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有感于卷十一“槐西杂志”第17条,原文如下:
“姚安公监督南新仓时,一廒后壁无故圮。掘之,得死鼠近一石,其巨者形几如猫。盖鼠穴壁下,滋生日众,其穴亦日廓;廓至壁下全空,力不任而覆压也。公同事福公海曰:‘方其坏人之屋,以广己之宅,殆忘其宅之托于屋也耶?’余谓李林甫、杨国忠辈尚不明此理,于鼠乎何尤?”
大概意思是:纪昀的父亲(曾在云南的姚安做官,故称姚安公)在南新仓时,一粮仓(廒)的后墙壁无故倒塌了,令人挖掘,挖出死老鼠近一石(古代计量单位,等于十斗),其中较大的几乎和猫一样大小。(墙壁倒塌)只因有老鼠洞在墙壁下,老鼠繁殖得越来越多,洞穴也越挖越大,以至于墙壁下全空了,经受不住压力,所以墙壁倒掉了。姚安公的同事福海说:(老鼠)破坏别人的屋子来扩大自己的住宅,竟忘记了自己的住宅是托着别人的屋建立起来的吗?李林甫、杨国忠之辈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与鼠辈何异。
南新仓是明清两代的皇家粮仓,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平安大街东端,是“京师十三仓”之一,有仓廒60多座,可储备粮食1亿多斤。南新仓现保留古仓廒9座,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这条短文,区区百余字,相比《阅微草堂笔记》浩瀚的志怪离奇故事,其实并不显眼。然而,纪晓岚用心良苦地隐喻康熙雍正时期国家粮食储备环节存在着触目惊心的贪腐问题,滋养了无数只“仓鼠”,并感叹唐朝的奸相李林甫杨国忠们祸国殃民,终于毁掉了其赖以生存的“仓廒”。后来乾隆皇帝痛下狠手整理粮食系统的贪腐问题,即有名的“乾隆整仓”运动,严惩了“仓鼠”,并以此为线索查办了一大批贪腐的官员,彻底整顿了政府中的腐败行为。清代的腐败问题是长期的、严重的,乾隆惩治贪腐也是严刑峻法,贪官污吏一旦被查实,立即革职、查抄,籍没家产。
古代的仓鼠们由于时代的局限,即使聚敛再多的财富,也只能藏在自己的洞穴里,一旦东窗事发,财富都得乖乖地被收缴,像清代的和珅,倒台后巨额财富便都收归国有,不是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说吗?可是,现在的“仓鼠”们相比古代的可是狡猾和有办法多了,他们会把财富倒腾到国外,把家人也安置到国外安全的地方,自己做裸官,还有的甚至通过各种关系,秘密取得外籍身份或者双重国籍。一有风吹草动,便溜之大吉,不担心仓廒倒塌被砸死。所以现代的反腐败斗争更具复杂性、艰巨性,要有更新更高明的措施和办法,下大决心大气力,惩治“仓鼠”,防止国家财富被吞噬被转移,确保我们的“仓廒”的坚固。