住

(1)全部掌指骨及腕关节包括在胶片中,第3掌指关节位于正中。

(2)5个指骨以适当的间隔呈分离状态。

(3)2—5掌骨呈正位,拇指呈斜位。

(4)掌骨至指骨远端,骨小梁清晰可见,并能呈现软组织影。

(二)手内斜位

(1)全部掌指骨及腕关节包括在胶片中,呈斜位投影,第3掌指关节位于正中。

(2)全部掌指骨骨小梁清晰可见,软组织层次显示良好。

(3)大多角骨与第1掌指关节间隙明确。

(三)腕关节正位

(1)腕关节诸骨位于胶片正中,呈正位显示,胶片包括尺挠骨远端及掌骨近端。

(2)掌腕关节及挠腕关节间隙显示清晰。

(3)诸骨小梁及周围软组织清晰可见。

(四)腕关节侧位

(1)腕关节呈侧位显示,位于胶片正中。

(2)尺挠骨远端重叠良好。

(五)肘关节正位

(1)胶片包括肱骨远端及尺挠骨近端,其关节间隙呈“一”字样投影于胶片正中。

(2)肘关节面呈切线位显示,明确、锐利。

(3)鹰嘴窝位于肱骨内外髁正中稍偏尺侧。

(4)肘关节诸骨小梁及周围软组织清晰可见。

(六)肘关节侧位

(1)肱骨远端与尺桡骨近端呈900一1200角。

(2)尺骨和肱骨的关节间隙显示明确、锐利。

(3)肱骨外髁重叠,呈原形投影。

(七)肩关节正位

(1)片中包括肩关节诸骨,其关节位于胶片正中或稍偏外显示。

(2)肩关节盂前后重合,呈切线位显示,不与肱骨头重叠,关节间隙显示清晰可见。

(3)肱骨小结位于肱骨头外1/3处显示。

(4)肱骨头、肩峰及锁骨小梁显示清晰,周围软组织层次分明。

(八)足正位

(1)片中包括跖、趾及跗骨,第3跖骨基底部位于胶片正中。

(2)跗骨到趾骨远端密度适当,骨小梁清晰。

(3)舟距关节与骰跟间隙清晰可见。

(九)足内斜位

(1)全足诸骨呈斜位,第3、4跖骨基底部位于胶片正中。

(2)第1、2跖骨部分重叠,其余均单独显示。

(3)距跟关节、楔舟关节及第3、4附跖关节间隙清晰可见。

(4)全足诸骨密度基本均匀,骨小梁清晰。

(十)跟骨侧位

(1)片中包括踝关节及部分骰骨、距骨,跟骨位于胶片正中,呈侧位显示。

(2)距骨下关节面呈切线显示,其关节间隙清晰可见。

(3)跟骨小梁清晰显示。

(十一)跟骨轴位

(1)跟骨位于胶片正中,其纵径与胶片长轴重合。

(2)跟骨纵径与横径投影比例适当,约1:2。

(3)从距下关节面到跟骨粗隆部,均应清晰显示。

(十二)踝关节

(1)踝关节位于胶片正中,关节面呈切线位,其间隙清晰可见。

(2)胫腓联合间隙不超过0.5cm。

(3)踝关节诸骨小梁清晰,周围软组织层次可见。

(十三)踝关节侧位

(1)距骨滑车面内外缘重合良好。

(2)腓骨小头重叠于胫骨正中偏后踝。

(3)踝关节位于胶片正中显示。

(4)踝关节诸骨小梁及周围软组织层次分明。

(十四)膝关节正位

(1)胶片包括股骨两髁、胫骨两髁及腓骨小头,其关节面位于胶片正中。

(2)腓骨小头与胫骨仅有少许重叠。

(3)膝关节诸骨小梁清晰,周围软组织层次分明。

(十五)膝关节侧位

(1)膝关节间隙位于胶片正中,股骨内外髁重叠良好。

(2)髌骨呈侧位显示,其与股骨间隙分离明确,关节面边界锐利,无双边。

(3)股骨与胫骨平台重合极小。

(4)膝关节诸骨小梁清晰,周围软组织层次分明。

(十六)髌骨轴位

(1)髌骨呈三角形,髁间窝位于胶片正中。

(2)髌骨内缘呈切线位,无双边,与股骨间隙呈倒“人”字形,清晰可见。

(3)髌骨小梁清晰可见。

(十七)髋关节正位

(1)片中包括髋关节、股骨近端1/3,同侧耻、坐骨及部分骼骨翼。

(2)股骨头大体位于胶片正中,或位于胶片上1/3正中,大粗隆内缘与股骨颈重叠1/2,股骨颈充分显示。

(3)股骨颈及闭孔无投影变形,申通氏线光滑锐利,曲度正常。

(4)髋关节诸骨小梁清晰锐利,坐骨棘明显显示,周围软组织也可辨认。

(6)层次丰富,对比良好

本文作者:胡子昂

脂肪液化严重影响切口愈合,增加感染风险.

好文推荐

本文作者:王景

看完赶紧收藏!

值得收藏!

名师指导刻意练习

好医术服务号

扫码获取人工帮助

好医术小程序

看公开课,轻松高效学习

好医术APP

医生们的聚集地

欢迎您的咨询,期待为您服务!

好医术是一家临床医生教育机构,致力于成为医生在职学习的互联网第一品牌。经过四年的教学研发,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执业医生技能教学体系,线上教育与线下练习并重,通过“测”“学”“练”“战”标准化流程打造医生学习闭环,未来将会帮助更多科室的更多医生学习与转变。

THE END
1.国际旅游岛商报数字报2. 具体分析。当发现头颅影像异常后,要全面分析其各方面情况,如分布、位置、密度特征、数目、周围变化、功能变化、动态变化等,积极应用病理相关知识,明确异常表现所表示的病理意义。 3. 结合临床。由于存在同病异影、同影异病因素,想要完全掌握异常头颅影像所代表的病理性质,就必须要结合患者临床资源,如年龄、实验室...http://paper.hndnews.com/html/2024-11/21/content_149519_1539402.htm
2.头颅正侧位片能见查出什么?头颅侧位片用于观察颅骨的异常变化。目前常用CT和MRI代替。但仔细分析侧位片仍有许多征象,如脑回凹陷增加...https://mip.yilianmeiti.com/question/1881590.html
3.头颅正侧位片头颅正侧位片是什么,头颅正侧位片检查介绍头颅正侧位片 常用药品推荐专家好评医院 头颅正侧位片介绍 头颅正侧位片是对头颅进行X线摄片,用于观察体内有无异常的状况,对多种疾病有提示的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浏览过的检查项目 头颅正侧位片https://jbk.jiankang.com/jiancha/715/intro/
1.石家庄地区恒牙初期正常(牙合)人群分类模板图的研究每位研究对象均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以头颅定位仪进行定位,眶耳平面与地面平行,并对其进行测量分析。测量项目包括反映颅颌面垂直向特征的10个指标,分别为SN-MP、FMA、PMA、AB-MP、ODI、Bjork sum、Gonial angle、Y轴角、ANS-Me/N-Me、S-Go/N-Me。运用统计学多元聚类的方法依据以上10项指标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最...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07177569.nh.html
2.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是需要挂口腔科吗真实医生回答口腔颌面科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是需要挂口腔科吗 有关此疾病的全套资料,病因、症状、自诊、治疗,相似病例全都有。点此查看>> 患者 医生您好,我需要矫正牙齿,然后牙医让我去拍片子,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是需要挂口腔科吗?(女,29岁) 司勇胜医生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qa/OqgDntXjonEgtp5BoXZ8GA/
3.头颅侧位X线片解剖图片头颅侧位-X线片-解剖图片: 小提示:本篇资讯需要登录阅读,点击跳转登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7151601e5d5
4.头颅侧位X线片(DR)头颅侧位-X线片(DR)-解剖图片: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https://www.med66.com/web/yixuetuku/sd15021130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